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占强
(吉林省榆树市新立镇青顶中心小学校,吉林 长春 130400)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学生们形成各方面素养与能力的重要阶段。数学课程作为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度极大的课程之一,怎样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成为了目前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而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并且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小学生在展开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取得全方面发展。
如今正是时代发展进步的重要阶段,教学课程也在这其间展开了大程度的改革,进行有效地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中改革创新,能够非常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具有非常有利的意义。通过构建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梳理和引导,能够让教育变得更加现代化、科学化,也是课程改革一种有效措施。
在各个科目的教育工作之中,数学学科的地位是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数学课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最为普遍的运用,让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能够增加小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能力,也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成长,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且数学在各科目中起着一定的融合作用,它也是一种工具性质的科目,因为不单单数学本身需要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其他的各科学习也一定程度上要融合少许数学内容,才能有效地贯通知识点,因此对于学习数学的知识内容,彰显的极其重要的学习价值。鉴于此种情况,数学教师需要加深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在现今的教学环境里,如果还是用传统的老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过于重视提升学生的成绩,对学科的内涵完全不顾虑,起到的教学意义非常薄弱,也就表明,传统教学思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起着一定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数学知识应有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数学知识应有的价值。因此,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提升小学数学的学习和领悟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小学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全面发展。
如今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也就有着相当多的变化因素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都需要进行综合性的人才培养和引用,所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我国一直在致力于解决人才不够的现象,各个领域也一直在大力的招聘和引进综合性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因此在进行教学培养的思路中,也应该重视后期学生们的成长方向。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当前需求人才的热度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上,已经不足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不能再过于重视学生应试成绩提升,而不顾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这种教育教学观念无法适应现在的各个领域人才培养需求,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如今的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并非是教出一名只知道学习的学生,而是通过进行教育让学生成为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自身能够充分进行实践有用人才,如此才能更好地契合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构建新时代的自主学习课堂形式,进行有效的综合性培养小学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不单单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也促进的时代的发展。
在如今的小学生中,相对于过去时代的小学生,都显得较为早熟和懂事,并且也更加的活泼好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需要进行引导学生尽心自主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身慢慢进行主动地学习,使之慢慢养成习惯。但是,进行传统教学理念深重的教师,受到成绩不理想的压力影响,很难进行耐心地引导和沟通,仍然是为了将学生的成绩提升上去,进行灌输考试专用的技巧,因此,还是会出现很多要求小学学生进行背诵,押题等捷径,而不是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慢慢培养和开发,不能等待这个完成的过程,往往就会因为老师的方式影响,没有成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受到新时代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不同于旧时代的学生们这种情况的影响,明显为小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提供了一定的障碍,当下小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并不是非常热衷,大量的电子产品和游戏深深地吸引着这批学生,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通常都比较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厌恶自己主动学习,非常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没办法培养出积极性,长久下来就容易让学生出现惰性,更加不主动进行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非常不利于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课堂构建。
小学时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与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数学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们的这一特征相结合,在课堂中融入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元素,将培育学生们的学习动机来弥补学生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差的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以往灌输式课堂教学形式下,大多数学生都觉得数学知识内容十分枯燥、乏味,并未对小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多数学生在对数学知识展开学习过程中十分吃力,进而让学生丧失了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情况严重时还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降低。因此,若是想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们所占据的主体地位,密切关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再与学生们的兴趣特征相结合,来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充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进而为培育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为例,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们讲授《可能性》这一节课程内容过程中,若是数学教师直接把事情的可能性讲述给学生,学生们则难以体会到哪一些事情是确定的,哪一些事情是不确定的,同时更没有办法培训学生们对于概率方面的意识。因此,为了可以进一步培育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形成优良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对学生展开知识的讲授。例如针对课程性设计一个课堂游戏情境:数学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预先准备好一个黑色的盒子,把三个粉球、两个篮球、一个绿球装入到盒子之中。这时,数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同学们,现在我在这一个盒子中随意拿出来一个球,你们猜一猜会是哪一种颜色呢?”学生在经过思考之后,一些学生会讲出“粉色”,一些会讲出“蓝色”,一些会讲出“绿色”。接下来数学教师再来为学生们验证结果:在拿球前把盒子摇晃一下,闭着眼睛拿出小球,是粉颜色的;接下来数学教师再拿出来一个球,结果还是粉球;之后再拿出一个球,这次拿出来一个蓝球。这时数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回想我们拿球的过程,观察拿球结果,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我拿出来的可能是篮球,也有可能是粉球?”这时学生们进行总结:在纸盒里每一次随意拿出来一个球,预先并不知道会是什么颜色的球,结果或许是粉球,也或许是篮球,这也就是说,每一种球都是有可能被拿出来的。通过此种活动实践,学生们可以积极自主地参加到师生互动之中,如此不但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数学基础知识的独特魅力,还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现阶段,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入推进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标准,因此,若是想要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推进学生们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数学教师则应当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针对现阶段大多数教师教学观念较为落后的问题,小学学校应当积极地展开教师教育培训工作,把新的改革观念及时传递给教师,并且积极鼓励数学教师展开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改革,提高数学教师对自主学习课堂的认知与构建意识,针对在构建自主学习课堂进程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的数学教师,应当给予其嘉奖,借此来鼓励数学教师能够踊跃地展开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唯有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才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自主展开动手操作,不但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取得合理性的验证,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们在展开操作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此有益于培育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在此情况下,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些数学实验,来引导学生展开知识探究,依旧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为例,数学教师在为学生们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课程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们亲手制作立方体,再通过对平面面积展开全面分析之后,在对立方体的面积展开分析,接下来再对计算公式展开验证与总结,让学生们对数学公式展开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其次,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知识探究过程中,可以用个分组游戏的形式来展开。再比如,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分数加减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当数学教师对基础方式展开讲解之后,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游戏活动,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身上都粘贴上不同的真分数,教师在说游戏开始之后,学生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凑成整数“1”,没有凑成“1”的学生则要淘汰,凑成结果超出“1”的则要接受惩罚。伴随着进行深入的有效学习,能够把加减法和假分数涵盖进去,如此借助游戏进行数学学习的方式,不但能够非常有效地巩固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还能够让学生进行良性的知识学习方面竞争,以及能够让学生培养一定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以后能够发展综合性素质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构建自主学习课堂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数学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够有效推进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