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冰
在歌唱过程中,最高的一个声部被称之为女高音,并且依据不同的音色以及不同的音区还将女高音细化分为“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三种女高音类型。
花腔女高音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的“美声时代”,在二百多年来的舞台表演过程中,学者们以其情感表达的唱腔为基础将花腔女高音划分为抒情花腔女高音与戏剧花腔女高音两种类型。
抒情花腔女高音这个声部的高音区是非常高的,并且这个声部的音质非常的生动明朗、璀璨夺目,与之相比抒情花腔女高音低声部的音质就相对淡漠了一些。“花腔”在学术上所阐述的是一种在整个剧目主旋律之中所演唱出来的“装饰音”,因此,歌唱者们必须要在演唱剧目主旋律的基础上,再演唱主旋律的装饰音,进而烘托出一系列的“花腔”的音乐效果以及戏剧效果。抒情花腔女高音这类演唱方式也是一种将人们的各种心情通过音乐演唱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段,并且表达方式的不同使得在对于装饰音的演唱方面每一位歌唱者都有专属于自身风格演唱形式。抒情花腔女高音的典型角色有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利布“花之二重唱”《拉克美》中的拉克美等。
戏剧花腔女高音的音质更为精巧、活络,与一般戏剧女高音不同的是还具备“弹性”表现能力。尽管音色厚重但是对于高音区域的拓展上也是非常灵活的,并且戏剧花腔女高音还继承了花腔女高音的抒情线条以及戏剧女高音在演唱过程中声音力度的转换技能。人类自身的生理组织特征使得“声音活络性”与“声音的力度”是两种互为矛盾的类型,由此可见戏剧花腔女高音相对于其他女高音来讲是一类非常罕见的女高音声部。戏剧花腔女高音代表人物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琼·萨瑟兰等。戏剧花腔女高音的典型角色有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的《魔笛》中的夜后。2001年,狄安娜·达姆娆在英国皇家歌剧院首次出演了《魔笛》中非常经典的曲目《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中的“夜后”这一角色,并且用其精湛的花腔唱功以及收放自如的舞台表现力一鸣惊人。
花腔女高音中的“花腔”主要指的是美声女高音演唱方法中的一种演唱的技巧,这种演唱技巧指的是女高音在高音声部以“花腔炫技”为主的演唱方式。花腔女高音的音域往往高于普通女高音的音域,并且花腔女高音的音色更为轻巧生动,音乐的色彩也与一般女高音相比更加丰富、浓厚。花腔女高音在演唱过程中的装饰音具有变换灵活的特点,进而促使作曲家们在整个音乐剧当中所塑造的人物层次能够更加直观的表达出来,并且对于音乐剧中每一个角色所阐述的情感也得以发挥到极致。
由于花腔女高音的音色非常的生动明朗、璀璨夺目,音色花腔女高音在整个音乐环境的烘托下对于剧目中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心里以及层次上都具备独一无二的、鲜明的“花腔”艺术特性。与此同时,花腔女高音在对于剧目中角色的情感能够充分的表达也全要归功于它这种既灵活生动又柔和丰富的声音线条,进而也使得歌唱者们能够充分展示出每一人物情感变换。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狄安娜·达姆娆(Diana Damrau)出生于德国,她不仅被歌唱界称之为“德国字艺术歌曲传人”更有“新花腔女高音之后”的称号。狄安娜·达姆娆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在德国的维尔茨堡歌剧院,狄安娜·达姆娆扮演了人生中第一个角色就是莫扎特的著名音乐剧《费加罗婚礼》中的巴巴丽娜,虽然这是狄安娜·达姆娆的第一次登台,但是好评如潮,广受听众们的喜爱。在2006年,年仅36岁的狄安娜·达姆娆就凭借着《魔笛》中非常经典的曲目《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中的“夜后”这一角色,用其精湛的花腔唱功获得了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所授予“御前演唱家”称号。
狄安娜·达姆娆的代表作有很多,其中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著名的音乐剧作曲家、指挥家莱昂纳多·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将《天真汉》的脚本进行谱曲,并改编成音乐剧目《康迪德》的选段《纸碎金迷》中,充分展现了她高超的花腔演唱技巧。《纸碎金迷》主要展现的是主人公居内贡小姐对于当时中产阶级内的高级秩序的一种向往以及自身生活无可奈何,由于这部剧作的演唱技巧过于高难,所以莱昂纳多·伯恩斯坦在谱曲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为此作出了难度不一的版本,尽管在基础版本的《纸碎金迷》中存在多处将高音C降到了D等,但是对于花腔女高音来讲《纸碎金迷》这部音乐剧仍然充满挑战性。可以发展在对狄安娜·达姆娆《纸碎金迷》的演唱观摩学习时,我们不仅对花腔演唱技巧上的难度毫无察觉,更是轻而易举的被狄安娜·达姆娆的演唱带到了整部音乐剧的场景中,进而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这部剧目中主人公的感情色彩。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咏叹调的中段中仅仅用“ha”音所演唱的华彩选段上,大多数演唱者都会将音乐中极为生动且鲜明的节奏感突出,而狄安娜·达姆娆则是用缓慢且变换丰富的音将音乐上的律动相匹配,这不仅把歌声与节奏成功对位,更是将主人公当时杂乱、困惑的心态充分表达出来。由此可见,花腔女高音在演唱过程中,必须要熟练运用好气息,再与剧目中主人公的情绪相匹配。
一般情况下,花腔女高音有三大演唱技巧难点需要多加练习,即不同音区的换声问题、对于高音区的控制问题、语言咬字问题。对于这三方面问题狄安娜·达姆娆的演唱技巧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首先就是音乐界内始终存有争议的不同音区的换声问题,虽然时至今日依然有一部分专家学者推崇“自然歌唱”认为“换音”这一说法是不存在的,但是,大多数花腔女高音们总是会在一些特定换音点上出现技巧障碍,例如受喉头位置转换的影响,使得前后音色存在偏差,最终导致整部剧目存在断层现象。而狄安娜·达姆娆则是运用花腔演唱技巧中对“呼吸”的把握以及卓越的“修饰音”的控制,十分连贯的把声音贯穿成一条线条。由此可见,演唱者们不能忽视“呼吸”对于花腔演唱技巧练习的重要性。其次是针对花腔演唱过程中高音区的控制问题,一名优秀的花腔女高音演唱者的演唱声音应该是富有穿透力但不尖锐、富有力度与活力的,所以能否灵活的掌握好高音区是演唱者能够顺利成为花腔女高音的重要环节。狄安娜·达姆娆的声音虽然穿透力强但是丝毫不尖锐,并且她的高音无论是情绪转换方面还是舞台呈现方面都处理的十分精细。最后是语言咬字方面的问题。即便是被称之为梅尔芭转世的著名澳大利亚女高音歌唱家琼·萨瑟兰的歌唱舞台,也时常会出现评论家们批评咬字不够清晰的现象,可见“咬字”问题是全世界美声歌唱家们都很难跨越的鸿沟。而狄安娜·达姆娆对于“咬字”方面的把握却是一直备受称赞的。无论是意大利语、德语还是法语,狄安娜·达姆娆的咬字始终足够清晰、准确完美的呈现出来。因此,在日常花腔演唱技巧的练习过程中必须要熟练掌握每一个音阶的发音特性。
通过上述对狄安娜·达姆娆演唱技巧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尽管花腔女高音的演唱方式在声乐的各种类型演唱技巧当中,是非常轻巧的,但是其“花腔”的技巧性也同样是最难的。所以,必须要熟练掌握“花腔”的演唱技巧,才能够成为一位优越、卓绝的花腔女高音歌唱者,如果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缺乏“花腔”的演唱技巧,盲目的飙高音,不仅会使得整个演唱声音的音质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更会导致整个表演作品的完整性受到影响。
“跳音”又被称为“顿音”、“断音”。演唱者嗓门起音之前,在闭合挡气过程中弹出的干脆的、清晰的、纯净的音质通常被称之为“跳音”。对于花腔女高音来说,完成跳音这一连串的程序是整个演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花腔演唱者在针对跳音的训教过程中,首先要在快速完成横膈膜与腹肌的扩张和收缩;随后声音经过后咽腔的通道汇合在头腔的共鸣点,而后发出;最后,精准的完成跳音才能使得花腔演唱者所发出的声音状态既弹性十足又具备强悍的穿透性。
通常来讲,被标记上特殊的记号并且用来表示装饰性旋律的一种音被称之为“装饰音”。在歌唱过程中,“装饰音”不仅可以为曲调添加色彩,还可以将整首音乐的效果充分展现出来。由此可见,花腔女高音最基础的演唱技巧就是将装饰音唱好。装饰音的类型非常丰富,例如花腔演唱过程中常见的有颤音、波音、滑音、下波音等。由于每一类装饰音的演唱方法都有所不同,使得演唱者在花腔演唱练习时的难度也有所增加。与“跳音”不同的是,装饰音的声音应该以轻快、活泼为主,速度在装饰音的训练中并不是重点。将每一个音全部唱到精准才是装饰音练习的重点要求,并且装饰音必须要将声门先打开,用气息来吹动声带带来振动,最终将声音发出。
在当代,花腔女高音演唱过程中,大多数演唱者为了节目效果单纯追求声音是否洪亮与流畅人而忽视了“咬字”以及“吐字”的基本原则。并且在歌曲演唱艺术以及剧目完整表达上最基本的一项要求也普遍忽略,优秀的舞台作品应该是在整个作品歌唱的过程中,必须可以清晰的、准确的将歌词的意思进行表述。与此同时,对于中华民族传统声乐演唱上所探寻的“字正腔圆”,也同样是当代花腔演唱所要追求的。由此可见,熟练掌握每一个音阶的发音特性是花腔女高音得以演唱好的重点。一方面要把握好美声的五个元音的发音,既“a”、“e”、“i”、“o”、“u”;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对我国的复合元音以及鼻化元音的练习,例如“ai”、“ei”、“ao”、“ou”、“an”、“am”等。只有将各种发音类型融会贯通歌唱者们才能够更完美的展示出全世界各地的经典剧目。
“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这句话恰好表述了在花腔女高音演唱过程中呼吸的重要性。因此,作为花腔女高音在演唱过程中,必须要熟练运用好“呼吸”方面的演唱技巧。例如,无论是在演唱时还是在练习时演唱者身体应该始终处于站直的状态,并且头要平、腰要立、胸腔随着身体自然挺直,然后提臀吸气,将横膈膜扩充起来才能够使得呼吸的流动性以及稳定性得以保持。并且,由于花腔女高音的音域过高,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必须能够将呼气与吸气的饱和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切记过去饱满而使得演唱受到影响。“呼吸”不仅是花腔女高音展示演唱技巧的前提,更是艺花腔女高音音色生动透亮的保障,因此必须要熟练掌握好“呼吸”方面的技巧,才能够促使花腔女高音演唱的技巧性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