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1-11-26 22:28孙惠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信息技术应用

孙惠

摘 要:随着“大语文”时代的到来,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笔者以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对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提出在网络信息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的路径和作用,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教学参考,使其能够充分认知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积极抓住时代机遇,打造迎合时代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领域,增长见识,为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阅读 应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4.007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1.小学生对于阅读欠缺足够的兴趣

大量研究调查表明,目前大多数小学生认为语文阅读枯燥乏味,对阅读提不起兴趣。随着“大语文”时代的到来,虽然很多家长和教师已经认识到广泛阅读的重要性,在平时会安排大量的阅读任务,并提出建议,但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阅读时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质量不理想,阅读也只是草草了事,对于文章的精妙之处并没有深刻的体悟,一些精美的句式、独特的表达手法也没有有效掌握。而日常的阅读课情况更是不容乐观。阅读课上教师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段落大意,而未从文学的美感上激发学生,致使学生在阅读课上学习积极性欠佳,关于阅读理解也缺乏相应的信心。同时由于没有科学正确的指引,学生无法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更谈不上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层含义进行探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形成阅读障碍。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学生普遍认为阅读枯燥乏味,阅读兴趣更无从谈起,进而影响阅读质量和效率,最终使学生失去良好阅读的信心,这种恶性循环下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对其语文甚至其他学科的学习会形成一定的阻力,不利于小学生发展。因此,采取何种措施增加阅读学习趣味性,调动小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探讨的重点问题之一。

2.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任何学科的学习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会达成良好的效果,即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进行独立思考,并在自我探索中寻求答案。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在沿用“板书+讲解”这一陈旧的教育方式,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多数是被动的,缺乏自我思考的,这样的学习方式必然不会有较为良好的“產能”。受应试教育及职业竞争的影响,教师多以最终的成绩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阅读理解也不例外。为了使学生在考核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有些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课时通常会将标准答案或者将其分析的最终结果告知学生。这无疑“剥夺”了小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利”,学生对于整个文章的大意和主旨无法完全理解,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发散,这种缺少独立思考空间的教育模式不仅不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破坏了其通过自主探究而获得独特见解的乐趣,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固化,不利于小学生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课堂中通过正确的指引给小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存在误区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生活经验少、社会阅历低,对于一些文章所表达的意思还不能完全的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耐心正确的指引。由此看来,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与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倘若能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不仅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科学的指导,那么,学生的阅读数量和效率势必会得到相应的提升,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内心,从而也会更加热爱阅读。但现实情况是,语文教师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围绕着应试考试的相关要求指导学生通过一些常规的标准模式进行背诵和理解,而关于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却鲜有介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本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由此可见,就阅读教学而言,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存在工作误区,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其加强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重点工作内容。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分析

1.用信息化技术创设阅读情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阅读文章时通常会有一些描写景观现象的句子和段落,苍白的语言讲解有时并不能将作者笔下的那种意境美准确的呈现出来,再加上学生的阅历较浅,即使教师的讲解十分精彩,恐怕也难以被学生消化和理解,这时候若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阅读情景,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诗人用“直”和“圆”来形容他在沙漠中所见到的独特风光,表现了沙漠的浩瀚无垠和空旷。很多学生并没有沙漠的旅居史,对于诗人笔下的这种塞外风光并不能深刻的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情境动画,或在网络平台上找一些沙漠中的落日图片,以视觉刺激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诗人笔下的奇特风光,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所见形容一下以往所见到的秀美风光,这样带有情景式和交互式的教学方式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诗人独特的表达方式,使整个学习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信息技术延伸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含很多历史典故,比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蔺相如》《三顾茅庐》等,这些历史内容年代久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离较为严重,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不能理解其中所讲述的事件和内容。此时,若语文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指导其帮助学生在课文学习前通过信息技术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掌握历史背景,或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还有可能会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达到一举多得的教育目的。

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即兴发言,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历史资料和背景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概括信息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此外,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延伸教学也很重要,如在低年级课文《丑小鸭》中,可能学生并不能理解“丑小鸭”为什么能够变成白天鹅,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前在网上下载白天鹅的相关图片,展示课文中提及动物的种类、习性、生长变化过程,并制作相应的短视频播放给小学生,通过视觉、听覺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途中又增长了其他方面的知识。

3.家校合作共赢,共筑健康网络环境

近些年,智能手机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获取资讯、进行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上文提及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课文内容。但鉴于网络环境复杂,信息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因此,家长应提高警惕,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孩子进行课前预习,采取家校共育原则,在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结合的前提下,为学生共筑健康的网络环境。

阅读能力是一个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能力,对其生活和学习都有着较深的影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上文的分析和论述不难得知,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于学生来讲,有助于发散思维、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于教师层面来讲,有助于优化教学路径、改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但要实现这些目标还需以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素养以及过硬的信息素养为前提,同时注重家校共育原则,为学生营造健康的阅读环境,使其在全方位的指引和带领下掌握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付艳萍《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读写算》2020年第29期。

[2] 马武亮《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与策略研究》,《软件(电子版)》2019年第4期。

[3] 陈冬梅《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0期。

[4] 吕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探微》,《教育科学(引文版)》 201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阅读信息技术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翔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