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闻热点带动理论传播
——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的实践与探索

2021-11-27 05:14陈建飞
传媒评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金华市宣讲团新闻报道

文_陈建飞

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是党媒的重要职责和崇高使命。党媒记者除了通过新闻报道宣传党的理论外,还可以运用怎样的新形态、展现怎样的新作为?

2020年7月以来,在金华市委宣传部直接指导下,金华日报社、金华市广播电视台分别成立青年记者宣讲团。两家媒体的青年记者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热心传播党的声音、努力宣讲党的政策,坚持在采访中宣讲、在宣讲中采访,一带两便、一体双效,不仅为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做出有益探索,也为有效提升青年记者素质能力走出一条新路。对此,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在相关材料上做出批示肯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宣讲团成员钟原的宣讲体会,《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两次在头版刊发宣讲团的做法和成效。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还被省委宣传部评为2020年度浙江省基层理论宣讲成绩突出集体。

一、谁来宣讲:让青年记者成为理论宣传“轻骑兵”

如何让宣讲带露珠,让理论有温度?精选宣讲主体、精挑宣讲人员至为重要。那为什么选择青年记者这个群体作为宣讲主体?为什么让青年记者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

(一)党媒提升记者素养的需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时代课题、首要任务。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显著加快,习近平总书记就治国理政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另一方面,大批年轻人走出校门进入新闻媒体,他们系统接受党的理论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自觉和习惯也相对不够。如何激发青年记者学习党的理论的内生动力,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推动的重大课题。以金华市为例,据该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统计,目前全市新闻从业者总人数为2943人,其中新闻岗位人数1576人,而新闻岗位中超过一半为40岁以下年轻人。

金华市委宣传部从全市新闻队伍中青年记者占比高、人数多的实际出发,针对青年记者以往学习理论零碎、被动的普遍状况,选择青年记者这个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作为主体组建宣讲团,以基层宣讲的实际需要,倒逼青年记者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二)党媒创新理论宣传的需要。近些年来,各级党媒对理论宣传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探索,诸如《马克思是对的》等大型通俗理论对话节目,“100秒理论速递”等新媒体微宣讲栏目,受到普遍好评。但毋庸置疑,以往党媒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更多的是通过记者采制的新闻报道和一些栏目节目等载体展开。这种面对所有群众的“大水漫灌”式宣传,没有针对不同受众进行靶向传播,缺少差异化、分众化、个性化。宣传形式较单一,效果存在局限性。

党媒对理论宣传既要沿用好办法、传承好经验,更要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做法。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接触媒介的习惯和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给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新挑战,也让理论宣传有了更广阔平台和更丰富手段。对新媒体玩得最溜的无疑是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以年轻人的视角,用年轻人的方式,可以让理论宣讲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如金华广电青年记者宣讲团主播小分队都是由广播、电视青年主播构成,他们形象好、学习快、能力强,特别是表达能力突出,在群众中有一定的知晓度,参与理论宣讲更容易引发情感共鸣,改变一些理论宣传枯燥乏味、少人喝彩的局面。

(三)党媒践行新闻“四力”的需要。每一位党媒工作者都应该成为距离群众最近、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人,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采制“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更好地讴歌时代、服务人民,切实履行好党媒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但不可否认,当前有不少党媒工作者,浮在上面,漂在外面,没有沉下去,也没有学进去,没有积极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党媒工作者增强“四力”需要一个有效推动的载体。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要求把新闻采访和理论宣讲结合起来,把采访现场作为宣讲课堂,通过理论宣讲与群众面对面互动。这对青年记者提出了比单纯采访更高的要求。他们既要对采访进行提前准备,吃透两头,掌握上情下情,确保采访走深走实,掌握更多的生动素材,丰富新闻报道,又要对报道主题进行深入思考,从采访主题中提炼宣讲主题,努力让宣讲内容为群众所需要,宣讲形式为群众所接受。同时,还要重视宣讲群众反馈,把控宣讲现场效果。宣讲工作的高要求势必激发记者践行“四力”的动力,促使他们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中下功夫。

二、怎样宣讲:以新闻热点带动理论传播

以怎么样的形式开展宣讲?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把理论宣讲融入日常采访中,深挖热点事件背后的理论需求,突出新闻性、时效性、实践性,以新闻热点的精准把控带动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效传播。具体做法上,不限内容、不限对象、不限形式、不限时长、不限规模、不限场地,群众在哪里,采访到哪里,宣讲就到哪里,做到“实、新、短、平、活”。

突出“实”,就是宣讲主题联系实际。党的理论和各项政策必须与实际问题相联系,才能转化为群众的共同认知和自觉行动。一个好的宣讲主题,必须紧跟时代、贴近生活,通俗地说,就是要足够接地气、足够平民化。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组织策划理论宣讲,定时研究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找准思想认识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共赢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结合新闻采访内容确定宣讲主题,把宣讲工作与新闻宣传同步推进。宣讲团着力从小处入手,通过把中央精神和省、市要求分解成一个个鲜活、生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新闻故事,努力把与群众关系密切、群众关注关心的一个个小问题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在兰溪市柏社乡孙下坞村采访高山蔬菜种植情况时,宣讲团成员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的“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内容,向在场农户作了主题为“守住耕地红线”微宣讲,介绍当时正在金华市开展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工作。

讲究“新”,就是宣讲内容鲜活清新。记者是一项每天面对新鲜事、新鲜人的新鲜工作。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积极探索以新闻速度开展宣讲,努力抢占“第一落点”,及时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传到基层。宣讲团注重以新闻的视角去挖掘宣讲主题,注重从新闻报道中提炼宣讲主题,注重在平时采访活动中发现宣讲主题,以有效克服基层理论宣讲中普遍存在的“换汤不换药、天天老一套”的弊端。

增强宣讲主题的鲜活度和吸引力,从内容上讲,要避免说陈旧过时的话、说众所周知的话、说漫无边际的话、说晦涩难懂的话、说出格违规的话、说似是而非的话,让宣讲更贴合形势、更符合需求。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召开、重大政策发布以及重大纪念活动举行等集中宣传契机,找准角度,将一些生动平实、贴切得体、有血有肉的故事嵌进宣讲主题,有针对性地谋划宣讲内容。2020年8月下旬,在金华市革命烈士陵园里,宣讲团成员与即将奔赴全国各地高校的新生分享了“金华源东徐作成父子七十余年接力,为抗日英雄丁志远守墓”的采访经历,接受一场“爱英雄学英雄”的心灵洗礼。

力求“短”,就是宣讲篇幅短小精悍。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我念你听”“照本宣科”“一稿通行天下”已远远不能达到群众需求。记者在采访现场如何以接地气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讲?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是微宣讲、轻宣讲、流动宣讲,是从日常的普通人入手,结合身边鲜活事例,将理论思考、新闻事实、现场体验、采访感悟有机结合起来,以小切口解剖大问题、小话题阐释大主题的方式将宏大的理论“落小、落细、落实”。从规模上讲,既因事制宜,也因时制宜,更因势制宜,采取合适的力度,时间上不求长,听众上不求多,场面上不求大。从频率上讲,把握好宣讲的节奏,不求次数多,但求效果好,对什么内容适合什么群体宣讲,心中有数;对什么时机适合宣讲什么内容,掌握火候。这种去冗长、求差异的宣讲方式,达到了较好的宣讲效果。

融入“平”,就是宣讲时机见缝插针。把宣讲融入青年记者的日常采访工作中,宣讲队员们在居民家、在公园里、在旅途中“四处开花”,多形式、多途径、多维度开展宣讲。不刻意去组织,不专门去动员,是在采访间隙的趁机讲、在服务群众中的便民讲,这是金华青年记者宣讲团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有的宣讲是在直播的间隙开展的,有的宣讲是在采访的中途进行的,有的宣讲是在摄影俱乐部采风的休息时间完成的。这样轻松、自然、愉悦的氛围,让宣讲内容更容易深入人心,也更符合现代工作、生活的快节奏。2020年7月,金华市委宣传部牵头出版了《此行无悔》一书,结集全市107位援鄂白衣战士先进事迹。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及时推出《此行无悔》“八婺读书会”“最美思政课”等宣讲活动,走进社区、高校、商圈、市场、部队,推介“身边最亮的星”,让白衣战士逆行而上、无私无畏的可贵精神得到更深入更广泛的传播。

强化“活”,就是宣讲形式灵活轻便。理论宣讲既要追求内容的“深入”,也要追求形式的“浅出”。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充分发挥媒体人掌握信息制作和发布技术的优势,借助新媒体手段,让好技术赋能好内容,变过去俯视的宣传姿态为互动的分享交流,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复杂的逻辑简单化、抽象的理论具象化,放大宣讲效果。宣讲团成员不仅努力做好线下宣讲,而且积极做好形式多样的线上宣讲,将宣讲内容制作成操作简洁、易于传播的短视频、VR、H5、动漫、海报等新媒体产品,通过金华发布、客户端、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云阵地”进行融合传播。在《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诞生100周年之际,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搭乘新技术的潮流快车,以网络“接力读宣言”的形式,推出系列宣讲活动。该项目不仅可以自己读,还可以邀请朋友一起读;不仅可以分段读,也可以读几章或整本书;不仅可以晒朗读声音,还可以晒朗读心得。同时,通过先进人物领读以及线上点赞、评论、实时弹幕、即时评论等交互设计,让用户边参与、边体验、边学习,丰富了理论宣讲的形式。

三、效果如何:实现理论传播与新闻报道双赋能

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开展宣讲的效果体现在哪里?对宣讲对象来说,以是否需要、是否欢迎、是否理解、是否满意为评价标准。对青年记者来说,通过宣讲,既要为党媒创新理论宣传探索新路,也要为促进新闻报道提质增效拓展空间,还要为提升自身政治能力业务水平寻求助力。

(一)实现理论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双赋能。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结合采访工作实际开展理论宣讲,让理论宣讲与新闻采访有机融合,有效实现了理论宣讲和新闻报道的双向赋能。

通过理论宣讲,给新闻报道增效。通过理论宣讲与重要新闻报道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让宣讲与重大主题报道同频共振,做到在重大主题报道上不缺位,从而赢得舆论引导先机。2020年7月以来,金华接连涌现多起引发全国热烈反响的好人好事:驻金某部战士王亮一人勇救四名落水群众,永康九旬老人倪德藏急流中救起6岁儿童,浦江辅警石丁丁爱岗敬业过世后捐献器官。宣讲团成员、新闻主播范浩威结合金华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一时间作了题为《好人好事,为文明城市创建“增色”》的视频宣讲,进一步扩大了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

通过新闻报道,为理论宣讲提质。一方面,以新闻事实丰富宣讲内容,用新闻语言阐释学术理论,让群众在接受宣传时感到亲近,增强群众参与感、代入感,增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另一方面,把理论宣讲从现场“搬”到网络空间,对宣讲内容积极通过客户端、微信朋友圈等进行推广,扩大党的创新理论在新媒体平台的渗透力、传播力,提升宣讲的传播效果。如“金华市烈士陵园里的思政课”宣讲视频先后被《学习强国》、央视《新闻联播》、浙江电视台《浙江地市头条》《党建播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二)实现思想引领与服务为民的双促进。在服务群众中有效引领群众,在引领群众中更好服务群众,是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的一个特色做法。

理论宣传必须有的放矢,把握群众需求。宣讲团坚持在服务群众中融入宣讲。2020年,金华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举办一系列便民行动,宣讲团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在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向群众展开《民法典》等内容宣讲。宣讲团还结合一些部门、单位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进企业、入社区、下农村开展防疫知识、创业政策等宣讲。

为了让宣讲更贴近群众,宣讲团的青年记者们发挥自身特长,开展便民宣讲,吸引群众关注。如在金华市中心医院青年医生业务学习会上,宣讲团成员讲解了H5的入门操作技术;在老年大学的培训班上,宣讲团成员给老人们演示了智能手机使用方法;在社区居民跳广场舞间隙,宣讲团成员则精选了一批网络谣言开展线下辟谣宣讲,受到普遍欢迎。

(三)实现个人能力与团队战力的双提升。传道的前提是明道。宣讲是对党媒工作者个人能力的淬炼。既要当记者,又要当“讲师”,宣讲提升了记者“案头”“田头”“笔头”“镜头”的本领,培养了记者分析、表述及策划、拍摄、制作等综合业务能力。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成员姝隽是一名爱好拍摄的新闻主播。在婺城区竹马乡下张家村宣讲的不是主业而是副业,她做了《新媒体 新零售 小屏幕上的大市场》的主题宣讲——指导村民用手机拍出好看视频。

宣讲也是对团队战力的锤炼。金华市青年记者宣讲团结合岗位特点和个人特长,分成若干小组。小组之间既是“伙伴”,又是“对手”;既互帮互助共同商定学习内容、宣讲主题,又相互“竞演”,“切磋”学习体会,交流宣讲心得。其中,金华市广播电视台以“十佳青年记者”“十大优秀青年”为骨干,选拔60名青年采编人员组成理论、政策、民情、主播、新媒体、服务等六个宣讲小分队。当中央召开重大会议或出台重要文件时,金华广电各宣讲小分队就及时组织学习讨论,提炼宣讲主题,形成宣讲材料,以宣讲促学习,以学习带宣讲。

同时,从“键对键”到“面对面”,从“屏对屏”到“心连心”,青年记者在宣讲中增进了对基层和群众的了解,磨练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促使他们早日成长为既懂业务、懂理论,又懂基层、懂群众的新时代党媒工作者。

猜你喜欢
金华市宣讲团新闻报道
关工人入选老兵宣讲团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金华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举行集体备课
省委宣讲团走进妇联系统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金华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体现群众观的有效路径
改进时政类新闻报道提高联播类电视节目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