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红 马会晴
摘要:中国通史课程教学既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国史、国情,从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也有助于学生树立家国观念和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少数民族预科班开展中国通史教学,既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特性,也要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民意识,还要树立世界公民意识。中国通史课程教学应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的特点,塑造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国通史;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學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8-00-03
从2019年起,上海理工大学开始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班中国通史课程教学,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在原来本科生中国通史公选课的基础上,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与探讨,初步探索出了少数民族预科班中国通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1 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通史教学
1.1 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重要性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增强文化认同,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是逐步形成的,通常认为梁启超是中国在现代意义上使用民族概念的第一人[2]。张灏认为,梁启超自美洲归来之后,就热情拥抱德国国家主义政治理论,其所关心的是更为广泛的“国家理性”问题,也就是政府确保国家生存和安全的理性行为[3]。
民族融合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通史本身就包含各少数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结合预科班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从中国通史中挖掘少数民族历史的素材,能够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史与中华民族史的学习兴趣与认同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同学指出:“从历史上讲,土家族在西周时期便开始随同周武王伐纣,而我所在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一直是楚国领地,所以我们民族一直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学生意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数千年来包含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共同体。”有学生指出:“中华民族与56个民族的关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也有学生指出:“我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夏商周开始就一直存在,夏商周之后,华夏大地上各民族不断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形成,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面对外族侵略时不分轸域、不分民族、共同守护家国中最终形成。”
有学生指出:“虽然同处于同一个课堂,但由于地域、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的同学相处可能会有矛盾,而矛盾爆发为冲突也只是时间问题,最终导致一个民族的同学对另一个民族的同学所在民族产生偏见,所以有必要增强预科班同学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学生说:“我认为首先应该让预科班的各位同学了解各民族的民俗、习惯,尊重不同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不单单只是汉族历史。”
1.2 中国通史对国民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通史中蕴含着大量的民族主义素材。国民教育与中国通史的关联,学者大家多有论述,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欲使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感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的国民,应该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否则不能算是一位有知识的国民[4]。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过:“我们对历史的无知,使我们诽谤我们的时代,人们总是如此。”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否认历史对于后世的意义。“学习历史是为了锻炼批判性思维,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批判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批判性思维能够用工具理性批判直觉,用价值理性批判工具理性,用价值理性批判价值理性。以批判性思维分析历史上的事件与人物,能够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充分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中国通史教学中,应适当开展辩论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从而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社会公民。
中国历史是一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史,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族群的互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指出:“民族是论文化的,不是论血统的。”[5]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部中国通史就是一部中国境内各民族融合史。民族关系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学习中国通史要关注国内民族团结的历史,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上民族之间的差异与共性。
1.3 民族记忆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在于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中国的核心。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终仍被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同化。国内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互相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是一部各民族相互交融发展的历史,中国通史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思想传承。清末民初以来,特别是在抗战时期,众多历史学者和知识分子通过“民族共同体”书写、唤醒民众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对抗外来民族侵略,塑造国家共同体意识。他们注重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及传统思想在重塑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积极关注民族边疆问题,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风俗、历史、地理的研究。
学者指出,人们通过“回忆”本民族“历史”凝聚和强化民族共同体记忆[6]。在近代历史上,国内各民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形成各民族关于近代民族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近代以来,中国面临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和掠夺,也面临日本的无情侵略。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被唤醒。在抗日战争中,国内各民族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留下了相濡以沫的历史记忆。在现实政治活动中,通过空间、仪式、场馆等方式,不断重塑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记忆是承载和塑造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利用历史上留下的众多历史遗址、纪念场馆唤醒个体记忆和公众记忆,重塑民众的家国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共同体意识。
2 中国通史教育方法与实践
2.1 需要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支撑
在中国通史的教学过程中,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是其重要的理论依据。少数民族预科班中汇集了多个民族的学生,他们的风俗习惯、思想理念各不相同,在此群体中开展中国通史教育,尤其要注意做好统筹规划,依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将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教学以及学科建设中。在创新教学方法之余,也要注重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将民族共同体意识运用到实际中,在学习与生活中给予学生有效帮助,切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促进各族师生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可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故事,在中国通史的教学中,讲好与少数民族学生密切相关的中国故事至关重要。
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理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基础上,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大势,区分主流与支流、断代史与整体史、中华民族与境内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结合考古资料、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和视频资料,在充分研读史料的基础上,提高对历史学的逻辑分析综合能力,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理论方法,品读经典,提升文字表述能力和史学素养。正如阎步克所说,理性和良知的训练才能帮助我们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2.2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民族共同体家园需要大家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也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参与,因此在课堂中应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将历史知识进行全面讲授,并鼓励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研读经典著作,写读书笔记,从而激发其探究本民族历史与中华民族历史的兴趣。通过系统学习与自主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史的认同感。此外,观看中国通史纪录片也是历史课程学习的一个不错途径,纪录片具有生动性、鲜活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历史使命感与民族认同感于无形之中渗透于心。
2.3 结合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展开教学
在少数民族预科班中开展中国通史教学,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质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要传授课本知识,另一方面要结合预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有机融入历史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也能使其在情感上产生共鳴,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感。课堂中要注重增强团体的交流与互动,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和谐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不同民族学生展示民族艺术,如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也可利用传统节日这一载体,举办节日活动,增强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也可以让各民族学生讲解本民族的节日历史传统,学生可发言提问,这也是各民族学生增进了解的一个良好契机。各民族学生相互理解,彼此包容,对于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的时间、空间与人物缺一不可,用年鉴学派的理论来说,历史的时间分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关注中国通史,应该更加敏锐地注意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时段因素,诸如地理、环境、生态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对中国通史的学习,应特别注重历史中的人,将特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在关注人物的同时,应特别注意脱离了特定时代背景的人。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能忽略历史背景及历史地理环境的特定作用。在中国,这个特殊地域是在历史环境、背景下形成的民族文化遗址和精神传统,是我们精神家园的底蕴。
2.4 组织参观上海市博物馆实践教学
在中国通史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物资料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很有必要的。上海市博物馆珍藏着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物与历史资料,可展示出历史的真实面貌,对历史教学有很高的价值,可将此作为“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这一方面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另一方面,“生动的文博资源运用于历史课堂之上更容易实现历史学科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在学生心中的内化”[7]。
学习历史是离不开博物馆的,一座历史博物馆就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短时间的游览便可大大加深对中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认识与了解,不管是博物馆内的青铜与陶瓷,还是书法与绘画,每一件文物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它们也都能凭借自己独特的魅力走进学生的内心。如代表商朝文明的青铜器,学生在亲眼所见后便会明白青铜文化是有实物存在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参观之后可写作参观感想,在无形之中加深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之情,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3 结语
学习中国通史,既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与历史文化,加深对国史、国情的了解与认识,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通史本身包含着各少数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结合预科班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从中国通史中挖掘少数民族历史的素材,能够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史与中华民族史的学习兴趣与认同感。在少数民族预科班开展中国通史教学,既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特性,也要让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民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5(1):8.
[2] 王铭铭.民族、文明与新世界:20世纪前期的中国叙述[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20.
[3] 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75.
[4] 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3,1.
[5] 吕思勉.中国通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7:128.
[6] 麻国庆.记忆的多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J].民族研究,2017(6):47.
[7] 何莹莹.文博资源有效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探讨:以中国古代史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宋青红(1982—),女,江西永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马会晴(1996—),女,河南开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历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上海理工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中国通史”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52-19-1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