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情境导学教学策略的探究

2021-11-27 22:07杨保孙
魅力中国 2021年46期
关键词:导学创设交流

杨保孙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溧江镇中心小学,江西 吉安 331317)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和行为到较为活跃的时期,并且课堂集中度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但在传统的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的导入过程较为枯燥,多数教师生搬硬套课本内容进行导入,这不仅无法达到理想的导入效果,学生还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情境教学进行导入,以更加多样的导入策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能力。

一、创设问答情境,增强学生求知欲

问答是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探究欲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也离不开适当的问答环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决定行为,在有效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才能确保教师导学过程顺利高效地展开。而创设问答情境,增加问答环节的设置,可以使师生之间的问答交流更加深入有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大多时候无法抒发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在这样的情形下,没有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问答环节,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想法,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这将确保教师导学过程的顺利展开。[1]

例如,在对《去年的树》这部分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答环境,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思考,进行高效导入。首先,教师对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如“同学们,你们有好朋友吗?”通过这个问题进行过渡,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绪集中在课堂之上,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说出一件能表现你们之间友情的事好吗?”教师随之提出第二个问题,此时教师已经创设出了一个活跃的问答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探究,这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表达能力。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挑选几名活跃的学生进行回答,为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其余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到纸上,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个问题与本文内容的主题有相同之处,教师进一步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如“同学们想一想,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只美丽的鸟儿,它的好朋友会是谁呢?”这个问题的提出紧扣课文主题,学生在对这个问题思考的同时,对课文相关的部分也将有所涉及。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引,引导学生逐渐贴合课本内容进行思考,同时还能使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断增加,课堂氛围将更加融洽。学生通过发散思维与想象力,得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如“小鸟的好朋友会是花朵、大树、小松鼠、小猴子”等等,针对学生的这些回答,教师要给予鼓励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这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答情境中,情境地创设也将更加地高效。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出课文内容,如“本文中小鸟的朋友是大树,它们在一起很快乐,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鸟儿必须离开大树,飞到南方去。它们依依惜别,那么它们还会再见面吗?”通过这个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小鸟会回来,它明年春天小鸟就能回来了。”最后,教师引入课程内容,如“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去年的树》,了解小鸟和大树之间的友情。”此时教师已经进行了一个完整的课前导入,在问答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问答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追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上的同时,还不断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二、创设趣味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

爱玩和极大地好奇心,是小学生常见的一些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就需要教师采用兴趣导学,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效果。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大多一板一眼,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形中,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高,甚至部分学生还会对语文课堂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不利于教师教学过程的展开。通过创设趣味情境进行导学,可以将课堂氛围营造得更加活跃,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走,这对提升学生课堂注意力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在趣味导学情境中,教师还能通过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为教师后续的教学过程奠定坚实的氛围基础。[2]

例如,在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部分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本篇课文为童话故事,所以教师可以从童话入手,激发学生的课堂集中度,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首先,教师通过课件为学生出示《安徒生童话》,并对学生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一定读过安徒生童话,那么有没有同学分享一下,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学生交流思考过后,教师可以挑选学生进行回答,学生答出《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教师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讨论探究之上,这为教师后续的教学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个童话小短片,通过视频的观看,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教师也创造出了一个活跃的趣味课堂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展开导入,导学过程将更加顺利。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如“同学们结合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以及我们刚刚观看的视频短片,总结一下童话有哪些特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展开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相关意见和看法,针对这些看法与观点,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这将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课堂之中。同时教师继续进行总结导入,如“看来,你们已经对童话很熟悉了。是的,童话有着丰富的想象,也有着奇妙的情节。有的情节充满惊喜,有的情节出乎意料,令你无法预测。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去感受童话的奇妙!”此时,学生的兴趣已经被完全地调动起来,结合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进行思考,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意向也将更加强烈,在此基础之上学生的学习效率将逐渐提升。教师通过创设出趣味情境,进行了完整的课堂导入,这个导入过程不仅更加活跃,也增加了一定的问答环节,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有思、有答,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彼此的看法,使得课程导入环节更加人性化,同时也确保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小主人,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热烈,这使得教师的趣味情境导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媒体情境,提升学生参与度

小学阶段的语文科目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课程内容大多也比较简单,但其中仍不乏一些难懂、抽象的内容,针对这部分内容,倘若教师还一味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乏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程内容,甚至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而通过创设媒体情境,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则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形。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情境更加容易,并且教学情境也将更加立体,在这种氛围下进行导学,将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全神贯注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导学将产生事半功倍的导学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音频、视频、图片等,不仅可以使情境创设更加生动,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师生交流,进而使课堂氛围更加和谐,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入。

例如,在对《精卫填海》这部分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有关的文言文,教师通过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难懂、晦涩的文言文更加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都得到一定的提升。首先,教师通过图片,为学生展示几个《山海经》中的形象图片,以初步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同时,教师为学生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在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挑选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做出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进一步进行引入,如“同学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部部精彩的神话故事,都出自哪部书吗?”倘若学生答不出,教师直接为学生展示出《山海经》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初步的了解山海经后,可以进一步为学生进行解释,如“《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民族等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第一部神话传说的汇编。”通过教师的简单介绍,学生对此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可以是与山海经有关的神话故事视频,也可以是人物形象类的介绍视频,这个过程是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集中在课堂之上,以便于后续的课程导入。通过观看视频,教师引导学生介绍一部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并挑选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想法的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展了思维,扩充了知识,也使得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更加全面。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神话故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探究,并阐述神话故事与实际生活有什么不同,这个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最后,教师引入课题,如“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此时教师已经进行了完整的课堂导入,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对神话故事氛围的营造更加生动立体,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综上,结合情境创设进行导学的过程中,可以使小学语文课堂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将得到充分地调动,这将使教师的导入过程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就如今的情境导学形势来看,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导入内容没有契合教学目标、情境创设形式单一等,都是较为显著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进行探究,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情境导学策略,以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导学创设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创设未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我是小导游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