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探索

2021-11-27 20:46徐吉成陆道明罗长文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师资国际化一带一路

徐吉成,蒋 娴,陆道明,罗长文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教务处,江苏 镇江 212028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国际交流合作是我国高校担负的重要使命之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引领下,教育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已成为衡量办学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2]。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化建设既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直接途径,也是实施“双高计划”的战略选择[3,4]。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要结合我国国情、区域经济特色和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查找不足与差距,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完善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探索和创新我国高职院校新时代特色的国际化发展道路[5]。

1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国际化面临的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涉及65 个国家和地区,旨在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搭建优势互补、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化平台,联合打造利益共同体[6]。“一带一路”搭建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提供了空间,为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契机。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一项巨大工程,要多方通力协作来加强内涵建设、树立品牌效应,要坚持走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来”和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走出去”的高质量发展之路[7]。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践,高职院校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既是自身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8]。从国际化人才的实际出发,在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国际交流、产教融合等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把培养国际化人才作为推动学校发展、促进国际化的核心和重点,优化专业布局,完善国际公认的课程标准,创新混合式线上线下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发展具有国际视野与素养的师资团队,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能力并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作铺垫[9]。

2 高职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对国际化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受到文化传统、经济水平、教育理念、办学体制等影响,存在思维限制,对国际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国际视野狭窄、合作内容单一。国际化建设普遍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规划,往往是片面的、局部性地推进。此外,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任务落实不到位,缺乏协调学校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发力的运行机制;对国际化的保障及约束机制建设滞后,难与国际教育标准相吻合,缺乏可操作性;对国际化水平量化指标考核不合理,忽视内涵建设,缺乏国际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指标。这些国际化的整体思路不明确,战略方向不清楚,项目开展不理想,措施采用不当等问题,直接制约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导致高职国际化的进程缓慢[10]。

2.2 高职院校国际化受资源约束明显

我国高等教育主要依赖政府公共财政投入,高职院校得到政府的总体投入较少,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严重短缺。基于此,高职院校只能将有限的资源优先投入于教学、科研等重点目标和重大任务上,用于接纳外教和留学生的校舍等硬件设施缺乏;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经费缺乏;用于教师境外进修和学生的游学、留学费用缺乏;用于国际合作和研究的科研设施条件缺乏等,这些都制约着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进程。

2.3 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师资短缺

高职院校需要以高水平教师支撑高质量教育,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师资方面普遍缺乏,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注重安排教师到国外培训,但仅以短期、单项培训为主,中长期综合师资培训较少。高职院校教师受到自身外语能力及资质的限制,无法全面掌握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理念及模式,更难以对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吸收和转化,使得师资团队国际化素质提高困难[11]。此外,国外引进的或有海外背景的教师占比较低,且国际化的综合素养不高,导致教师不能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无法在课程中融入国外优秀人文历史等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能力,这极大影响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

2.4 高职院校国际化的产教融合缺乏深度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通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未能与国外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形式非常有限,互动交流少,合作内容实用性差。经济发展好的地区高职院校也仅能派学生到国外进行短期参观学习,能给予国外合适的实习岗位与就业机会较少,且部分国际企业将学生不按专业、特长实习,仅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没有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

2.5 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外语教学缺乏广度

语言交流障碍对人才的引进和输出都会造成巨大影响,限制了高职院校师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主要为英语,忽视对其它语种的教与学。在日常教学中也仅限于基础英语教学,对不同专业的行业英语、核心课程的双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3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国际化建设探索

3.1 确立标杆,强化顶层设计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要求我国必须积极参与职教资源、要素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学校、教师、人才等各类资源的国际化。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作为,站在“面向世界”的高度,形成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战略思维,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意识。根据学校的发展环境、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国际化发展路径,确立中长期国际化发展目标、定位和建设策略。通过调研选取国际化的标杆学校,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总体部署,注重协同创新,充分学习借鉴标杆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通过内涵发展带动特色发展,特色发展带动创新发展,创新发展带动国际化发展,将国际化建设作为强化学校内涵及提升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

3.2 师资和管理队伍国际化

高职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有选择地建立若干海外教师培训基地,有计划地促进教师的出国留学、访学及国外实践。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教师出国进修和出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逐步完善国际化师资的聘用和职务晋升制度,提升国际化教育教学能力;要注重结合本校办学优势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面向全世界招聘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定期讲学;要加强中外教师的沟通,并注重发挥外聘专家对本校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切实提升师资外语沟通水平、用外语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水平和跨文化教学水平,建立起一支包含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专职、兼职的国际化师资团队。

3.3 学生国际化

学生国际化是双向交流、主动走向世界。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特点,按照“扩大规模、提高层次、改善条件、保证质量”的思路,与国外高水平高校建立长期的全面合作关系,丰富学生交流形式,扩大专升本、本升硕的规模,多渠道、多层次地将学生送出国门;积极通过短期游学、交换生等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让部分学生先走出去,从而带动更多的同学开扩视野,让更大比例的学生在国际化背景下学习和生活;通过国际宣传周、国外院校的进校宣传等,全面营造国际化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国际化意识;通过国际技能竞赛和加强日常国际化素养方面专题性培训等,推动学生国际化素养的提升。

3.4 课程国际化

课程国际化是培养国际型人才的主要手段。高职院校应借鉴国外高校在课程体系优化、内容创新等方面的先进思想,提高课程建设水平。要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将国际化元素通过课程融入到教学方法和手段中,大力开发全外语授课课程、双语课程、外国考试机构课程等,逐步建设一批符合国际发展方向的特色课程。此外,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地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扩大国外教材的在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比例;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共享优秀、先进的国际课程资源等,做到课程内容全面国际化。

3.5 学术研究国际化

学术研究与知识创新可以支撑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参与并举办国际学术交流论坛与会议,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针对地方发展的现实问题,争取政府的支持,推进以应用研究为导向的科研活动,提升国际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高职院校应选派更多的专家、学者现身国际学术舞台,让教师跟踪国际学术前沿,拓宽科学研究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外国科研项目等,提升教师的科研服务水平;鼓励与国外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科研协作平台及产学研基地,争取国际组织科研经费,推动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更好地服务社会。

3.6 实习、实训国际化

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校友等在拓展国际实习渠道、引进境外优质实践资源等方面的作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起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国内建设稳定的国际化综合实习基地,在国外依托合作院校建立国际实习、实践平台,全面开展学生国际化实训工作,为培养掌握国际化知识、善任国际化事务的专业技术人才打下基础。

4 结语

高职院校要系统的思考与规划,借力“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选取高标准的国际化标杆,以课程国际化为抓手、以师资国际化为重点、以学生国际化发展为支点、以学术国际化为发力点,以实习实训国际化为亮点等策略,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落实推进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师资国际化一带一路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聚焦港口国际化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