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概说》:岭南文化研究的力作

2021-11-27 09:20冯立鳌
岭南文史 2021年2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门类岭南

冯立鳌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员韩强先生最近推出新著《岭南文化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读后颇有感触。这是“卅年磨一剑”,具有深厚积淀,而能突破自我之作。1991年作者与李权时、李明华开始共同主编《岭南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因其总体性、纲要性地把握岭南文化而成为《岭南文库》丛书唯一而权威的岭南文化研究总论。因其重要性,岭南文库再出《岭南文化(修订本)》(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因诸多新颖观点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其英译本《Lingnan Culture》2016年由美国宝库山出版集团(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全球发行。在此研究的过程中,作者不断思考一个重大问题,这一研究序列虽然涉及海洋文化,但主要仍集中于土地文化研究的视野,在全国地域文化研究中还未能充分突出海洋因素这一岭南文化特异性和后来走向先进性的重要根源。思考与探索凝成了其独立撰写的《岭海文化:海洋文化视野与“岭南文化”的重新定位》(花城出版社,2014年版),将海洋文化作为岭南文化发展的两条主线之一,其中关于“岭海文化”概念的论述和定性更是被学界称为对岭南本土文化研究根本立足点的开拓性转换。然而,作者的探索并未停止,新近推出了独著《岭南文化概说》,力图克服《岭海文化》着重于论而在全面性上有所不足的问题,展开了岭南文化各主要领域、诸多方面的总体概括、论述和反思,是具有全面性、概括性和纲要性的著作,我称之为“新版岭南文化研究”。其中一些方法、论点特别是对岭南文化的各方面定性定位,使我震动。下面仅从六方面评述其研究方法及价值。

一、以文化哲学为统辖的研究方法

就目前所阅读的大量国内地域文化研究看,研究者习惯于运用历史学方法,或运用狭义文化学诸方法如文化社会学、文化地理学、民俗文化学等,有些还运用文学笔法。这些方法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各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但我觉得,要展现地域文化的整体性,挖掘其不同于中华其他地域文化的本质特征,还需要运用文化哲学方法。而这正是韩强先生与以往研究者不同的重要特点。运用这种方法,使他的研究深深地触及到了地域文化研究的顶层问题:不是罗列式地说明“什么是岭南文化”,这可以有无数的回答,而是要完整地回答“岭南文化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这需要文化哲学来统辖。文化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子学科,就因为它要概括性地回答文化是什么这一普遍性、总体性的问题,同时将“什么是岭南文化”的无数回答的内容包涵于其中。基于此,作者将其所运用的文化哲学方法概括为“六度思维空间”:生态系统的思维空间,包含系统哲学和生态哲学方法;人类实践的思维空间,包含唯物辩证法与实践哲学;生活方式的思维空间与文化意义;人的本性与本质力量的思维空间;价值哲学思维空间与岭南文化创造性的考察;广义文化学的思维空间与岭南文化的总体概括。

综合运用这些文化哲学方法是作者自觉性的选择。本书首章设 “岭南文化是什么’问题的总结”专节,从文化本质、文化地域的范围和面貌、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定位、土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双螺旋结构体现的文化特质、存在状态的相对平衡等方面都作了多重定位,这些总体性概括是发前人所未发。作者还将这些方法贯穿到全书各部分的立论和叙述结构的全过程,后面各章对这些新的概括和理念展开论证,发掘出许多独创性的研究结论,多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通观《岭南文化概说》,对“岭南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进行最高的总体性、纲要性概括,比较完整地回答了岭南文化相比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异性和唯一性,从而把岭南文化全面、立体和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就我读过的各区域文化研究成果而言,该书应是中国第一部自觉地系统探索地域文化的文化哲学专著,大大拓宽了地域文化探索的路径,为国内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可贵借鉴。

二、对岭南文化总体特质的重新定位

以往的岭南文化研究都把眼光投注于五岭之南这片红土地上发生的人类历史活动及其渐次演变的文化成果,也有不少研究者注意到了岭南土地濒临南海的区域特征。本书吸收了这些研究成果,但不同的是作者将研究视域放得更宽更远,把浩瀚的南海与脚下的红土地看成一个整体,从而生发出全新的理念和观点。

作者运用生态哲学审视本地域的自然生态,首次提出“岭南疆域”这一地域文化概念,将土地与南海看作同一实践活动的整体对象。在土地文化的传统研究范畴中,岭南只是五岭之南的土地,最多提到背靠五岭濒临南海的特征;而韩强先生认为,应该把研究对象放置在现实的研究范畴,即海洋文化时代海洋国土的范畴中。人类所处生态系统是其实践之本源,也是区域文化形成的根基。在现实范畴中,五岭之南的土地约40万平方公里,而南海则约有350万平方公里,两者都是岭南人历史文化得以发育成型并发生历史演变的源和流。当代岭南文化研究必须在土地与海洋的双重视野中,全面考察两者相互交织和作用所生成的文化现象,对其作出深刻全面的论述,才可能揭示该区域而非仅仅是“地”域文化的特殊本质。

沿着这一理念和思路,作者提出“岭海环抱”“岭海一体”的生态系统观,这就为读者呈现了“岭海”这一全新生态面貌,迥异于传统土地文化范畴中的岭南面貌。不一样的生态面貌发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系统,决定了一种区域文化的独特质性。作者认为,在这一海洋近九倍于土地的巨大空间视野中展开岭南人“岭海一体”的实践,由此生成的文化系统必然有不同于中国其他区域文化的根本特质。书中经过细致分析,将岭南文化特质定义为“土地与海洋双重变奏中以海洋文化为本质特征的双螺旋结构文化类型”。按照这一认识,在中国色彩纷呈的众多区域文化系统中,岭南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相比,其独特价值主要来自海洋文化的贡献,它在历史上与中原为代表的土地文化传统和周边游牧文化传统互相砥砺;而在沿海文化比较中,南海之广阔、优越的交通位置,最早开通太平洋—印度洋的南海航线这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等优势,使其迥异于其他沿海区域,而成就其文化特质。这一认识无论有多少商榷之处,仅这种思路和论点就已在中国本土文化的研究中具有了垦田拓荒、标旗树帜的意义。

三、全新的岭南文化系统构成及其特征定位

文化性质的不同必然会在构成它的子系统中体现出来。作者运用系统哲学和实践哲学方法,发现传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分法难以将岭南人的实践与岭南文化系统构成紧密结合而达到全面把握,他在文化哲学统领下,独特地将岭南文化的系统结构分为自然物质文化、社会生活文化、精神心理文化三个子系统,从而更多地挖掘出岭南文化有别于其他区域文化的特质。

在自然物质文化子系统论述中,作者增加了自然文化的阐述,突出了南海的生态作用和岭南人爱护及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的历史实践的内涵,这就使其显著区别于其他地域。作者得以作出前人未有的基本定性:一是自然文化的传统使岭南至今仍是世界北回归线上罕见的绿洲,属于绿色文化类型;二是它不属于中国典型的农业文化如中原文化,而是以商业贸易特别是海洋贸易为主线的物质文化多元一体化格局为特征的土地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双螺旋结构的特殊文化类型;三是它并非一元化的走极端文化,而是在农耕基础上从事“耕海”实践的多元化物质生产类型;四是它因开拓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南海丝路而“重于世界”和“重于国中”,属于非正统的土地文化和中国典型的海洋文化类型。

社会生活文化子系统中作者将制度文化纳入社会文化中,并增加了生活文化的鲜活内容,其定性就与他人迥然有异:一是岭南并非典型的农耕社会,而是特殊类型的商业社会;二是它具有鲜明的平民社会特质;其三,它是具有非规范性和远儒性等特性的社会形态;四是呈现为华侨社会、移民社会多元杂烩的形态。

精神心理文化子系统中,作者增加了心理文化的内涵,这在国内为初见。岭南文化精神是在粤人种族意识、集体记忆和深层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培育和自然生长出来的,后者是深广的海,前者则是跃动的涌和浪花。作者用“粤人异禀”概括这些文化心理,论述了海洋意识、粤人民性、品格特征、粤人身份的坚守、“自外于国中”的诸般文化心态如远儒性、非正统意识等。这使该子系统的内涵更为鲜活和全面,得以作出精练概括和定位:岭南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性质的;不是独尊的,而是兼容性极强的;不是保守的,而是具有强烈进取精神特质的;不是求稳的,而是极具冒险精神的;不是守旧的,而是富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不是静态守成的,而是动态求变的;不是强于务虚的,而是强于务实的;不是凝固的,而是善于变通的。

这些都是基于岭南生态系统及粤人实践和历史演变作出的与以往研究不同的重新定位,有助于人们对其特殊性质的理解。阅读中我时有眼前一亮之感。

四、中华地域文化研究之架构的创新

近现代文化学,自梁启超等文化大家建立总论、历史、门类的三板块结构以来,因其当时理论上的开拓性和逻辑上的相对自洽性而被学界沿用至今。如近年中华书局为各省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丛书,其结构均采取绪论(或总论或导论)、历史发展、文化门类三块结构。然而韩强先生认为:传统的三板块式结构将文化各门类单列,不仅使现有区域文化研究著作所列门类并不能包括人们的全部实践领域,而且这种结构容易造成门类与文化各子系统的相互分割;在子系统论述中为不与门类相重复而不展开这些门类,在门类论述中又只能叙述“主要”的门类,文化子系统的内涵难以完整呈现;历史发展与门类也严重重复,如门类研究往往先述其发展过程,这就容易与历史这一板块发生重复。

作者在本书的架构上尝试克服这些缺陷,不仅调整变革了区域文化三个子系统所涉及的内涵,使叙述对象在论域上的周延性更为自适自洽,同时又在全书的整体安排上将文化各门类置入文化系统结构中。在自然物质文化子系统的概述(第二章)之后,紧接着展开归属于这一子系统的门类(第三章),如建筑、园林、饮食、工艺等,构成一个单元;社会生活文化的概述(第四章)与各相关门类(第五章)如制度、民俗和世俗生活等构成独立单元;精神心理文化的概述(第五章)后接写思想、学术、信仰、宗教、教育、方言、艺术美各观念文化门类(第六章)。这种结构一改国内地域文化研究的架构,属于独有的创新性尝试。

沿袭前人相当省事,创新则需要理论勇气,需要一定的功力并舍得下功夫。与学界的任何新尝试一样,这一研究撰述上的创新当然存在商榷之处。如一些门类展开不足,但其优点在于文化各门类与其所属子系统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往门类研究中被忽略的文化类别在概述中得到补足。如自然物质文化中,诸如海洋生产、交通和船文化、商业、种植业、渔猎经济、制造业等,以往门类研究均不列入。而作出结构创新后,作者得以充分展开岭南多元物质文化的全方位加以论述。

五、文化地位变迁的惊人之论

作者多年在浩瀚的历史资料中爬梳,发现岭南本土文化演进中存在的动态结构四要素:本根文化、百越文化、中原汉文化、海外文化,进而梳理出大陆土地文化与海洋文化这双重传播主线,论述四要素与双主线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碰撞与融合,共同构成岭南文化的动态结构和岭南文化的特殊发展历程(第八章),由此将岭南文化的历史演进划分为五个分期:独立发展期、百越文化圈期、汉越文化融合期、中西文化碰撞期和现代化开放期。这与文化系统的双螺旋结构是相吻合的,共同建构为统一的时空整体。它迥异于以往两种主要的文化历史分期——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分期,按行政建制和朝代更迭分期。

这样的历史发展内在决定了岭南文化的双重定位。本书设专章“岭南文化发展与地位变迁”,将岭南文化置于中华整体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两个大系统中,探讨岭南如何通过海洋文化的率先发育和强劲发展,从边缘文化走向主流文化。他认为,在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岭南之地由于非典型农业经济的特征,它处在文化边缘位置,海洋属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属于中国非主流文化或称边缘文化;但南海丝路贸易与文化传播同时使岭南之地重于世界,进而重于中国,这就为世界海洋文化时代开启后岭南两度崛起为中国主流文化之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关于岭南文化地位考察上发人深省的论断和论述。

作者认为,近代以降西人首先在南海叩关,岭南率先展开中西文化的强烈碰撞与磨合,产生了三大文化效应:岭南成为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和焦点,是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她成为中国思想启蒙的摇篮,产生了近代思想家群体和中国的主流思潮;岭南成为变革中国的策源地和中心,“三次北伐”(指太平天国北伐、康梁北进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和北伐)改变了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的文化版图,将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文化由北向南传播的方向改变为由南向北传播,崛起为与北方文化、江南文化三足鼎立的主流文化之一。

现代改革开放后令世人瞩目的“广东奇迹”是岭南海洋文化发展的延续,也是邓小平在岭南划了三个圈的文化历史依据,由此形成了现代强烈影响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主线。在“岭南现代崛起与海洋文化主轴”一节中,作者展开了三个子系统对于内陆文化的强劲传播,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论证了岭南文化在现代已崛起为与北方文化、海派文化鼎立的三大主流文化之一。

主流文化定位确是惊人之论,可能会引起广泛的争鸣,但作为一家之说,在仔细阅读后我觉得其历史事实支撑充分,理论上是自圆其说的。中国历史的突变,一个十分重要的、也是常常被文化学研究者们忽视的方面,是在几千年先进的、发达的土地农业文化后,于近现代世界海洋文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中积弱积贫,被动挨打乃至不断割地,海洋文化是中国巨变的决定性因素,而这正是岭南文化在几千年历史发展演进中始终保持的特色和优势,她在近代和现代两度崛起为主流文化之一,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具有世界范围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这里体现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想力量。以往中华文化体系研究基本上是在土地文化的视野中进行,文化地位亦由此确定。岭南被解读为“岭之南”的土地,它处于大陆的边缘,岭南文化想当然只能是边缘文化。中国各地域文化研究者一般都认为岭南较之中原文化是后进的,而且一直是边缘文化。作者参与主编的早版《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化(修订本)》及其英译本也是这样定位的。而新版《岭南文化概说》则将南海视为海洋国土,它与岭之南的土地构成统一的生态系统,由此土地文化与海洋文化构成双螺旋结构,在对土地与海洋相互影响文化的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精致分析后,作者得出全新的双重定位,是有充分客观事实依据的。这表明作者学术探索的最新深入和认识的更高升华,也表明作者犹存自我突破的勇气。

六、对反思岭南文化的反思

文化是人类实践生成的结果。但“自觉的文化”往往离不开人们自身的反思。本书可视为作者本人研究与反思的双重结果。更进一步,作者对于自己最新的撰述成果仍然有着自我反思的清醒,在“关于主流文化地位的冷思考”一节作了三方面深刻反思。我在此基础上再行反思,产生了一些疑惑和批评意见。

其一,在论及土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双螺旋结构问题时,更多的侧重于海洋文化价值的论述,而对土地文化如何作用和影响海洋文化的发展则篇幅较少,这是否结构有所失衡?其二,海洋交通贸易和文化传播等方面篇幅较大,而海洋生产的内容则相对单薄。其三,我对第八章“岭南文化的特殊发展历程”有一些疑惑之点。作者提出本根文化、百越文化、中原汉文化、海外文化四种文化要素在岭南依次发生作用,它们曾经剧烈碰撞和交融,形成了近代以后丰满而强盛的岭南文化。但外来的三种文化要素究竟给本土带来了哪些思想理念,在各个时期如何作用、碰撞和改变了原有文化,才终于形成了当今如此的文化状态?我觉得,书中对思想文化上的交融和岭南人的主体选择所作的分析论述似乎倾力不足。

《岭南文化概说》犹如一块瑜中有瑕、瑕不掩瑜的雕琢美玉,拥有多方面的思想学术价值,呈现出不一样的岭南面貌、与以往研究不一样的岭南文化,对中华各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标明岭南学人对本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立体化、更深入和更精彩的时期。韩强先生会因这部新作而获得业内人士的铭记,在中华地域文化研究史上留下自己的深深足迹。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门类岭南
岭南荔枝红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梁潮印风得意忘象篇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李欣:小众门类征集反而更占优势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千奇百怪的动物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新岭南文化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SWOT分析
《耳畔流光:中国历代耳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