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视角

2021-11-27 19:07王泽兵胡沥丹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思想

王泽兵,胡沥丹

(四川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1]335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俨然成为了现代信息社会中重要的交流互动媒介,其开放性、多元性、便捷性、时效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决定着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外,郑永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内在关系基础上,借鉴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展开以破解现实问题为中心的研究,以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2]367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创新理论视角,需要借鉴社会学中的社会互动理论,积极推进“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社会互动理论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为了深入探究社会互动理论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首要任务应是正确理解“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以及社会互动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社会互动理论的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互联网+”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举措、新契机和新平台。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3]2015年3月,阿里研究院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提出“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4]随后,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5]由此,“互联网+”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各个行业争相与之融合,掀起了一股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有机结合的浪潮,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18年4月13日,为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办好“互联网+教育”模式,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形成了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时代新人。2019年2月28日,全国青年学生大数据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孙祥飞发布的《2018校园微博发展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高校官方账号超过4915个,团委、学生会及社团账号超过24000个,大学生微博用户更是高达3200万,表明高校学生日益成为了互联网平台活跃的主要群体,教师群体也在逐步重视运用自媒体工具进行校园领域的知识传播。“互联网的普及、运用和互动传播的优势,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途径得以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2]250

由于互联网是当前社会互动的重要平台,而高校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并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刻的时代特点。高校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运用了新工具和新方法,借助了互联网平台(如论坛、贴吧、微博、QQ、微信、知乎、今日头条等各种互动软件)和网络传播优势,采取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虚拟互动媒介上的顺利开展。当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社会互动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社会互动从微观的角度来观察社会,是社会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含义丰富、理论内容完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观点。约翰·J·麦休尼斯认为“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们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如何采取行动并做出反应的过程。”[6]126简单来说,社会互动就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在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传播,进而在心理及行为上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社会互动于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了相关的系统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德、布鲁默、库利等人。而以互动方法的不同,社会互动理论分为了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角色理论、拟剧论、社会交换论和参照群体理论等几种主要观点。通过将其与“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结合,有四个理论供我们思考与借鉴,它们分别是符号互动论、角色理论、拟剧论和参照群体理论。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互动的媒介是符号,“人们运用大家都能懂得的、表达共同意义的符号,比如面部表情、嗓音、身体姿势以及其他符号姿势。”[7]403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甚至动作等,其具有一定的意义,是用以传播信息的标志。人们通过符号的互动来完成自我概念的形成和改变,促进彼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角色理论认为互动中的双方在交往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角色互动的能力影响着互动效果,“米德把这一基本能力称为‘扮演他人角色’,或角色扮演,即一种能看到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意向的能力。”[7]403-404这使个体能够从他人角度出发,辨别和理解他人的语言,通过识别对方进行交流和互动,预知他人的反馈并进行彼此适应。拟剧论认为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个体扮演着某种角色,通过塑造自我的美好印象使自己在互动中占据上风并掌控他人行为,从而使对方理解自己的行为并做出预期反应,促进个体在互动中达到自我目标的实现。“戈夫曼将每个人的‘扮演’称为自我呈现,即个人努力在他人心中形成某种特定印象的过程。这个过程源于个人角色扮演的理念,故有时亦被称为印象管理。”[6]149参照群体理论强调榜样的比较和示范作用,其主张通过间接互动,即非面对面人际接触,使个体重视榜样和模范事例,进而学习其先进品质,依据参照群体的价值与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促进自我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塑造。

找准社会互动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其中符号互动论启示着我们要对教育信息进行准确传递,角色理论启示着我们要淡化固有的角色意识,拟剧论启示着我们要重视印象管理,参照群体理论启示着我们要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这四种理论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将它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融合,可创新教育路径,实现新突破。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社会互动理论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发挥社会互动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上的应用价值。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式愈发新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授课形式,利用网络平台的人际交往和师生沟通屡见不鲜。利用社会互动理论能深入剖析社会中的互动现象以及网络平台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不足,通过跨学科融合以期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解决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发挥社会互动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上的应用价值。

第二,有利于立足新视角创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措施。在以往的研究中,一方面,在时代背景下对“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探索比比皆是,众多学者也积极地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虽也数量众多,但立足于社会互动理论角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却凤毛麟角。通过进一步查找文献发现,将“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互动理论”三者相结合的研究几乎是没有的。因此,将社会互动理论运用于“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立足新视角,跟随时代脚步,将三者有机结合,创新性地提出可行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第三,有利于从社会互动角度出发对“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模式提出建设性策略。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使社会形成了由信息为主导的交往模式,这种模式是现代化和网络化的必然趋势,比以往的模式更加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号交往成为了当今网络传播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而“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高校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旨在借助网络阵地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兴人才。从社会互动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互联网上的社会互动关系,将互联网的互动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策略。

二、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视角,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工具和新载体,迎来了交流符号的层出不穷、各类角色的密切互动、社会舞台的丰富发展、榜样事例的实时公布等一系列新机遇。随着网络的发达,各种互动交流的符号日新月异,一句话、一个词语甚至一组表情就可以表达出特定的意义,个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拉近了高校中不同角色间的距离,而且越来越多样化的社会互动舞台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大学生喜欢的社会互动媒介上发布思政教育内容,当可参照的符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榜样个体或群体实时出现在网络平台上,高校就可以将参照群体的事例及时引入校园和课堂,丰富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资源,利用榜样示范法加强先进典型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这些都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中也面临着错误符号消极泛滥、角色观念根深蒂固、网络显示大相径庭、参照群体泥沙俱下等诸多新挑战,我们需要在把握机遇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问题,正面迎接挑战。

(一)错误符号消极泛滥

虽然网络上的互动符号增多,为社会互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繁杂且真伪难辨,错误思潮不计其数,许多新兴交流符号错综复杂,其中不乏包括一些不当表情包、错误流行用语等,如果不及时遏制,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群体盲目跟风。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和完善,无法完全正确识别互联网平台上的错误信息,对一些有害的交流符号进行点赞和转发,使得大学生被有害信息误导,从而影响了社会互动的正面导向作用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成为了危害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角色观念根深蒂固

即使网络平台信息具有强大的时效性,能实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教育资源,但是如果高校思想政教育者不加以利用,仍然固执地采用原先的传统教育模式,不紧跟时代步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效果甚微。如今,许多高校思政课不重视新载体的现象仍旧时有发生,某些教育工作者不使用互联网这一互动媒介,师生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课堂上的教育知识滞后于网络信息,大学生都已先行知晓的内容却被教育者拿来进行一味地填鸭与灌输,不仅会大大冲击教师的知识权威形象,还将受教育者当成被控制的对象,忽视平等的双向互动和沟通,就会与大学生之间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网络现实大相径庭

由于互联网舞台上的互动是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无法了解到互动对象真实的角色与面貌。因此,由于虚荣心、攀比心等有害心理的作祟,许多大学生期望自己在网络上受到关注并给他人和社会留下良好的印象,他们在网络平台上塑造的个人形象往往比现实中美好,甚至扮演着与现实截然不同的角色,造成角色不清,无法做出符合现实角色应有的行为,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吸引他人注意而发表错误言论或做出不当行为,失去了自我应有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越轨”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四)参照群体泥沙俱下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方式都是具有积极导向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要将正确的教育内容传递给大学生。而如今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复杂多变,这对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正趋于成熟和形成期的大学生来说难以辨别。参照群体的鱼龙混杂使得互联网无法完全传递正能量十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的大学生对于网络谣言和网络围观判断的自主性丧失,盲目相信网络上某些“大V”发表的未经证实的言论,模仿互联网上的一些不当行为,并对有害信息深信不疑,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的原因分析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挑战,基于社会互动理论新视角从现象到本质深入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对策,推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改进。针对前文提出的新挑战,主要存在着四方面的原因,即网络互动环境的难监控性、师生角色定位的单一性、网络互动交流的虚拟性、信息意识和能力的失衡性。

(一)网络互动环境的难监控性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群体是处于特殊成长阶段的大学生,而大学生处于开放的大学校园和文化氛围当中,其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诱惑,尤其是互联网的影响。但网络信息互动环境复杂多元,呈现出难把控性和难监测性。首先,由于一些公民的非理性影响,互联网孵化出了网络暴力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将网络当成宣泄个人情感、排泄个人不满的场所,产生了许多错误交流符号并得到飞速传播,造成了网络信息片面、失真和个人主观情感色彩浓厚等问题;其次,由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利用互联网散布错误思潮、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猖獗,部分网站、客户端和APP中仍存在不健康思想和低俗色情内容,产生错误的价值舆论导向;最后,互联网空间中充斥着多种信息源,不同方面和不同形式的信息错综复杂,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往往将更多的关注力放在网络游戏、短视频和购物等娱乐性和消遣性较强的信息上,这些信息内容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竞争,共同抢占大学生有限的精力。这样,监控难度较大的网络信息互动环境就会造成如表情包、流行语等的错误符号消极泛滥,使得生活经验不足、价值观正处于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在日常进行网络互动的过程中难判正误。

(二)师生角色定位的单一性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师生的定位仅限于课堂环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具有控制权,而学生是被控制对象,只能被动接收知识,因此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单一使得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观念根深蒂固、不易改变,造成了教育效果甚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冲击着原有的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角色赋权。一方面,从教师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可替代性迅速凸显,单纯教授给定知识的教师角色恐怕很难适应学生需求。思政课中涉及到的绝大多数为人文社科类知识,包括思想、政治、历史、时事、人生知识等等,这部分内容恰恰是最容易从网络中得到的,无论是国内外名师的课程录像、开放在线课程(即慕课),还是各种知识付费平台,都在大量生产这类内容,课堂教学的封闭环境和师生之间的知识不对等正在受到消解。在互联网普及之前,信息、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大体上是线性的,教师在很多方面会优于学生,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无处不在,很多时候会造成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时学生提出的事情教师几乎不了解,因而产生教学上的被动。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来看,网络上自媒体的普及使得各种内容的生产门槛不断降低,消费、消遣型阅读正在取代严肃的深度阅读。这种学习或许对丰富学生的视野有些帮助,但也会造成学习过程的碎片化。互联网的链接一切、分叉选择和非线性选择特性,网络上的各种诱导性广告,使得学生表面看起来是在追求知识,实际上学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缺乏总体性的统领能力。因此,过去单一性的角色定位造成了教师的主动性仅停留在课堂上,对互联网上的信息掌握与学生不同步,并且也使得一直以来处于被动角色的学生置身在网络世界中无法真正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对网络信息的辨别与整合能力有待提高,根深蒂固的角色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网络互动交流的虚拟性

在“互联网+”时代中,虚拟的网络互动交流使得网络交往具有匿名性、隐蔽性、开放性、便捷性等新特点,这就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人际互动舞台,这个舞台中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多种多样,造成了学生交往方式“虚拟”与“现实”并行,这样就不难出现许多学生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现象。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原先面对面的人际接触转变为“键对键”的人际互动,作为网络空间首要特征的虚拟性导致了在网络平台上各类信息主体的身份难以辨认、各种信息内容的真伪难以区分等问题大量存在,混乱的网络秩序使得网络信息生态环境遭到不断破坏,而高校学生作为互联网平台的重要用户群体,虚拟的网络人际互动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发表不当言论和做出不良行为的是虚拟的网络形象,与现实的自我无关,从而导致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是非不分甚至失去自我,这就形成了网络与现实的“虚实冲突”,不利于构建和谐的网络交往关系,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一方面,网络空间虚拟的社会互动为隐藏真实自我提供了“保护伞”,因此许多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随意伪装自我并发布一些消极思想,甚至做出许多不当行为,现如今网络上的“键盘侠”现象突出,这一群体中不乏有高校学生,他们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在网络上随意攻击与侮辱他人,衍生出网络暴力;另一方面,网络空间虚拟的社会互动为塑造自我人设提供了“庇护地”,这就造成了一些高校学生在网络平台上除了隐藏真实自我以外,还热衷于给自己塑造新的人设,有的学生会放大自己的优点迎合他人的喜好,有的学生会给自己设定现实中不具备的条件,甚至有的学生重塑自我后的形象与现实大相径庭,导致这些学生长期满足于自己网络上的虚拟形象,无法正确认识自身,失去了自我应有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四)信息意识和能力的失衡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来源丰富,信息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大学生对信息的感知力不断增强,信息意识水平在不断提高。现如今网络上的流行语、表情包、案例和事例等不断涌现,大部分高校学生可以较敏锐地感受到信息的出现,为判断信息的真伪、洞察信息背后所要表达的意义打下基础。但是,虽然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得到增强,但其信息能力却呈现出与信息意识不均衡的现象。信息能力是指人在获取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利用、管理和创新的能力,个人在感受到信息之后必然会对信息进行理解、获取和利用,将信息与自我情况相结合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当前,高校学生的信息能力不尽人意,他们对信息的鉴别、评价以及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较差,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对网络上错误信息的盲目跟风,相信网络上的不当言论,模仿反面的网络个案或群体,做出不良行为,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上文提到,网络是个虚拟化的数字空间,因此大学生信息活动的自主性、随意性和隐蔽性增强,这就加大了对其信息接收和选择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的难度。并且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与网络用户的信息素养密不可分,信息素养较高者可以根据自我现实的信息需求对信息选择性地进行获取,但高校内大部分学生在网络上主动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间非常少,甚至有一些大学生从主观上排斥甚至屏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类的信息,他们把较多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放在了一些娱乐新闻以及八卦信息上,时常不理智地参照自己喜爱的明星的反面行为,却不以正面人物为榜样、不弘扬正能量思想,直接从源头上阻断了整个教育过程的展开。

四、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为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发展,我们必须要突破当前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立足于产生当前困境的各方面原因,结合符号互动论、角色理论、拟剧论和参照群体论,通过净化网络互动环境、满足全新角色期待、构建和谐互动关系、引领网络舆论走向推进“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加强信息的筛选过滤,净化网络互动环境

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环境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仍在不断发展,已严重阻碍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为了形成信息、信息互动媒介与信息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需要从主体和手段两方面出发,促进网络互动环境的净化与优化。一方面,优化“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体包括了四个方面,分别是政府、网络运营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大学生。政府应不断建立健全关于互联网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为净化信息互动媒介、改善互联网环境提供强力约束和法律支撑。网络运营者应定期参加各级政府和机构组织的网络安全培训,自觉遵守《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杜绝传播不良信息,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选择互联网上的信息教育资源时,要重视对正能量信息的筛选和对错误信息的过滤,在引入网络平台上正确符号的同时强调错误符号的危害,在教育活动中教会大学生正确辨别网络上互动符号的正误。同时,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在互动教学中强化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判断并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主动获取和接收网络正能量信息的熏陶和教育。另一方面,净化“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手段包括了法律与技术两个方面。从法律手段来看,必须要不断建立健全有关互联网信息传播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惩提供和传播不良网络信息的互联网用户和平台,监控网络不当言论和舆论导向,规范互联网信息内容和用户行为。从技术手段来看,由于网络灰色地带、网络信息安全漏洞以及网络病毒和网络黑客直接影响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此,应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创新,利用网络行为监测、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等先进技术对网络敏感词汇等错误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净化网络信息互动环境,传递社会正能量,避免大学生盲目跟风。

(二)反思师生的角色定位,满足全新角色期待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已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需要将课堂教学与舆论环境相结合,个人处于社会中,网络是个人活跃的平台,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将课上课下、网上网下联动起来,不仅要致力于提高思政课堂的教育效果,还要进入网络空间进行舆论引导,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拓宽,放眼于整个社会舆论环境的改善。而学生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课堂与网络,发挥主动性,接受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科研工作者,要做好学校教学工作,还应该成为学生系统学习的发动者,网络思想竞争的参与者和时代前沿问题的带头者。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8]在高校里,思政教师首先要保持政治信仰、明确政治方向,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做出科研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其次要将学生在网络上接收的碎片化信息与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形成有机整体,帮助学生形成辨别网络信息对错并去伪存真的思维能力,系统解读知识根基即经典著作内容,保证学习的深度性,减少因为碎片化知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再次要参与到引导互联网舆论的队伍中,成为学生的正能量表率,将自己平时所学习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了解的世情国情党情转换为思想理论的力量,在网络上生产出正面信息,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抑制和消除一些不良信息,通过学理性分析批判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的错误思潮和消极言论;最后要把握住网络平台上最新的教学内容,主动积极地超前学习,将自己的学术研究经验融入新问题,引领学生在知识学习的道路不断前行,打破角色赋权,适时调整自我,注重从传授知识的单一角色向带头开启新领域的创新者转变。另一方面,高校学生除了是课堂教学的受教育者以外,还应该成为深度学习的自发者、网络信息的明辨者和正面思想的发声者。高校学生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课业任务,在教师的带领下系统化地学习理论知识,将经典著作内容和网络碎片化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和深度的学习理念,加强对信息的判断力,摒弃负面信息,传播正面思想。

(三)调适网络的虚实冲突,构建和谐互动关系

虽然网络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但是网络交往中虚拟与现实矛盾还不能得到较好地处理,从而导致了严重的虚实冲突和许多社会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角度出发,并将三者有机结合,适时调整网络的虚实冲突,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首先,优秀的技术团队保证网络互动教育平台的正常运作并进行实时监控;其次,正确的教育内容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丰富的精神食粮;最后,健全的管理制度避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任何偏差。另一方面,在调适网络虚实冲突的基础上,通过重视正面价值引导、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和增强个体道德意识四个角度构建和谐的网络互动关系。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中注重价值引导,引导高校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必要的网络是非观,对网络谣言、不良网络舆论以及网络虚拟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有效判断,避免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在价值观念方面产生偏差;其次,国家要加大网络监管科技的研发投入,过去的技术手段在保证平台运作与监控方面已经绰绰有余,但是还未创新出更为先进的科技对网络虚拟与现实的冲突进行处理,这是接下来需要着重攻克的难题之一;再次,政府要继续完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遏止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中虚实形象的不一、随意攻击侮辱他人和迎合错误思潮等的现象,清除过分隐藏真实自我和塑造全新人设的网络“保护伞”与“庇护地”,避免高校学生在互联网上产生不良行为;最后,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增强大学生个体的道德意识,使其在自愿认同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自我的实际情况进行自觉主动地自我约束,形成道德自律,消解网络交往中虚拟与现实的冲突,将矛盾扼杀在摇篮里。通过以上两方面,能进一步减少大学生在网络和现实中的自我差异现象,调适网络虚实冲突,构建和谐的网络互动关系,从而确保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四)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引领网络舆论走向

当前,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呈现出不均衡发展态势,亟待对其信息能力进行培养和发展。一方面,要让大学生从整体出发认识到自己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重身份。大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在网络平台上更是发声者,也就是教育者。学校不仅要提高其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更要着力培养若干“网络领袖”,将内化于心的知识外化于形,使其主动发声亮剑,积极在网络上传递正能量,树立正面形象,引领网络舆论走向。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组建时,要充分考虑到网络化技术人才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对“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管理的可控性,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中对参照群体的正误特征进行详细总结,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思考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以便大学生能对照特定规律规避错误及有害信息,自觉接收来自互联网的正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明辨参照群体,学习先进模范,汲取榜样力量,提升自我品质,真正发挥榜样示范法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互联网+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