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说文解字”嵌入语文教学初探

2021-11-26 00:55贾延滨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嵌入说文解字语文教学

贾延滨

摘 要:此处的“说文解字”,指“说”“文”与“解”“字”。“文”要通过“说”清楚其所指,而“字”需分“解”其构成明白它的组合意。本文浅探怎样将说文解字嵌入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说文解字 嵌入 语文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2.042

几年前央视的“汉字听写大会”上,有一位披荆斩棘冲入决赛的中学生在现场将“?”写作字母“K”,现场专家让其重写了几遍,他仍改正不了错误。这次事件让我们反思,如此高规格的比赛,如此出类拔萃的学生,怎么能出現如此低级的错误。

其实,在我的语文教学中也时常发现学生汉字书写不规范:如将“在”与“再”混淆,“即”与“既”分不清,“氵”和“冫”混用,部首添笔或漏笔的现象常有发生。我想,如果学生了解这些字或部首的由来,就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还有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找不到同一个字的不同字意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面对古今异义的字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是因为是学生不知道这些字的来源、本义、发展义、引申义……

这些现象促使我思索: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以上现象又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我在课堂内外的语文教学中做了“说文解字”的尝试:

一、目的

(一)探究汉字本源与发展,减少学生错别字的出现。

(二)了解汉字意义的相关性,对汉字有更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三)在对汉字不断地了解中增强学生对我们民族文字的热爱程度,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方法

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嵌入语文教学,要根据课程设置与学生的文字水平具体而定。目前已用到的嵌入方式,教师层面有:文本学习嵌入法、 辨析形近字嵌入法、改正错别字嵌入法、专题归纳法。学生层面:与教师方面相应的兴趣激励法。

(一)教师层面的具体方法

1.文本学习嵌入法

在学习文本时。通过对关键字的“说”“解”导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与文本的内容及感情无缝衔接。这(几)个关键字,可以是课题中的,也可以是与文本中心直接相关的。

比如,学习《春》这一课,可以由“解”课题“春”开始:“春”的甲骨文=(林,林野)+(日,太阳)+(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回归,大地升温,地里的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广阔林野,遍布新绿。有的甲骨文将“林”改成“艸”,表示严冬过后,大地回温时野草重新发芽吐绿。有的甲骨文将“艸”写成四个“丰”,表示春风带来漫漫丰草。造字之初,先民赋予“春”多么形象的意义,给予“春”多么美好的期许。接着进入文本的学习,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领会文本中人们对春天生命薄发的期盼,体会到文本中人们在春回大地后流露出的欣喜与爱。

还可以在学习文本过程中嵌入。特别是在古文教学中嵌入对文字的解说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

比如,学习《〈论语〉十二章》的前两章:“学而时习之”与“传不习乎”中都有“习”字,文本的注释为:“温习,复习”。这时嵌入甲骨文“习”字:,学生一看就明白,“习”的本意是鸟在日光下练习飞行,继续嵌入《说文解字·习部》:“习,数(shuò)飞也。”学生进一步明确小鸟只有反复练习才能学会飞行,那同样道理学生对所学反复实践、温习、复习,才能学得扎实。如此一来,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就会深一层。

2.辨析形近字嵌入法

学生碰到形近字时。利用对汉字的“解”“说”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别形近字。如学《小石潭记》“水尤清冽”和《醉翁亭记》“泉香而酒洌”时,很多学生分不清“冽”与“洌”。这时可适时嵌入: “氵”代表水,  “冫”代表冰。“冫”在甲骨文中写作“仌”,《说文解字》:“仌,冻也。象水凝之形。”这样,学生再碰到含“氵”与“冫”部首的字心中就敞亮了。

3.改正错别字嵌入法

学生碰到形近字时。利用对汉字的“解”“说”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别形近字。像“即”和“既”字形、读音都相近,学生混用的时候太多,若从造字角度解,“即”,甲骨文=(内盛食物的器皿)+(人),像一个人跪坐在盛有食物的器皿前面。造字本义:动词,靠近食物,就餐,与“既”相反。近食就餐为“即”;餐毕离席为“既”。还没发生的动作用“即”,已完成就可以用“既”了。通过这样的解说,一段时间后学生混用的情况明显减少。又经几次提醒,半年后学生混用的情况基本不出现了。

4.专题归纳法(部首、六书)

通过专题归纳,学生对汉字造字法有了较系统的认识。

(二)学生层面——兴趣激励嵌入法

1.教师留疑问,激起学生兴趣。如讲解了左耳(阝)不是“耳”,而是“阜”。

又名左耳刀旁,左包耳。楷书中把从“阜(fù)”的字中的“阜”字形,变形为写在字形左边的“阝”。阜,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本义:土山。楷书中把从“阜”的字中的“阜”字形,变形为写在字形左边的“阝”。从“阜”的多与山有关。同时出示相关PPT:

这时有学生问“右耳是不是耳?”我把问题反抛给了学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将学生的疑问抛给班上的同学,鼓励他们自己探究解决。

3.在以上基础上,鼓励学生有意识的探究汉字。可由学生挑选一个或一类汉字组织探究活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班内展示。呈现形式:手抄报、思维导图、知识树、PPT……

三、取得的成效

(一)“将说文解字嵌入语文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重新将对汉文字的说解嵌入语文教学,是对传统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将说文解字嵌入语文教学”实现了文本教学与学生更深度的融合

在进行文本教学时对关键字的“说”“解”,可以直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与文本快速地无缝衔接。让语文学习变得简单了,有趣味了。

(三)提高了学生的文字素养语文素养

于漪教师指出:“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就会在有意无意间降格为技能技巧的训练,就会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将说文解字嵌入语文教学研究活动中,学生了解汉字字及部首的由来,了解了汉字的来源、本义、发展义、引申义,找到了同一个字的不同字意间的相互联系。错别字少了,学习文言文不那么吃力了,学生的文字素养语文素养提升了。

(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将说文解字嵌入语文教学研究活动中,学生对汉字经历了从萌生疑问期望教师解答到主动探究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五)培养了热爱汉字的感情和文化自信心

学生已经不再把汉字仅仅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他们在不断了解先人造字的智慧、汉字承载的历史的过程中,培养了热爱汉字的感情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孙耀东《激发兴趣 启迪创新——初中语文课堂讨论式教学初探》,《课外阅读》2012年第17期。

[2] 刘恒友《说文解字谈语文》,《语文教学研究》2017年。

猜你喜欢
嵌入说文解字语文教学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说文解字》羊部字研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嵌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小微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