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嘉玲
(利川市图书馆,湖北 利川 445400)
2018 年3 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4 月8 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文旅融合发展的全新时代拉开了序幕。党中央对文旅融合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将一系列政策制定出来,要求大力推动文旅融合的发展。文旅融合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也为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公共图书馆通过参与到文旅融合战略中,进一步深化服务、延伸功能,可有效凸显自身的休闲功能。且通过将旅游元素融入到图书馆的设施、资源、平台等元素中,对旅游服务功能进行拓展,可促使现实供给与民众精神文化追求间的矛盾得到消解[1]。
公共图书馆既可以对地区历史文化、现代文明建设成就等进行展现,民众也能够在图书馆中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智慧。公共图书馆通过融合旅游,能够系统化整合挖掘地方旅游资源,旅游化展示传播文化品牌,有助于城市文化底蕴的挖掘以及城市形象、精神风貌的展现,进而促使地区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得到提升。
公共图书馆的文本资源、图像资源等十分丰富,涵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图书馆不仅资源搜集、加工等能力较高,还对情报信息、线索来源等进行了大量掌握,可帮助地方政府制定更加科学的发展决策。在文旅融合实施中,公共图书馆通过加工、整理旅游年鉴、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文献资源,可将旅游信息资讯、旅游课程培训、旅游知识检索等一系列服务提供出来,促进地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2]。
现阶段,很多公共图书馆结合政策要求,纷纷开展文旅融合服务模式创新工作,为文旅融合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推动作用。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这些模式:首先,主题图书馆。主题图书馆是将特定领域的馆藏资源、服务等提供出来,促使民众的专业知识、信息需求得到满足。主题图书馆所收集的文献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为地方文化和专题知识,着重开展凸显地方特色的服务活动。通过主题图书馆的建设,既可以将个性化阅读服务提供给市民和游客,又可以对本地特色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宣传,有助于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其次,图书馆+模式。本种模式主要是从图书馆地域限制中抽离阅读行为,融合其他的场景。通过图书馆+模式的探索与构建,能够加快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转型升级步伐,有助于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全域服务目标。在图书馆+模式构建时,可结合实际情况,与住、食、游、购等旅游要素联结起来,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3]。如“图书馆+民宿”模式、“图书馆+景区”模式是文旅融合的亮点,让文化服务和旅游产业相互促进。最后,研学游模式。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较为丰富,人文环境十分优美,既可以举办研学游活动,又可以扮演研学游目的地的角色。将“阅读之旅”研学游服务推出来,综合开展讲座、展览与游学等一系列活动,可增强读者阅读体验的立体感。
公共图书馆要紧密把握文旅融合的发展机遇,结合大众的实际需求,向阅读推广服务中融入文旅元素,对文旅空间、文化氛围等进行优化,将全新服务模式提供出来,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公共图书馆通过深度融合文化与旅游,既可以将自身价值体现出来,又可以促使大众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在具体实践中,公共图书馆需对传统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将用户体验原则贯彻下去,全面融合地域文化与旅游产业。要对文旅融合的切入点准确把握,通过对服务领域进行拓展,对文化厚度进行增强,促使自身功能得到更好地展现。公共图书馆对传统运营观念进行创新,将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树立起来,通过探索融合图书馆服务、民俗文化与文化创意等,顺利融合休闲文化、行走阅读与全民阅读。同时,公共图书馆要全面调研读者需求,将公共阅读空间打造出来,对图书专架、电子设备等专门特设,促使读者能够对文化旅游方面的知识信息便捷查询与了解[4]。
公共图书馆要以文旅融合为契机,大力转变服务模式,嵌入到旅游过程当中,促使民众的旅游品质得到提高。在模式探索与构建时,需将公共图书馆的资源特征、发展条件等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首先,研学旅游。公共图书馆拥有海量的文献资源,汇聚着大量文化知识,通过研学旅游服务的开发,可促使读者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资源优势十分利于研学旅游模式的实施,不仅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可得到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也可得到提高。以利川市图书馆为例,利川市具有十分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不仅民间文化遗产资源众多,在诗词楹联方面也有悠久历史,具备开展研学旅游活动的良好条件。因此,利川图书馆在文旅融合实施过程中,即可探索实施研学旅游模式。其次,文化旅游。在文旅融合实施过程中,公共图书馆通过对地方传统文化、旅游文化信息等进行收集,可将多元主题文化活动组织起来,帮助读者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探寻和了解。如利川的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利川图书馆可全面收集土家族摆手舞的发展历史、习俗特点与土家服饰的演变历程、材料工艺等文献资料,组织开展以“摆手舞”、“土家服饰”、“肉连响”等主题的文化活动,这样游客的文化知识需求能够得到丰富,又可以充分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最后,文化休闲旅游。图书馆+民宿,本种模式是融合公共图书馆与旅游公共空间建设,将大众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出来。现阶段,公共图书馆一般在市区集中建设,大部分采取现代建筑风格。未来可向游客景区拓展文化服务,将兼具文化内涵与旅游特色的图书馆分馆建设起来,这样游客在参观旅游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的感知到地方的文化底蕴。
为适应文旅融合的发展要求,公共图书馆要对融合领域进一步拓展,将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等提供出来。通过对服务范围进行延伸,对服务形式进行丰富,促使文化服务的覆盖环节得到拓展,有效推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需将能融则融的原则贯彻下去,于创新发展中践行文旅融合要求。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对区域内公共文化资源进行盘活,科学指导文旅资源的融合过程,精心筛选融合项目,且将配套的政策制度、法律体系等完善建设起来,保障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深度与效果。公共图书馆要对自身资源条件、文化内涵等全面梳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建设文化体验设施,通过现代科技设备的引入,促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实力、能力等得到提高。要将自身的科学服务、教育服务等职能发挥出来,全面融合文学阅读、影视文化等各个环节,增强阅读的鲜活性与立体感。同时,要积极融合旅游景区,促使读者能够对地域文化全面了解,这样旅游内涵能够得到提升,有利于共享文旅资源[5]。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需将融合理念与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将沉浸式阅读体验提供给大众,转变过去单一的文化供给方式。通过对服务方式、服务路径等进行创新,促使自身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文旅融合效果得到改善。在具体实践中,要对公共阅读空间的阅读设备、服务资源等进行完善,将互动体验、文创作品展示等一系列推广活动组织起来,促使最美阅读空间得到顺利打造,大众的文化、旅游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例如,公共图书馆可将智能技术、智能设备等引入进来,将VR、AR 阅读体验等提供给读者。同时,积极协同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发挥文旅合力效应。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旅融合又可以推动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升级。因此,公共图书馆需明确角色定位,融合文化服务与旅游发展,对地方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进行整合,将阅读推广、文化创意活动等组织起来。通过对图书馆的旅游服务功能进行增加,促使自身服务质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