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11-26 10:24刘卿
考试周刊 2021年80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培养初中语文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每个学生必备的思维能力之一,能够推动学生养成对事物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剖析和质疑反思的良好思维习惯。初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需要老师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开展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文章从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批判性思维;培养

一、 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批判性思维是指在思维中洞察、分析、评估的过程,是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而实施的有形或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使科学依据与日常常识形成统一。批判性思维包含了断言、论题和论证三大基本要素,而识别、分析、评价则是构成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质疑辨析的能力,在大胆质疑的同时能够深挖问题的背景与核心,形成独特的观察视角,形成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学生在不断地质疑与论证中完成知识积累的过程,形成理性分析、反思质疑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具有分析性、独立性、反思性、全面性的特点。分析性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利用依据的条件进行质疑、假设、计划和验证,是一种主动思维活动,更是一种带有建设性的思考。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不会因为情境性暗示而左右,不盲目附和而是进行独立的思考。反思性体现出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性,是对思维的再思维的过程,在分析后才会得到决定采纳或拒绝的结果。全面性是指批判性思维是在进行质疑、反思的过程中并非抓住细枝末节来大做文章,而是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和审视。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中学生处于思维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思想观念的发展,學生的思维模式也在随之发生着改变,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中学生依然保有较强的好奇心,会主动搜索并接触一些新知识,老师可以利用组织引导作用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质疑、反思、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形成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每一篇都凝聚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很容易由于理解角度的不同而对文章形成不同的见解,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来进行积极的引导,带领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剖析,鼓励学生在深度阅读中挖掘思维潜能进行质疑和猜想,在分析和探索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发现自身理解角度上的差异,从而推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初中语文课文中涵盖了多种信息,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初中语文课程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拓宽自身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打破原有固化思维的禁锢,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利用初中语文教学来形成独立的人格,掌握更加多元化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在质疑、反思、批判、分析中发展出良好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的同时形成了正确的质疑心态,形成了良好的质疑反思意识,促进了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积极发展。

三、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前期准备

1. 在校内普及并提高批判性思维认识

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老师和学生首先对批判性思维拥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深刻认识到批判性思维并非是和别人唱反调,也不是盲目的否定他人,而是在开放公正的环境下用谦逊的态度去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他人观点质疑的同时也能够接受别人合理的质疑,并能够在批判质疑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结论或者假设。老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养成质疑的习惯,学会自己去思考、分析和判断,既不盲从于老师和教材,同时也能够亲自寻找证据去进行论证,借助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形成独特的见解。以事实依据作为论据,用质疑的态度去进行分析和批判,使对文章的表面阅读走向深度阅读,在批判性思维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和延伸,真正领悟阅读的真谛,达到陶冶情操、启迪心灵、品读内涵的学习效果。只有老师和学生都对批判性思维拥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才能确保初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提升。

2. 要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为批判式阅读做准备

态度决定行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需要老师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秉承认真、好学的学习态度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为学生进行批判式阅读做好准备。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接下来批判式阅读的效果,更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学生真正主观意愿上产生质疑、批判、论证的欲望,才能真正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主动辨析、主动论证,从而使学生在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下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更深入的课文探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

(二)初中语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中期实践

1. 用轻松氛围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摒弃传统师本教育观念,秉承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兴趣爱好出发开展教学设计,用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来缓解学生课上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思考和探索,积极勇敢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胆地进行质疑和批判,从而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比如学习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时,老师在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为学生讲述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的展开思考。本篇课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件往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自己从冒险到遇险最后在爸爸的帮助下脱险的故事。老师可以将文中爸爸帮“我”脱险的做法作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切入点,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尝试用辩证思维去进行深层次思考和探究,在看待爸爸帮“我”脱险的问题上更加理性和客观,从而使学生既能够用质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同时能够运用辩证思维去解答问题,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奠定了基础。

2. 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学起于思,而思则源于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年龄心理特征来开展阅读教学设计,用問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学生内心滋生出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未知的内容产生研究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产生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渴望,使学生在活跃的思维下激发探索精神,积极地围绕问题展开深层次探究,在研究、辨析、论证中逐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答问题,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去分析、去判断,从而形成独立的观点和见解。以七年级《散步》这课教学为例,文章篇幅短小,叙事单纯,脉络清晰,语言朴素,但是学生很容易对文章的理解停留在文章表面,还需要老师用导学问题来帮助学生从文字表面走向文章内涵,体会到文章中“珍爱生命”的深层意蕴。文章中“我”是最受大家喜爱的,文章的每一个人为什么都听“我”的话?文章内容上写的是相亲相爱一家人,为何要以“散步”为题?除了散步,还可以以什么为题?你能有理有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吗?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的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展开大量的思维活动。通过思考、探索、论证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使学生在深度阅读中积极地进行批判性思维活动,在质疑、分析、论证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推动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3. 用互动教学给学生独立思考机会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与老师、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在互动交流中完成思维碰撞,使学生在活跃的思维中从课文中寻找论据去验证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自主去提问、探索、分析、论证、解答问题,使学生不仅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在独立思考中形成了批判性思维,看待问题时更加客观、全面、深刻。以《谈创造性思维》这课教学为例,老师用“找差别”的课堂游戏来引出本课内容,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产生互动交流的欲望,进而围绕游戏中“找差别”这一问题来对创造性思维拥有了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地思考什么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并对求异、独创、创新等关键词进行深入剖析,将理论与生活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用生活实例来有条理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不仅锻炼了独立思维能力,同时在互动中不断地质疑、分析、论证,使学生同步完成了批判性思维培养。

(三)初中语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后期训练

1. 用灵活开放的课后作业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以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批判精神落实在行动上,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并将批判性思维训练与课后的巩固练习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不仅能够在完成课后作业过程中对课堂语文知识进行巩固吸收,同时也得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学会多角度的去看待问题,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意识。比如学习八年级《愚公移山》这课后,老师为学生布置了“新时代要不要学习愚公精神?愚公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点?又有哪些看法?”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围绕“愚公究竟愚不愚?到底要学些什么?”来进行辩证性思考和分析,使学生既对愚公精神加深理解,同时也结合当今社会融入了更多个人理解,想到了更加简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批判性思维也得到了强化。

2. 用丰富多彩的思辨活动强化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思辨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学生在思辨活动中思维得到了拓展,更获得酣畅淋漓的学习体验。老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思辨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到正确的观点和解决办法。老师可以结合时下热门社会问题进行讨论“老人摔倒了扶不扶?”“主动给老人让座应不应该?”“拾金不昧失主的答谢钱物该不该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设定的思辨题目能够调动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使学生主动展开思维辩论,在辩证中梳理问题的关键点,找到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案,使学生将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与思维活动契合起来,在辩论和分析中学生的思维日渐清晰,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见解的同时批判性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四、 总结

批判性思维属于一种理性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需要老师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胆地去质疑和思辨,使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同时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得到积极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锦峰.初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2019(12).

[2]臧会双,孙彤,史伟麟,等.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19).

[3]张双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神州,2017(24).

作者简介:

刘卿,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汪曾祺学校。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培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