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正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周田中学,江西 赣州 34260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应用了信息技术。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应用下,学生会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使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锻炼自身的体育技能,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得初中体育课程加快改革进程。
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由于不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再加上老师枯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而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体育运动相关的视频,如体育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时,获得金牌站在台上领奖,并手持国旗和播放国歌的视频,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个爱运动人和不爱运动人身体状况的对比视频,通过这些视频的播放,学生会感受到体育运动不仅会锻炼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身心更健康,还能够为国家争光。在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时,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会大增,而这是老师仅口头阐述运动重要性所无法达成的教学效果。
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也需要不断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总是采取讲解、演示、练习的固定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就预料到了结果,所以学生参与兴趣不高,课堂练习的效果不理想,这就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老师可以在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他们练习中不足的视频,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中,学生不仅体育学习兴趣高涨,而且还会主动参与到练习与自我纠正错误中,帮助学生真正学到了体育知识与技能[1],这对于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借助于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作为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利用音乐、视频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选择音乐风格时要合理选取,需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并且要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快乐教学氛围中,树立体育精神,提升自身的体育核心素养。比如说:对“打篮球”这项活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与学生播放“相信自己”这首歌曲,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也可以向学生播放姚明打篮球的场面,对各种战术进行详细讲解,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盖帽、快攻等方法,也应该使学生能够掌握空切、传切以及联防等战术,在讲也相关技能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根据比赛规则充分展示自己,能够将所学的战术技能融入比赛中,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打篮球技巧,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1]。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支付、运输、管理等多种日常生活部分愈发地便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良性影响力。但在信息技术发挥优势特点的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新一代小学生从小生活在相对便捷的快速的环境中运动的机会较少,且存在一定的惰性,在生活和学习中更为喜欢借助日渐优化的现代化技术作为辅助,进而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免疫力下降,患上传染病等多种身体疾病问题的风向大幅度的提升,对于我国新一代学子的成长和发展十分不利。对此,教师通过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引导学生逐步地走进体育课堂中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窘境,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逐步地对体育运动产生热爱心理,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了解体育运动知识,学习体育运动技能,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还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体育运动热爱心理的有效培养,对于学生当下的体育学科学习和未来的发展而言都有着极大的良性影响力。
体育教育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实现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保护。就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受到浮躁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缺失等多方面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而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的方式,则能够让学生的负面情绪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发泄,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在体育运动中学生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呈现出更为优质的运动状态还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于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有着诸多的裨益。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果仅凭借教师来讲解理论知识很难取得满意的教学质量,不少学生会感觉十分单调,学生也无法掌握相应的动作要领。比如说:在“跳杆”等动作制造中,很多动作都是瞬间完成的,即使教师先示范,学生也无法全面地掌握动作要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视频跳杆的动作要领,一些重点的动作就是可以放慢播放速度。对相应的画面进行回放,又或者是暂停,然后进行详细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获得针对性地指导,一些抽象的知识也能够变得直观具体,很多细节可以让学生严格把握,既能够掌握技术要领也可以提升整体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能够得到优化。比如说,对“前滚翻”进行教学时,不少学生无法掌握动作要领,为了增强学生的感知,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向学生播放前滚翻的教学视频,对各个动作进行分解,然后再进行示范,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动作要领,经过学生反复练习,可以充分掌握前滚翻的操作步骤。另外,教师可以采用慕课、微课等教学方式进行体育知识,学校也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梯度,为体育教学提供信息化资源平台,使得教师可以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2]。
比如老师可以专门创建一个“体育使我快乐”的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之中,不仅可以对武术、足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的文字和视频资料进行上传,还可以专门开辟“我的爱好”板块,该板块就是针对不同兴趣爱好学生,展示的一些趣味体育运动,如攀岩、拳击、游泳等学习资源,这样每一位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都得到了真正的满足。
比如在每次教学完毕之后,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走入学生之中,根据学生练习中的问题及时指正,同时也要将他们技能训练的视频录制下来,在课下对学生的运动视频进行观察与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区。如在篮球训练中,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投篮的姿势进行掌握,为了精准掌握学生们投篮姿势存在的问题,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轮流投篮训练,而老师则要将学生的不同投篮视频录制下来,课后师生共同进入到对这些投篮视频的分析之中,及时将出现错误的都地方以及出错的学生照出来,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纠正与指导,在如此针对性的教学之中,投篮教学的效果得到了真正的保证。由此例子就可以充分将信息技术的反馈教学作用体现了出来。
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初中体育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教师不再处于课堂主导地位,而是要教学生当作教学主体,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体育精神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主动学习体育知识,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另外,在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还要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记录学生平时的训练情况,尤其是一些错误动作进行记录,这些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收集的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细心观察掌握标准的动作,能够对自身不足进行弥补,使得学生可以形成较好的问题分析能力,进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对“跳远”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教学,向学生播放他们的动作视频,然后详细指出他们的不足。通过学生仔细观察能够掌握标准动作,领会技术动作的精髓。再比如说:对“踢足球”进行教学时,有些同学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动作是错误的,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进行纠正,通过学生自己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运动水平进行提升,进而在体育课堂中既可以体会到学习体育的快乐,也能防止摔伤,大大提升了体育教学质量[3]。
比如在针对广播操这部分内容教学时,由于每一节的动作都不同,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练习,老师就可以将广播体操的分解视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中,其中每一节都有单独的视频,学生在对其观看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每个动作是如何做的。在老师视频的辅助下,学生的体育练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还可以在家中等多个场所随时练习,在学生对其掌握之后,也就保障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借助于信息技术可以营造有效的教学环境,为课堂增添了无限动力。在信息技术应用下,一些教学知识能够得到有效整合,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对各种动作进行细化分解,对相应的运动技巧进行细化讲解,有利于学生把握动作要领。不仅如此,在视频播放下,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掌握问题解决方法,从而不断优化自身的体育能力,既可以充分实现信息技术的优势,也能够打造活力课堂,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