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起
(浙江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思政课的作用至关重要,高校思政课更是如此,它关系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近些年来,为了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许多高校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对思政课的印象大为改观,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
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诸如形式化、娱乐化、碎片化、知识化、功利化[2]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例如,思政课的娱乐化倾向固然能够在短期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但也会导致思政课的庸俗化和去政治化,并从根本上削弱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政治引导功能。而形式化、碎片化、知识化、功利化则会使思政课缺少说服力和亲和力,并导致思政课不可亲、不可信。简而言之,当前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概括为政治性与学理性的脱离。对此,习近平提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政治性和学理性是思政课的两个维度,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思政课的内核。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基和灵魂,是高等教育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重要功能的前提和出发点。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逐渐接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国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对高级人才的渴望也更加强烈。与此同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决定了,在高等教育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而高校思政课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因此,在思政课中贯彻和坚持政治性也就成为题中之义和必然选择。当前部分高校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娱乐化、去政治化等倾向,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学生思想混乱、价值观错位等都表明在思政课中坚决贯彻政治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以学理性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本身就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反思以及学理性思考基础之上的,而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同样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以及理论抽象。因此,要想真正理解作为一个完整知识体系和真理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
思政课的政治性不同于一般的政治宣讲,高校开设思政课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达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也不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深刻的思想、透彻的说理帮助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而奋斗。也就是说,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思政课的政治性是建立在深刻的学理性基础之上的,是通过说理表现出来的。也唯有通过说理,通过“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政课的政治性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信服。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因此,对思政课而言,政治性与学理性缺一不可。“政治必须是通过学理展现的政治,学理必须是表达政治的学理”[5]。政治性是前提,是方向,只有坚持政治性,思政课的学理性才不会发生偏差,才能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而对政治性的强调和坚持必须以深刻的学理性为基础,只有通过透彻的理论阐释,并深入到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分析中,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面临的背景和现实困境,让学生在这种理论分析的氛围中去深刻领会政治性。反之,如果学理性不强,仅仅停留于政治宣传,效果则大打折扣。“学理性越深刻、越通透,政治要求、政治表述越能为人所接受;学理性含糊不清、解释力不强,政治要求、政治表述就难以让人信服”[6]93。
政治性和学理性是内在统一于高校思政课之中的,而且也必须统一在一起。如何改变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将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从理念变为现实,并转化为改革创新的实践,从而将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功能落到实处,就必须首先确立“以政治引导学理,以学理推动政治”的导向,着眼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的整体,并形成包括“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机制”和“优化提升考核评价模式”在内的协调机制。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坚持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有机衔接,讲政治时不能忽视学理性的重要性,而在强调学理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政治的前提性,要做到以政治性引导学理性,以学理来讲解政治。
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在政治性。因此,在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而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关键。
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在通过“透彻的学理”、“彻底的思想理论”来回应学生、说服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深沉的家国情怀,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足够的政治清醒。要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要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言传身教,从而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能课上一套,课下一套。
其次,要以政治性引领学理研究。思政课教师要读懂、读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会并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去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从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中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理想信念。此外,思政课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既有历史的维度,也有现实的关照。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宽广的理论视野,努力钻研现实问题,进而提升理论的深邃性和穿透力,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理论的魅力征服学生。
再次,要以学理推动政治,用学术研究的方式来讲解政治。高校学生仍然处于思想观念趋于成熟的阶段,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阶段,因此,他们对于自身、对于社会或多或少存在着思想迷茫和困惑。同时,特定的人生阶段又使得他们渴望深入事物的本质、透析事物的规律。因此,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以透彻的学理来回应他们的迷茫和困惑,来讲解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当前部分高校中之所以学生抵触思政课,并不在于他们对思政课的内容已经很熟悉。恰恰相反,许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一知半解的,既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合理性,也没有认识到我们的时代课题,没有认识到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又要讲清、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本大写的书籍。“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7]。
教师和学生是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关键主体,二者的关系能否理顺,能否处理好,直接关涉到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要想真正实现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就必须建立一种良性的师生互动机制。
首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树立一种区别对待的观念。思政课的授课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从当前来看,现在的高校学生总体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维活跃,对于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爱好。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又存在着出生年代的差别,存在着专业背景的差别。在他们身上既带有特定历史时代所赋予的时代特征、群体特征,又有因个人成长轨迹的不同、受教育背景的不同所带来的个体性差异。同他们的父辈、祖辈相比,当前高校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非常明显。这就意味着,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必须把握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教学,需要“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合他们特点的方式和方法”[8]88,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教学案例的选择,亦或是教学过程的安排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随时随地做出调整和改变。
其次,要在坚持教师主导的前提下,同时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作用。近些年来,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主体间性理论受到广泛的关注,一些学者对主体间性的内涵、特征以及主体间性在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释和探索。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平等互信关系的确立,强调双向互动教学机制的建立,强调民主制氛围的确立。诚然,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和应用,主要是针对当前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提出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学理性。然而,对于主体间性的过分强调和应用很容易造成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有角色的缺失。同其他专业课不同的是,思政课的核心在于其政治性,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
思政课教师在坚持主导性的前提下,必须充分重视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能否得到确立和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没有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主导就失去了对象,教学双向互动就‘有教无学’而变得残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就变得毫无意义”[9]37。对于处在“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思想活跃,愿意表达自我,渴望得到认同。要想让政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让他们有充分的参与感,让他们作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客体存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思政课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与他们的个人成长相结合,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充分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实现,离不开评价体系的优化提升。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脱离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五化”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同现有的评价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现有的评价体系主要涉及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两部分。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主要偏重于“抬头率”,偏重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故事性,偏重于由学生所给出的学评教成绩等等,这就使得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得不去迎合学生的需求,从而冲淡了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使得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主要体现在采用以考试为主的方式来衡量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这种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专业背景和学科背景的差异,没有做到考核方式的因人而异。
针对此种情形,必须对现有的考核评价模式进行优化提升,并从以下两方面做出调整。
首先,调整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这一点不仅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反映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应当将“立德树人”放在根本位置,积极探索尝试多种考核办法,“通过考核内容生活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过程全程化,增强思政课亲和力”[10]8。首先,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根据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制定适合其各自专业特点,灵活多样的考核内容。而这些内容应当紧紧围绕着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开放性和实践性,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论的灵活应用。其次,在考核方式的选择上,要多种方式并存,并且做到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要以课堂表现为主体部分,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并将其作为考核的部分内容。最后,注重动态考核,要将考核作为思政课学习的一个阶段,而非与学习过程脱节的部分,更不能将考核简单视为知识考查的过程。如此,只会对思政课的教学造成混乱,并直接降低教学效果。
其次,调整教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思政课教师的考核评价同样需要紧紧围绕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来进行,需要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当前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则主要来自两方面:学生和相关职能部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以学评教为基础的评价机制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直接反馈,反映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但是,现有学评教的内容设计并不能凸显思政课的特点,过多强调学生的主观认知,很难衡量思政课教师在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方面的成效。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学评教应当增加学生的学习总结部分,尤其是思想认识方面,以及认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提升等方面。而相关职能部门则应当将政治性置于学评教体系的首要位置,并将学理性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而不应当过分强调和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以至于忽视了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
实现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是思政课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更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和目标指向。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既需要思政课教师、学生和相关部门的协调推进,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推进,“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