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珍
(山西省中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为人体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过程中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值不断高于正常人体内血管壁承受范围的表现,发病率较高[1]。藏族、满族、蒙古族人群患病率高于汉族,从我国南方至北方,高血压患病率呈递增趋势[2]。大部分患者可以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发病,人体内血管长时间承受高于正常的压力会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对生命健康安全造成较大威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病情的降压药物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对钙离子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心肌产生抑制功效[3]。可对血管平滑肌产生直接作用,有效降低舒张压、收缩压、减少外周血管阻力。缬沙坦可对未封闭的AT2 受体产生刺激作用,并对AT1 受体作用进行抗衡,扩张血管,进而降低血压[4]。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效果良好,通过分析这两种药物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降低发热、皮疹、过敏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高患者安全性。
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方法》中规定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为符合国家生产要求的药品在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的和使用药物所期望达到治疗效果无关、意外出现的有害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广义包括药物自身质量、使用药物的途径、用药超量、药物使用方式不当导致与用药希望达到的治疗效果无关、意外的有害反应[5]。药物不良反应共有使用药物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毒性及继发的反应等。用药副作用为药物在正常使用量下导致的与预防治疗目的没有关系的不适作用。毒性反应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为治疗量下药物导致的机体生理、生化、病理变化,为药物的固有作用,和剂量有明显相关[6]。慢性毒性的发生是长时间使用药物后药物残留药效在人体内不断蓄积逐渐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继发反应为药物治疗后对人体器官等产生损害的反应,例如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可能导致无异常表现的菌群失去平衡致使发生真菌感染。后效应为停止服用药物后,人体内血药浓度已降到最小的有效浓度下,却依然对人体存在一定影响,例如服用苯巴比妥、地西泮等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物导致的“宿醉”。变态反应是人体被药物刺激后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也为过敏反应。药物发生变态反应的共同特征为部分患者血液中存在受抗原刺激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在皮肤(或皮内)敏感试验时表现为(+),不同药物导致的症状相同,多为发热、皮疹,一般情况不严重,有时可发生严重反应,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药物变态反应发生与否和用药剂量无明显关系,极少剂量、一般用量均可导致反应发生。患者发生药物过敏反应之前大部分患者均接触过该药物,体质为过敏的患者更易发生。
缬沙坦为一种非肽类药物、口服吸收迅速,与血浆蛋白具有较高结合率。对1 型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可减少受损动脉表达IL-6,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控制动脉粥样化进程[7]。对肾上腺球释放醛固醇具有抑制功效,无法抑制钾释放。降压功效良好。降压功效可维持24h,为非前体药,不需要经过肝脏生物转化就可直接具有药理活性。口服吸收快速,与血浆蛋白具有极高的结合率,药物起效快速、作用强,以原形经胆道、肾脏排出。周艇[1]对80 例高血压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展开研究后发现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指出缬沙坦可有效改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认为缬沙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身体其他功能快速恢复,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对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有较大帮助。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心肌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功效,对平滑肌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大于心肌细胞。为身体内中小动脉的扩张剂,可对血管平滑肌产生直接作用,减小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得到有效降低,对血浆中钙浓度不产生影响。降低舒张压、收缩压产生的治疗效果药物用量就有较大关系,舒张压、收缩压降低幅度与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有关。对老年人、年轻人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降低舒张压达到的效果差不多,对老年人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达到的降低收缩压的效果更佳。彭安洋[2]通过10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价值,经研究发现该药物可有效抑制钙离子通道,使血管平滑肌得到舒缓,进而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有效保护患者血管。张晶晶[3]的研究中对30 例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后发现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使用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共同治疗组的疗效、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单独使用缬沙坦组,认为联合使用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进一步减少脑出血、脑血栓发生率,控制血压。
3.1.1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品种数增加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3.1.2 连续用药时间 使用药物的时间越长,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越大。
3.1.3 药物剂量、剂型、给药方式 给药方式与药物发挥功效的时间、强弱程度、持续时间等均有紧密联系。若是药物经静脉给药,起效时间快速,不良反应出现的速度也会快于口服方式。
3.2.1 性别 男性与女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存在差异[4]。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发生药物红斑性狼疮,且男性、女性间生理功能存在不同,女性在月经、妊娠等特殊期间对泻药、具有强烈刺激性功能的药物更为敏感,可能导致女性月经量增多、流产、早产等。妊娠期女性若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分娩时出血量增多。
3.2.2 年龄 婴幼儿体内的肝脏功能发育未完全,对药物作用具有较高敏感度[5]。药物在人体内代谢速度缓慢,肾脏排泄功能较差,致使药物更易经过血脉屏障,加大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皮肤角化层较薄,若机体局部用药过多、用药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毒性反应发生。老年人肝肾功能减弱,肾小球过滤率、肾小管分泌能力水平均减弱,机体内肾血流量显著降低,导致体内药物排泄受到影响。肝血流量降低等致使机体无法及时排出毒素。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减弱,部分药物作用敏感性变高。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减弱,导致患病率增高,用药频率高于青少年,增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3.2.3 种族、民族 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不同民族、种族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
3.2.4 患者病理情况 患者个人病理情况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2.5 肾脏疾病 肾脏为药物、有关代谢产物的关键排泄器官,更是人体内药物代谢重要器官。若患者肾脏出现问题、肾功能受到影响,则会导致药物代谢转化受到影响。
3.2.6 饮酒、食物 乙醇可使人体内部分药物代谢加速,减小治疗效果。若长时间酗酒对肝脏将造成较大影响,加大不良反应发生率。
3.2.7 肝脏疾病 肝脏为多数药物进入人体后重要的代谢转化途径,若患者肝脏功能受到影响,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将增大。
3.2.8 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间存在新陈代谢、遗传、酶系统、个人生活饮食习惯等多方面不同,服药药物后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因此有不同。
生活的环境周围存在的物理、化学因素不仅可以对机体生理功能产生影响,更可以对人体产生直接危害,使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排泄、代谢等多方面受到影响,致使药物代谢酶系统受到干扰,加大不良反应发生率。
医生选择用药时需详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告知患者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使用方法、用法用量等,防止因错用等原因引起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健康的生活习惯方式,改变以往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酒等,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积极展开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加深患者了解度,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疾病观,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护。
通过本文分析发现对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展开治疗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不仅包括用药方式、剂量等,还与患者个人病理情况、环境、饮食习惯、血型、种族等具有联系,两种药物降低舒张压、收缩压的效果较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但临床用药时仍需加强用药监测,促进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