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颖
(大厂回族自治县祁各庄镇祁各庄中心学校,河北 廊坊 065302)
引言: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物理学科逻辑性强、知识难度大,很多学生听不懂也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不利于今后物理学习活动的展开。针对上述问题,想要有效提高物理学科教学水平,则可以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促使物理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效率。
从当前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情况来看,情境创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课程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展开,需要相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情境创设意识不强。情境创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课程备课,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部分教师由于情境创设意识不强,依旧采用传统书本教学方式进行知识讲解,使得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会相应降低。其次,情境创设不够灵活、趋于表面。基于当前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要求,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知识、学理论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部分教师由于理念认识不强,情境创设也不够灵活,很多时候只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延续,难以真正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再次,问题设置不够合理、情境创设能力有限。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提问问题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当前物理教学情境和问题的结合力度不足,物理知识点和趣味性的结合还不够充分,问题设置梯度不够合理,促使学生难以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学习水平[1]。
学习物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也是为了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想要高质量地展开物理教学,也应当以生活为依托,将现实生活和物理教学相结合,将问题设置和生活情境相结合,搭建生活化问题情境,全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透过物理知识点的学习,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实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电功率》中有关焦耳定律的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电流的热效应,则可以从社会新闻出发,提问学生电力安全隐患有哪些?大功率起火事故是怎么产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进行全面思考和研究,探究问题的答案。教师应当认真倾听,如果学生回答正确予以鼓励,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予以纠正和引导,促使班级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课堂讨论互动中,潜移默化学习物理知识点、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都需要设定清晰且明确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教学目标,教学也很容易失去方向。物理教学亦是如此,基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目标,将问题和情境教学相结合,为物理学习指明发展方向,促使学生能够透过一个个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搭建完整的物理学科思维框架,全面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时,教学重点内容是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人们用于沟通交流的传输载体,想要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认识声音的产生过程、声音的传播路径,如果依旧传统的教学讲解方式,很难起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模糊学生对声音的概念[2]。针对上述情况,则可以积极创设目标化问题情境,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便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形成更加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基于一个个问题提问、更好地融入课堂情境,感受声音的魅力。其中对于声音的特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声音的音色、音调以及响度,认识发声体振动频率、振幅与音调、响度之间的关系,明确波形变化。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声音,通过响度和振幅等相关实验,促使学生探究物理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融入到物理教学情境中。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基于课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向学生进行提问:教师说话的声音和尺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差别?如何改变尺子的音调?声音为什么会有高度变化?还可以通过声音波形,让学生判断声音和波形之间的关系,予以学生充足时间进行思考和研究。
基于物理学习目标,搭建目标化问题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达成物理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极大减轻教师教学压力。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表现,特别是物理学科学困生,避免由于教学难度高、问题设置过难,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愿参与。
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促使部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也始终秉持着教师教、学生学的路线,学生很少会参与到课堂中,缺少逻辑思考的过程,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思维框架的搭建和物理知识的学习。在此情况下,则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对于那些不适合课程实验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初中物理人教版《光现象》时,主要学习内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师便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形成信息化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思考和探究。需要注意的是,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扮演好教学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中强化个人理念认识,搭建更加完整的思维框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便可以通过播放风景视频,吸引学生投身于课堂教学中,等到学生已经全身心投入于课堂教学后,便进行问题提问:为什么大家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建筑物?水中倒影和实际物景象又有哪些区别?予以学生充足时间展开思考和分析,进而基于班级同学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划分为多个小组,促使同学能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集思广益,最后得到一个统一结论。在分组交流结束后,教师便可以正式引入教学重点内容,向学生们播放“引光入室”的演示实验视频,学生们一边观看视频,一边修正自身观点,对光的反射现象进行思考,提高思维认识[3]。由此可见,创设信息化问题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吸引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对物理课堂的关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探讨和分析,打造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于物理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初中物理学科除了基本的知识点学习,还有很多实验课。物理学科逻辑性较强,物理教学也不应当只是集中于书本知识的讲解,教师应当加强知识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基于自身逻辑思维,在一次次实验教学中,构建形成更加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实现实验教学情境和问题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基于物理课程教学重点,适当调整教学资源,予以学生更具有针对性、教育性的实验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将书本中的知识点转化成为一个个动态化的实验场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理念认识、学习基础都存在差异,想要带动学生思维创造,则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善于诱导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回答的同时,得到有效思考。
例如,在学习初中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电力和电路》时,主要教学内容是认识电荷、电流、电路、串联和并联方法。为了引导学生完善物理学科知识基础,教师便可以将问题教学和实验学习相结合,提问学生为什么实验刚开始灯泡不亮?为什么后续灯泡亮了?开关和电灯泡保持着什么关系?串联电路是什么样?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哪些差别?通过一系列的简单问题提问,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能够沿着问题出发,深化对串并联等知识点的认识,还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二者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实验期间,教师需要做好安全引导、确保学生处于安全状态,鼓励学生勇于动手实验,了解电路知识。除了基本的知识点讲解,还可以通过错误操作的展示,让学生牢记实验安全意识和正确操作步骤,通过正确操作和错误操作的对比,认识如何对电路电灯泡亮度进行调节。通过实验情境和问题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物理知识点,运用物理思维、解决物理难题。
为了强化课程教学效果,采用问题情境教学的方式,能够充分结合问题提问和情境教学的应用优势,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实的物理研究场所,感受物理知识点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问题提问的方式多元,不仅可以就现实问题进行提问,也可以创设开放性的物理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一次次物理学习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效果。物理学科本身的逻辑性强,很多问题都不是只有一个答案,教师在进行教学讲解时也不能只是按照同一种教学方式进行讲解,可以从书本内容出发,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记忆知识点、理解知识点,实现思维创新和创造。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学科难度高,想要调动学生踊跃表达自己观点,则需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勇敢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即使说错也不会有任何负担,通过同学们对物理问题的互相讨论中,不断增强对物理学科的认同感,奠定扎实的物理学习基础。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主要学习内容为能源、核能、太阳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则可以为学生补充能源方面的学习资料,促使学习更好地了解当前全球生态环境和能源使用情况,进而提问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的想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应对生态环境问题[4]。针对能源使用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基于绿色环保理念,探究如何应对能源危机,如何将风能、水能、太阳能相结合,从而不断改进能源发展技术。每个学生的回答内容各有差异,有些学生认为可以采用更多节能资源,有些学生认为应当加强新能源开发,还有些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为应当加强日常环保工作的重视。大家集思广益、纷纷发表想法,问题并没有标准化的答案,只有言之有物即可,而整个问题回答过程,也是一个思维创造的过程。
结论:综上所述,对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展开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今后,想要高质量展开物理教学活动,则应当从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学情出发,积极创设生活情境、目标情境、信息情境、实验情境、开放性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