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向度

2021-11-26 10:36王习胜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受教育者关怀

郭 超,王习胜

(1.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作用对象并通过人实施的以教育人、引导人、改造人、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为目标的实践活动,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和深厚的人性基础,与人文关怀在本质上是契合的。尽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还做得“不够深入、不够具体,不够持续”[1],其中重要原因在于没有把好人文关怀的方向和重心,没有用好人文关怀的方式和方法。为此,置身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的思想视界,体悟其精髓要义,把握其层面区隔,循守其内在逻辑,对于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发力方向,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科学进路,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核心要义和时代意义

“人文关怀”是由“人文”和“关怀”组成的复合术语。何谓“人文”?这是很难厘清的概念。《周易·贵卦·象传》有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总的来说,“人文”泛指人事,是区别于“天文”即自然现象而与人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之“文”与“纹”同义,即纹理、条理之义,所谓“人文”是指按照人事之“纹理”去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达至“人化”、“教化”之目的。此外,“人文”也有人道、人伦、人情、人性、人格、人本、修养、教养、仁爱等含义。何谓“关怀”?“关”的本义是“门闩”,引申为“把关”,后又演绎为“关系”、“牵系”;“怀”的本义是“心中存有”和“念想”,故“关怀”的本义是“在意、操心”。“关怀”最初是指对病人的细心照护,如今泛指对人乃至事的在意和关心。何谓“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就是立足“人文”诉求,按照“人文”精神,以“人文”的方式去关爱人。在马克思那里,“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2]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面向人的以启发人的觉悟、改造人的思想、塑造人的灵魂、丰盈人的精神、引领人的发展、促进人的解放为使命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上与人文关怀是高度一致的。人文关怀的内涵极为丰厚,就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而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是其根本要义。尊重人,关键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独立人格、能动作用,将其视为与教育者在人格上平等、在作用上互补、在情感上互爱的对话者和合作者,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理解人,关键要全面、深入、真实了解受教育者既往的思想“历史”、现实的思想状态和动态,在深入交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中充分理解受教育者的情感诉求、正当要求和个性追求,与其达成情感共鸣和思想共识;关心人,关键要关注和关心受教育者的所思、所想、所惑、所求、所盼,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解决受教育者思想认识上的困惑、精神动力上的困乏、经济压力上的困窘、情感生活中的困苦、人际交往中的困扰、学习工作中的困难等提供有用的帮助;发展人,关键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引领人的发展方向,激发人的发展潜能,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断提升人格修养,完善精神境界,增强综合素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这是一直潜隐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和根本遵循。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日趋成熟、氛围日渐浓厚、方法日臻多样、成效日益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变化新要求,要有新作为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继续坚持和愈加注重人文关怀。

其一,坚持和强化人文关怀,有利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变化。新时代发生新变化,新变化提出新要求。就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变化而言,最大变化莫过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变得更为广泛和丰富。人民不仅需要更加优渥的物质生活、更加优质的经济发展、更加优厚的福利待遇,而且需要更加优裕的精神生活、更加优良的文化滋养、更加优越的社会制度、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等。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个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存在具体层级之分、形态之别和内容之异,同一社会群体和社会个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交叉、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并存、眼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兼顾的复杂态势。面对这样的变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着眼和着力于人的需要,将对人民的“物质关怀”与“精神关怀”、“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群体关怀”与“个体关怀”统一起来,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断满足和引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顺应时代要求,更好地为纾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积极贡献。

其二,坚持和强化人文关怀,有利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展现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3]61作为我们党的“传家宝”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新时代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时代,需要一批又一批时代新人为之接力奋斗。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新作为,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凝心聚力为民族复兴大任培育时代新人。为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切实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尊重人、理解人的基础上关心人、发展人,在以德育人、以理服人的过程中注重以情感人、以爱化人,才能更好地坚定广大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增强其担当意识,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人格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进而才能为成就民族复兴伟业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其三,坚持和强化人文关怀,有利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新发展。新时代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唯有在发展革新中方可开创新局面。毋庸置疑,现代化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目标旨向和必然之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日新月异,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达成现代化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倘若过度倚重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轻视人的现代化,肆意割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就会走向迷失。反之,只有始终将围绕人、关照人、服务人、发展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题主线,正确处理好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科学追求与人文情怀的关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在现代化之路上阔步前行。概言之,遗弃和弱化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是畸形的,坚持和强化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必然抉择。

剖释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什么”“为何必要”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要从中汲取思想养料和方法论资源,明晰人文关怀的着力方向和重心。

二、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思想的“三个统一”

从诞生以降,历史唯物主义遭遇过不少曲解、误解,其中在很长时期内被人们视为阶级斗争的“精神武器”或揭示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让人觉得历史唯物主义似乎只关心“物”而不关心“人”,空有科学精神追求而缺失人文精神追求,历史唯物主义内蕴的人文关怀之光一度被遮蔽。尔后,在方兴未艾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热中,人们逐渐发现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贯穿着人本主题和主线,历史唯物主义是以“人”为本的,自始至终充溢着人文关怀的情愫和精神,闪烁着人文关怀的思想光芒和智慧火花。整体而言,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思想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科学实践观为支撑点,以揭示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规律为着力点,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落脚点。目前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逻辑体系、具体内容、时代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我们对此不加以赘述,而是着重论析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思想的“三个统一”,从方法论意义上探讨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进行人文关怀的,以便从中获得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方法启迪。

其一,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是“物质关怀”与“精神关怀”的有机统一。人文关怀首先就应该关心和满足人的需要,而“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4]326,大体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确定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5]158因此,对人们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关心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的首要之义。但是,历史唯物主义从物质层面关怀人不是要放纵人的物欲,诱导人沉迷于物质享受,相反要引导人在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和保障后追求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活得更有尊严、更有意义、更加幸福。历史唯物主义不只是关心人的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的精神层面的需要,其中包括使人摆脱被奴役、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消除人的“异化”使人能够“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充分发挥“自由个性”和实现“有个性的个人”的发展、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等等。物质关怀与精神关怀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的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和归宿。

其二,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是“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有机统一。所谓“现实关怀”,是指历史唯物主义关怀的对象是“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5]153关怀的重心是“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状况、社会关系、精神生产、交往实践等,主要致力于劳苦大众生存境遇的改善;致力于人同“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类本质”、人同人相异化这一事实的改变;致力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等。关怀的方式是对农民和工人现实悲惨命运的真情关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本质的深刻批判,主张扬弃异化、扬弃私有财产,为将“革命的理想”转化为“革命的行动”,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指明现实的道路。所谓“终极关怀”,是指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关怀人的现实还关怀人的发展、人的未来,不仅关心现实社会制度的变革而且科学擘画未来社会制度。历史唯物主义的“终极关怀”集中体现在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憧憬中。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在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人的各种才能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全面展现的基础上,进而真正占有人的全面本质和拥有“自由个性”,“诗意地栖居”在“自由王国”中。所憧憬的共产主义则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4]297,“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422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关怀”是以“终极关怀”为指向和旨归的,而“终极关怀”是依靠“现实关怀”来实现的,两者在社会现实与社会理想的矛盾运动中走向统一。

其三,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是“个体关怀”与“类群关怀”的有机统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个人和社会相互确认、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个体的关怀和对群体的关怀是交织在一起的。“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活条件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思想的逻辑起点,但是在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历史唯物主义的“个体关怀”并不是对具体个人的特殊问题和需要进行关怀的,而是将个体当成“类存在物”而给予的关怀,这种关怀倾向的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类群。历史唯物主义关心的主要是带有普遍性、时代性、群体性特征的问题,比如,马克思关心的不是某个工人的解放而是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乃至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关心的不是单个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奴役而是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对整个无产者的统治;马克思关心的不是某朝某代兴亡更替的特殊规律而是整个人类历史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当共产主义社会由理想变为现实,“以人为本”能够真正做到“以每个人为本”之时,对每个特定个体给予特殊的人文关怀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心向度

领悟历史唯物主义人文关怀思想的要义精神,按照其蕴含的“物质关怀”与“精神关怀”、“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个体关怀”与“类群关怀”之间“三个统一”的内在要求,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心向度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在“物质关怀”基础上更要着力于“精神关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6],确切说来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生活,因此对人的关怀主要是通过“精神关怀”的方式来完成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优渥的条件下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更为强烈,不仅需要“锦上添花”式的“物质关怀”,更需要“雪中送炭”式的“精神关怀”,这也决定了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注重对人们的“精神关怀”。“就精神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而言,其工作旨向应该是切实而且有效地解决被‘关怀’对象的心理及其思想观念方面的障碍或困惑的问题。”[7]以此为旨趣,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以“思想关怀”的形式和方法将对受教育者的“精神关怀”推向深处,在助其消解思想症结、祛除精神痛苦的过程中使其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关怀”的力量和作用。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之“思想关怀”主要是通过思想分析、思想解惑的方法和手段关怀受教育者的思想认知问题,使其思想通达;通过情感修复、情感抚慰的方法和手段关怀受教育者的情感情绪问题,使其心情舒畅;通过价值引领、意义指引的方法和手段关怀受教育者的精神皈依问题,使其精神充实;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手段关怀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其心理和谐。当然,光有“精神关怀”和“思想关怀”是万万不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必要的“物质关怀”的基础上进行“精神关怀”,因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5]161“‘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8]103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关怀”主要体现在为受教育者创造物质财富、追求物质利益提供方向引领和精神动力,为改善受教育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政策导向和舆论支持,增强受教育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此外,“大思政”格局下相关部门为受教育者提供物质层面的帮助和服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物质关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关怀”的基础上更要奋力于“终极关怀”。“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现实的人”内在需要的现实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给予其“现实关怀”,即关心和满足受教育者最基本、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需求。然而,“现实的人”也是一种超越性、意义性的存在,总是在“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中追求自我超越和人生永恒。除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无奈,当代国人也面临着因“沉迷现实、疏离理想”带来的“人的失落”,在“幸福悖论”中“快乐并痛苦地生活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的人”的人文关怀既要有“现实关怀”之品质也要有“终极关怀”之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是对受教育者的存在本质、人生发展最高理想和终极追求的关切,是对受教育者最本质、最长远的终极性需要的关心和满足。这种“终极关怀”不是靠引导受教育者皈依宗教、遁入空门、超脱红尘,也不是靠引导受教育者解构现实、崇尚虚无、盲目幻想来完成的,而是通过科学理想信仰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来实现的。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共产主义信仰去支撑受教育者的“精神家园”,用马克思主义理想之灯去照亮受教育者的“精神还乡”之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统领受教育者的价值追求,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将“个人梦”与“民族梦”“国家梦”“世界梦”统一起来,将人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在脱离低级趣味、丰富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境界、信奉共产主义、追求“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中获得终极性关怀。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在“类群关怀”的基础上更要发力于“个体关怀”。“一对多”的群体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这种教育模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经常是以特定“类群”为关怀对象的,往往关怀的是某个群体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类群关怀”是必要的,不仅能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面”,而且能够大大节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成本”,用较小的人力物力财力解决带有普遍性、一般性的思想问题。然而,人与人的思想既有共性的东西也有个性的差异,在多元文化和个性张扬的时代背景下,“以‘一个格式、一个层次、一个标准’进行的‘面’上教育,很难适应以‘点’的方式存在的不同思想觉悟的对象及其不同层次的思想需求,‘面’上发力难在‘点’中奏效。”[9]应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面”上维度的“类群关怀”,又不能忽视深入“点”中的“个体关怀”,促成“类群关怀”与“个体关怀”的互补。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关怀”主要是根据个体的不同思想特点和思想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特定的措施和方法去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助其解决自身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心理问题,并且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在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个别化的谈心谈话、思想交流、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就业指导以及特定的物质帮扶、个性化的生活服务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个体关怀”的常见形式和方法。必须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关怀”所面向的个体是有代表性、有选择性的,在现实条件下不可能做到面向每一个人的“一对一”式的“个体关怀”,但是不能因为现实的困难而放弃对特殊“样本”对象或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关怀。还应该看到,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推进,精确把握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特点,精准预测其思想行为趋势,为其精心制定个性化、精细化的育人方案日益成为可能,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个体关怀”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现实条件和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之精神文化需要,引导人们向着科学的终极信仰奋进,让每一个人沐浴人文关怀之光,离不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升,持续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目的的根本保证。还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单方力量“孤军奋战”定然举步维艰,必须汇聚各方力量“联合作战”,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相促进。唯有此,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才能更含“广度”、更具“深度”、更显“力度”、更含“温度”、更有“效度”。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受教育者关怀
浅论党风廉政教育实践中的隐性教育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生活教育”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