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如何在“智、志”双扶中发挥作用
——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2021-11-27 21:20邓林
魅力中国 2021年21期
关键词:信阳师范学院资助

邓林

(信阳师范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一、高校资助工作需要在“智、志”双扶中发挥作用的原因和意义

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困的土壤。

学校是学生智力培养的坚实基地,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实现“扶智”最有效的地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特别是高校教育阶段,能够通过专业的培养,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为学生家庭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持。

高校,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学生资助工作已经形成了“奖、贷、助、补、减”五位政策体系,通过宣讲、家访、摸排、调查等多种方式,已经实现了不使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资助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资助工作仅停留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还远远不够,更需要通过诚信感恩等教育增其志气,长其信心,避免学生陷入“因扶败志”和“比穷伤志”的错误观念中。

二、高校资助工作在“智、志”双扶中已经发挥的作用

高校资助工作在扶智的同时,在扶志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资助模式,从经济上为学生求学提供了保障。其中,励志奖学金的设立和发放,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励,实现荣誉和经济上的双丰收。勤工俭学,鼓励学生自力更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既达到了经济资助的目的,也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强之星”的评选,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

除了日常的资助工作,很多高校都很注重诚信、励志、感恩教育。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各学院每学年都要通过“两节课”的形式开展励志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现梦想,回报社会。

三、高校资助工作在“智、志”双扶中还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在“智、志”双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高校后,与周围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对比,会产生自卑心理,形成人际交往障碍,最终会影响学业。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对这部分的学生关注度还不够,采取的措施还不足。

(二)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受生活环境限制,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不会表现自己,导致他们即使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在找工作时却不能发挥自己长处,处处碰壁。

(三)诚信和感恩教育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教育引导学生不够,有部分受资助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意识缺失,甚至出现了贷款逾期等现象。

(四)资助政策宣传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对学生家长的宣传不足,导致有些学生家长对高校的资助政策了解不够深入系统。

(五)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有困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一般都是基于学生自己提交的申请材料。在实际的评定中,班级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小组成员会根据学生自己提交的材料和平时的消费表现,来给每一位申请学生打分,按照分数排名,产生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学生自己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实,日常学生的消费水平是否符合家庭实际情况,都是学校不可控的,这就为学校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阻力。

四、解决措施和经验启示

针对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在“智、志”双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本文拟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一)资助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帮助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自卑的学生走出困境,树立信心,找回自信,走向自强自立。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资助工作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尊重受助学生的人格。每学期初,学校会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调查,帮助因经济困难导致心理异常的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例如提供勤工助学岗,举办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等,鼓励学生通过自立自强,从而更加自信。

(二)充分发挥党、团、学、社组织平台,利用第二课堂,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组织活动的机会,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鼓励学生人人参与,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学校会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相关的活动。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参加社团,参与社会实践,举办课外活动等,扩大学生的交往视野,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中、高年级学生主要开展各种专业竞赛,职业能力竞赛,专业实践等活动,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促进学生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增大学生就业机率。

(三)持续开展诚信和感恩教育,利用新媒体等多种形式,丰富宣传内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点着手,把教育播撒到学生生活的点滴,从而提升学生受教育的兴趣,同时要增加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上下其手,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学校每年开展“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大赛,人人讲故事,人人听故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学校的“诚信感恩教育两节课”教育活动,惠及每一位受资助学生,既增强了学生诚信感恩意识、征信意识和法律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利用适当的时机,做好家校沟通。信阳师范学院每学期都会以一封信的形式,把学生在学校所受资助的情况告知家长,平时,也会利用家长微信群宣传资助政策,寒暑假,学校还会组织老师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中家访,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深入交谈,互换学生在校和在家的情况。通过这些有力的措施,实现了家、校结合和互通,多方位帮扶学生实现“智、志”提升。

(五)为精准掌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学校可以多方面入手。一是学校的学工队伍与一线任课教师协同合作,及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境,采取措施,积极干预。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主要由辅导员负责,但是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专业学习等原因与任课教师联系紧密。任课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特别是有家庭经济困难但是不愿表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引导他们端正心态,通过努力学习摆脱经济困境,自立自强自信。二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信息,通过校园一卡通的消费数据分析,国家家庭经济情况数据库对比,等等,客观真实得掌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作为学生自己申报材料的佐证和补充。在发现有学生弄虚作假时,也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保障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受到精准资助。

猜你喜欢
信阳师范学院资助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信阳诗群
洛阳师范学院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