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健枝
(广州市第七十三中学,广东 广州 51047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完成了在中小学贯通、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聚焦教育系统完成了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内落地落实的系统部署。[1]劳动教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借鉴企业管理和技术发明过程中的“七问分析法”,可以更好地建立资源开发的流程:
农村初中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就是发掘、整合人、财、物资源,服务于劳动教育。因为教育都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所以学校应该主动整合校园劳动资源,开发家庭劳动资源发挥其“基础”作用,拓展社会力量支持劳动教育。
学校在参与广州市2019 年度重点规划课题“区域培育中小学生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期间,成立了研究团队,并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在劳动习惯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反思、改进方法。研究发现: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发动家庭、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劳动教育共同体。在教育过程中应以学校为主体,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拓展多方社会力量,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运用知识与技能获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教育实践,在实践层面,一方面要注重对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其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作用。[2]劳动教育应该包含但不仅限于“劳动”或“劳动作品”,其核心是要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决不能因强调劳动教育而削弱德智体美四育。《意见》提出:劳动教育要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3]
(一)整合校园内劳动教育资源
1.科学分配学生在校日常劳动
在校日常劳动是培养劳动习惯的隐性课程。学校应划分好课室、走廊、操场、校道、实验室等包干区,由学生轮值清洁,纳入班级常规评比。课室内“人人有事做”,承包擦黑板、维护电器、清洁教坛、开关窗户、绿植管理任务。每月还应进行学校内外“大扫除”等形式集体劳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劳动技能,使学生更好地珍惜劳动成果。
2.重建校内劳动实践基地
学校原有的生物园、空地,可成为劳动课的实践基地。建一个种植园(或小菜园),各班分配责任田,让学生经历农作物的播种、培育、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采收蔬果等,或者建一个中草药园或小花园,观察本地常见中草药、花卉生长,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生产劳动技能。一位综合实践科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清理了一个被废弃的天台花园用于种植花生、黄豆、葱姜等本地农作物,由学生每天浇水、施肥、拔草、除虫,成熟时一起采摘、烹煮、品尝,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安全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3.上好劳动课
要优化劳动教育,首先要赋予其“课程”地位。学校管理者必须保证劳动课时不被挪用,在缺乏专任教师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兼职教师和转岗教师培训,进行集体备课,根据学情编写导学案。也可根据劳动导师(聘请社会专业人士)专长,编排不同专题劳动课。例如:电器修理课、茶艺课、插花课、自行车修理课。
4.开展劳动主题活动
劳动周、劳动教育月等主题活动可以提升师生和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学校可围绕生存技能开展专题培训:请医生传授心肺复苏技术、外伤包扎、救助溺水者等技能,或者围绕学生生活主题开展烹饪、扫地、叠被子比赛,配合学雷锋、植树节、五一劳动节、世界环境保护日等主题日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垃圾分类等主题活动。
5.加强学科渗透和融合
有很多一线教师认为:应该促进劳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融合,不必过分追求“劳动”本位。例如:物理课可以通过规范实验操作、创意实验比赛,培养劳动安全习惯和创意劳动习惯,化学课进行衣食住行主题学习,生物科可以进行植物、鸟类、蝶类的自然观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社团活动课开展创客活动,让学生体验创新性劳动形态,理解劳动课程不仅限于“体力劳动”。
(二)开发家庭劳动教育资源
家庭是自我服务劳动课程最好的课堂,父母就是最好的劳动导师。《纲要》建议初中生“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不少于3 小时。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QQ 群、微信群、钉钉等平台推送劳动教育的文件精神,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达成家校共识。学校布置每天约30 分钟的家务劳动作业,家长评价,记入《家庭劳动记录表》,添加上学生自评、班主任评,可纳入初中生综合评价加分项。学校可聘请有特长的学生家长为劳动导师到学校授课,或让学生录制劳动微视频作为上课素材。让学生随爸妈上一天班,收获会更多。
(三)拓展社会劳动教育资源
学校可以组织农业的参观和体验。例如:与校外劳动研学基地签订长期劳动教育合作协议,参观和体验大规模水稻种植、高科技蔬果种植的生产劳动。参观现代化工厂,了解现代劳动技术发展,进入社区的孤寡老人家庭、敬老院进行敬老活动,围绕美丽乡村、保护母亲河、垃圾分类等主题开展志愿劳动。
学校可以聘请能工巧匠、劳动模范到校授课,或组织学生采访各行业职工,使学生懂得职业无分贵贱,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在整个教育资源开发模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为因素是开发主体。所谓课程资源开发主题,就是明确谁来负责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如何在责任主体之间进行分工。发展主体责任的履行,直接影响到课程所有资源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主体可以说是整个课程开发模式的灵魂,引导着整个课程开发模式的正常循环。一般而言,人们将发展主体分为两个层次:宏观发展主体和微观发展主体。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由于课程是社会公共产品,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应该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宏观主体,负责对课程资源开发进行宏观指导;作为微观发展主体,学校、教师和学生承担着将课程资源转化为现实学习活动的责任,因此是最直接的发展对象。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管理体制长期以来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宏观层面发展国家和地方课程两大主体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微观层面的认识不足,学科的发展水平低,因此,本研究主要讨论微观层面。
(二)学校
学校是由教师、学生和学校行政部门组成的团队。这里是举办培训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培训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它是一个可以转化为实际学习活动的课程资源中心。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学校课程,学校的角色正逐渐从学校课程的决策者转变为学校课程的资源开发者。学校作为主要的发展机构,首先要确保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和课程指南得到全面落实。他们应继续补充适当的课程资源,以无缝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其次,学校要结合学校传统和地域优势、学生兴趣和需求,开发适合学校实际环境的校本课程。具体而言,学校应根据国家教育政策、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要求,开发上述课程资源,特别关注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注重学习者个性发展,体现独立性和创造性。结合学校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元化资源,开发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
(三)教师
教师作为课程中另一个微观主体的主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协助学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需要。学校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生课程;另一方面,教师本身是课程中的重要资源。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习过程中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自主发展意识、资源开发能力和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开发各种课程资源的权利。教师不仅在课程资源的定义、开发、利用和积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是课程资源设计和利用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是课程最重要的资源。当前,要改变当前课程资源滞后的局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部分。
(四)学生
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开发通用模型中的最终主体,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一样,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也是需要开发的课程资源。正如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菜德在对课程进行分类时所指出的,课程应该针对学生测试的学生和获得的学习经验来实施。因此,农村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发展最基本、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生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参与主要表现在两种形式:参与对课程决策的讨论和充分表达他们的期望、需求和兴趣。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替代的元素。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需求。这些是教师在参与教学和研究活动时应该遇到的学生课程资源,它们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供反馈。本课程资源完全是学生课程资源,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学习需要、自我探索设计,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表现出来,并能根据个人的方法提供具体的指导。学习者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学习者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自主探索的能力。本研究旨在开发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资源。因此,在开发时,应注意根据初中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开发课程资源。
(五)家庭
家庭是年轻一代教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家庭教育中有很多资源可以转化为教材,帮助学生学习。但是,在我国,家庭大多是学校基础教育的推动者,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因此,必须调动家庭教育积极参与课程开发,有效与学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
(一)五育融合才更可能使劳动教育持续发展,好的劳动资源开发流程也是资源。
(二)劳动资源开发不能只着眼于“劳动”,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才是根本。社会劳动形态改变,劳动教育资源形式也要变化,例如创新性劳动和服务性的劳动资源。
(三)学校应避免劳动教育畸变为技艺学习、休闲娱乐、惩罚手段[4]、“劳动特色”秀场。
(四)解决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才能打破一线教师“不敢为”的困局。
(五)不打破应试的“垄断”地位,劳动教育流于形式,会大大增加师生负担。
(六)学习、体育运动也是劳动,应该进一步思考学习、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