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卓琼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3.013
疫情之下,媒体之上,重叠着各种各样的声音、画面、真相、谣言,在这纷纷芸芸之中,如何才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这就需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所谓的多角度看问题,就是要改变思维定势,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不同学识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
但大多数学生的思考却趋于雷同化、平面化、浅表化。在以“致最美逆行者”为主题的微写作训练中,学生写道:“在这次疫情中,我看了天使的模样,那是甘愿剪尽青丝的样子,那是为了节省时间不喝一口水的样子,那是口罩勒红了脸的样子,那是躺在地上睡觉的样子……他们拥有善良的底色,散发责任的光芒。”“一座不垮的大厦,必有坚实栋梁,一个危难的国家,必有扶国脊梁。昔四海升平之时谈笑风生的人们,在阴霾袭来之际亦挺身而出:君可见钟南山耄耋之年临危受命,抵‘疫济世尽显国士无双;君可见李文亮尽忠职守鸣哨至逝,肺腑先声尽显真理辉光;君可见中国医生逆行再战舍己为人,一袭白衣尽显灵魂红妆……”这些文字尚有文才,但思辨不够。往往最熟悉的地方难有风景,最耳熟能详的事物难以写出新意。如何才能打开学生逼仄的思路,学会多角度论证?下面笔者结合“致逆行者”的微写作实践来谈谈多角度看问题的几条路径。
一、向远处寻,求思之广
向远处寻,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横向联想、纵向联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打开思路。横向联想,即以某个联系点为原点进行空间上相关和相似的联想。而纵向联想则是由眼前的某一事物联想到过去和未来的某一事物。
提到“逆行者”,学生自然首先想到的是第一个向组织报告了疫情的张继先、第一个向民众吹响疫情哨声的李文亮这些最美医疗者;还会想到挺身而出的志愿者,坚守阵地交警,争分夺秒的建设者,奔波不停的快递员这些无私的奉献者。通过联想不同领域的“逆行者”,不仅能形成人物素材的串联,更能从这些逆行者身上探寻到何为逆行者?
“逆行”,本义指的是“朝着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而在当下,逆行者则是逆人流而行、面对危险不回避、主动担当的人。
而当我们的思维跳出现在的疫情,去思考古往今来还有哪些人也能称之为“逆行者”。抗击非典中的医护者,汶川地震中的武警官兵、火灾事故中的消防兵,任何灾害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新闻人……但难道只有在灾难来临时才有“逆行者”吗?在动荡的年代,孙中山、谭嗣同这些为革命奋斗终生的人是不是“逆行者”?苏格拉底、哥白尼、伽利略……这些坚持用真理照亮知识暗夜的人是不是“逆行者”?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嘶声呐喊的孔子;在众人皆醉我独醒时,以身自守的屈原是不是“逆行者”?人生飘零却终怀济世之心的杜甫、柳宗元、白居易是不是“逆行者”?
通过纵向联想,我们发现逆行不单单是指某个具体的转身逆行的动作,它还可以是虚化的。“逆行者”的第二层含义是指逆庸常而行、心怀社稷之人。
二、向异处看,求思之新
向异处看,即运用逆向思维,突破思维定势,让思路从相反的方向、相反的角度审视事物,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反过来想一想”。我们可以逆向审题、逆向立意、逆向构思、逆向选材。
同样是对“逆行者”的思考,我们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去探寻别样的风景。提到非逆行者,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疫情中的渎职者、哄抬物价者等;然后会联想到手有余香的扶助者、靜守家宅的自助者……当学生能联想到这些素材时,对“逆行者”的思考就不会仅仅停留在称赞致敬的层面了。是不是可以写泱泱九州,风雨同舟,没有一个人能成为旁观者?是不是还可以写我们致敬逆行者,也致敬每一个在抗疫中贡献力量的人们,我们都是自己的英雄?
再深一层。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要谭嗣同和他一起东渡,谭嗣同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我们敬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明明可以东渡,但他偏不,选择以身殉国。他是逆行者!可那一个选择东渡逃亡却常怀怀饮冰之心的梁启超又是不是逆行者?虽然他晚年不热衷于政治,但他大力倡导新文化运动,大力支持五四运动,传播新思想,如何又不是逆行者,负重者?还有那个以笔为戈的鲁迅先生,还有那些抗战年代潜伏敌区、打探情报、遭人误解的潜伏者……他们何尝不是最美的逆行者?
如此,逆行者还可有第三层含义:虽顺人流而行,却不忘社稷大义的人。
三、向深处探,求思之深
(一)从文化层面深探
1.传统文化
民族的传统是我们无法磨灭的文化基因,西方文化重理智,中国文化重人性。中国的人情与中和,俄罗斯的坚忍与忧郁,英国的绅士与幽默,法国的浪漫,德国的严谨,日本的精细……当我们把逆行者们爱岗敬业、责任担当这些精神向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探寻的时候,这些概念才不会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孤立的点,而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行为准则。
另外,除了学生想到的责任担当之外,在这些逆行者身上 是否还体现着《箜篌引》中学过的儒家人生论的重要精神内核——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否还体现着《鱼我所欲也》中学过的舍生而取义的抉择?是否还体现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助人即助己的价值理念?是否还体现着儒家的核心精神“仁”?
所以,逆行者的逆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涵养的结果。
2.哲学认识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说,个人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真正的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重要,有价值,但如若不能搞懂个人的成就建立在对他人做出贡献的基础之上,那就太容易走上歧途。人的理想和行为,同样遵从这一原则:对于他人有意义的,才能算是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看,逆行也是逆行者实现生命价值的方式。
通过这一层面的挖掘,学生的观点更具多元性。例如,闵同学就提出:“真正值得我们珍惜的,是一个个普通的个体,对另外一群普通的个体的遭遇所产生的关怀,甚至是自我牺牲式的救助。这并非义务所趋,扛在抗疫最前线、甚至更多不为人知的人们更不应该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职责所需。他们的人生选择出于自己的社会抱负和自我道德要求,这值得被敬佩和歌颂。”
(二)从时代层面
时代是我们思想行为的现实土壤。从时代的角度,把现象放在时代的背景中,就更具有现实意义,也更具有针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的奋斗观、立德树人的教育观等都是我们审视现象的开掘点。
比如,余同学在谈及“逆行者”时,不仅写出了逆行者的可贵与艰辛,更以当今时代对个体的尊重来审视当下的言说方式。她这样写道:“在此次疫情里的这些‘逆行者与‘负重前行者的身上,我能感受到个体叙事的重新崛起和‘人在宏观幕布下作为个体生命所得到的人文关怀。近一个月来庞大的信息流中,明显出现了两股撕裂的张力。一股是中华儿女,是白衣天使,是笼统的英雄,是好人的集合,是职业,是队伍,是数据,是牺牲一部分人去保全另一部分人。另一股力量里,护士被允许在请缨时心生退缩,医生被允许在镜头前崩溃大哭,一线记者被允许在微博求助超话里为患病的父亲争取一个床位,一线女性群体爱美尊严也被允许在公共平台上无须遮掩地提及。所有呼号与呐喊,也总能以各种各样微小的方式被听到。大众开始被唤起,开始去体察,那些逆行的人和负重前行的人,他们首先都是和你我一样的人,是具体的人,是没有边界性的人。”
思想永远是议论文的灵魂与核心。开阔的视野,宏大的格局,高尚的情怀,加之深厚的积累、深度的思维,才能出炉上等的好文章。我们只有一方面学会多向度地理性分析、层层推理,另一方面涵养自身的思想,才能笔下有文、腹中有诗、心中有爱,才能达到“我析故我在”的境地!
附杨学生习作:
铮铮骨
时代更迭,不舍昼夜。
扬起历史前行的尘,扫清樯橹灰飞烟灭,
卷起滔滔浪潮为国奉献,
终沉淀为中华民族之铮铮脊梁。
危机四伏,隔离天日,后浪弘毅,任重道远。
十驾骐骥赴危疫,九曲回肠声悲壮,
八方援助暖心房,七死七生献良计,
陆海同心守家园,五方杂厝温情浓,
四海承风控蔓延,三食埃土顾大局,
二院神速救危亡,
一寸赤心,一心為稷,功成而复修羁,
壮哉!为撑中华之铮铮脊梁,弘毅道远,虽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