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萍
(岚山区高兴镇尧王小学,山东 日照 286811)
受疫情影响,“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成为保障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选择。线上教学开始后,学生普遍反映在全英文的课堂上老师说得快,听不懂。尤其是农村学校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线上英语课,主要是听不清、读不准单词。由此引发笔者对英语课堂教学的诸多思考,学生之所以听不懂,适应不了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全英文的熏陶和英语思维,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沉浸式环境的浸泡。
沉浸式情境教学法(ISTM)是近年来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反响的教学方法,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根据语言学习的机制,通过多场景、单一语境的模拟语言环境的创设,让学生“沉浸”于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用单一语言去表达,进而全面提高该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沉浸式情境教学法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支撑,它在国际流行多年并有诸多成功范例的语言培训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良而不断完善的[1]。正是由于沉浸式情境教学法的科学性和实践成功经验,它应当、也可以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推广和应用。笔者以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对线上教学的思考,谈谈对沉浸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和应用。
语言环境是人类获得语言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自然语言环境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比较稀缺,教师要努力创设课堂语言环境。沉浸式英语教学法提倡给语言学习者提供有利的环境支持,锻炼英语思维。学生在课堂上沉浸在第二语言(英语)的环境中,学生只用英语进行交流,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耳濡目染,并养成英语的思维习惯,从而能自然说出流利的英语。
使用多媒体、互联网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手段,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场景并进行演练。创设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场景,激发小朋友的兴奋点,让他们进入自然的英语世界当中。笔者在课间休息时常常选择播放一些紧跟时代气息或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英文儿歌和英文歌曲,实现全方位沉浸,让学生如同学习母语一样自然而快乐地学会英语。
本次“停课不停学”线上课程中,在教授PEP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art A Let’s try and let’s talk一课时,通过大屏幕出示关键词“holidays”引出交流话题,借微信朋友圈图片让学生猜测自己假期去的地方来介绍自己的上一个假期活动,很好地结合互联网给学生做了示范,引出学生运用句型介绍自己上一个假期的活动。由电话铃声引出Amy is calling John.教师提问why did Amy call?引入let’s try 的听力,John answered a call from Amy.由听力文本知道John hurt his foot,引出How did John hurt his foot?When did he hurt his foot?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进入文本的渗透,自然创设了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
作为英语教师应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视作沙漠中的绿洲,引领孩子们进入别样的英语学习之旅。让孩子们在歌唱、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的同时学习英语,让英语学习这一过程与活动或游戏相结合,在游戏中他们能够获得角色的扮演,能够体会到各种社会角色,带领孩子们去探索这个世界。在教授PEP小学三年级第五单元有关水果的单词时,笔者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水果切开的截面、蒙上眼睛闻水果的气味,蒙上眼睛品尝水果的味道和蒙上眼睛摸一摸等方式让学生或用眼睛看或用鼻子闻,或用嘴巴尝,或用小手摸等来猜测不同的水果,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分别询问作答。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让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教师要根据孩子的现实情况不断总结并验证,让学生迅速掌握核心知识点,进入人脑自然习得原理第一阶段(识别阶段)。在图像、声音与图形反复刺激之下,让学生加深理解,从而快速过渡至人脑自然习得原理第二阶段(转化)。
在六年级复习方位和地点词汇时,笔者拍摄了一组自己在假期游览北京大学的视频,从北京大学的大门(at the gate of Peking University)到图书馆(Library);从未名湖(Weiming Lake)到博雅塔(Boya Tower),从考古学院(Archaeology)到博物馆(Museum)……这一趟北大之旅既让学生感受到这所高等学府古色古香,湖光塔影的魅力,树立为之而奋斗的豪情壮志,又让学生复习了本课的知识点,可谓一举多得。复习连词的用法时,根据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提高外出防护措施,拍摄了一组视频,从出门前的洗手操 作(First,let me show you how to wash our hands.)到如何正确佩戴口罩(I’ll show you how to put on the mask.)以及外出时如何保护自己(How to protect yourself when you are outside)做了详细的介绍及讲解,让学生在学习日常护理常识的同时复习了英语身体部位和连词等词汇,寓教于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联的场景和有意义的任务,增添任务的生活性,能使孩子们觉得要用英语去做事,为学生创造多样的课堂语言环境和自然语言环境,把教、学和生活统一起来,让学习生活化,生活化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使用语言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让英语成为学生的一项能力[2]。
儿童好动,喜欢模仿,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模仿,设疑猜测将英语和物体、动作等进行连接,建立直接的外语思维模式。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开发智力,发展个性。笔者在教授What time is it? It’s…句型时,设计了只展示时针位置的钟面,让学生猜测时间并给予“小闹钟”贴画奖励,巧妙地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并在操练中派上用场。利用课件呈现没有字幕的对话插图,借助生活常识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和猜测对话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在教授It’s time to …和It’s time for…的用法时,笔者设计了一个“送词宝宝回家”的任务。给出大量的名词词组和动词词组,如have dinner,go to bed,go to school,bed,breakfast,English class等让学生与上述两句型搭配,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两个句型的不同,自己总结用法,学生很快通过自己的发现思考得出结论,这就是孩子观察和思考的过程,因此也是很有效的。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许多有趣的游戏,如猜谜语、做实验、读故事、击鼓传花等,将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中,在活动使用核心语言进行输入和输出。如有位教师在教授三年级英语颜色的单词时,先通过一组有着红色物体教授red,随后展示一组有着黄色物体教授yellow,接着用这两色的颜料混合做了一个实验,这种神奇的药水变成了橙色,自然导入到orange词汇的学习。接着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故事《小蓝和小黄》,(主要内容是讲两个小伙伴小蓝和小黄结伴外出游玩,滚在一起,变成绿色,最后双方父母都不认识自己的孩子的故事),教授blue和green。教师展现了极高的教育智慧和丰富的教学积淀,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颜色词汇的学习,而且从中学习了实验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广博的阅读。教师不仅仅是在教语言,更是在引导学生用这种语言去做事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趣味性很强,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
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发散思维,就是倡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动手,留给学生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留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从而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乐趣。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不落痕迹地造就教学中的“阴晴圆缺”,演绎精彩的“留白”。英语沉浸式教学可以高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
在教授季节词汇和相关描述季节的表达时,运用头脑风暴,先给出中心词spring,summer,autumn,winter,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些词汇能够想到的单词和句子,看谁想得多。孩子们思维很活跃,发散得很广,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一系列关于四季的表达就应运而生。然后展示很多本地的四季图片让学生欣赏,欣赏一番后,让他们有感而发,开始写作小练习。课堂上,学生想单词、写句子,心灵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发散。课堂上轻轻的音乐响起,和着学生静静地思考。此时课堂流淌着的是真情、是感动、是人性的美。
教师应合理运用文本来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思考。在教授新版PEP小学英语每个单元Let’s spell时,笔者设计了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就字母组合如ch,sh,sp等想出尽可能多的英语单词。在新版PEP五年级下英语第三单元中有这样的句型what will you do for your mother on Mothers’ Day?I’ll…设计了小组竞赛让孩子们想出自己能为妈妈所做的事。气氛热烈,效果尤佳,孩子们很快就自己说出比书本上列举的更多的短语。在复习巩固水果词汇时,设计了“Draw your own fruit baby”的活动。教师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两个葡萄当眼睛,一个苹果当鼻子,一个香蕉当嘴巴,两个梨子当耳朵,四个橘子当头发的可爱娃娃造型。然后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水果宝贝,边画边说。对于这样的趣味活动,学生兴趣浓厚,跃跃欲试,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
沉浸式教学法倡导英语学科采用全英文教学,通过全英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逐渐适应和培养对英语的亲切感,这种沉浸式教学方法也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尽力做到的。教师应指导性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潜能,在沉浸式教学理念的引领下灵活地设计课堂活动,创造身临其境的语言情境,注意采用新颖多变的课堂形式,让英语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可以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