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等长收缩后放松MET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及对心理的影响

2021-11-26 09:26陈灿旭连松勇林友聪庄婷婷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波幅面神经面瘫

陈灿旭,连松勇,林友聪,庄婷婷

周围性面瘫是康复科、神经内科常见病,常由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着较高的发病率[1],发病率为(11.5~53.3)/10万[2]。目前临床主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有营养神经、抗病毒、糖皮质激素及中医综合治疗。然而,周围性面瘫常急性发病,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能累及患侧面部表情肌,造成面肌痉挛或面瘫倒错等后遗症,易引起患者自卑、焦虑甚至抑郁。笔者发现,采用针刺联合等长收缩后放松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周围性面瘫,可获得显著效果,能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分组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60例。纳入标准:年龄18~76岁;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中风或外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耳部疾病等因素引起周围性面瘫者;伴肾脏器质性病变者;近3个月接受其他疗法者;有针灸禁忌证者;哺乳或妊娠期妇女。60例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基础治疗:2组均予基础治疗。急性期(发病1周内)依据病情轻重予泼尼松片30~60 mg/d口服,连用 5 d,后于5 d内逐步减量至停用;甲钴胺0.5 mg口服,每日2次;维生素B110 mg口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4周。

1.2.2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采用G6805-1型治疗仪,选用0.30 mm×0.25 mm毫针。取患侧阳白、鱼腰、太阳、颧髎、颊车、地仓、下关、四白、外关穴,对侧合谷穴。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穴位,用毫针沿皮刺颊车透地仓或地仓透颊车穴、阳白透鱼腰穴、太阳透颧髎穴,直刺翳风、下关、四白、合谷、外关、迎香、人中等穴,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穴行补法,得气接电针,波型为疏密波,疏波4 Hz,密波100 Hz,调节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治疗25 min,每周6 d,休息1 d,共治疗4周。急性期不加电针,以浅刺为主。

1.2.3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等长收缩后放松MET。具体方法:①额肌:术者食指按住患侧眉弓外上方向,顺着外上方向施加适当阻力,同时嘱患者保持紧皱眉头及闭眼状态约5 s,后放松休息。②眼轮匝肌:术者食、中指尖置于患侧上、下眼睑处,嘱患者睁开双眼,术者食、中指尖对抗患者睁眼力量,保持睁眼状态约5 s。③口轮匝肌:术者双手食、中指分别置于双侧上下唇外侧,嘱患者尽量做咧嘴动作,术者以最大力量对抗患者咧嘴动作,保持该动作约5 s。④颧小肌、颧大肌:术者双手食指指腹置于患者双侧嘴角上方,予向内下方轻柔阻力,嘱患者做微笑动作,保持该动作约5 s。重复等长收缩7次为1组,每天治疗3组,每周连续治疗6 d,共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1.3.1Portmann积分[4]: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4、28 d Portmann积分。Portmann积分共20分,评分越高表示面神经功能越好。

1.3.2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分[5]: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4、28 d H-B分级评分。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基本正常记5分,面部肌肉运动功能轻度障碍记4分,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中度障碍记3分,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中重度障碍记2分,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重度障碍记1分,面部肌肉完全麻痹记0分。

1.3.3表面肌电图(sEMG)患侧表情肌M波波幅: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4、28 d sEMG患侧表情肌M波波幅。采用表面肌电仪测试患侧表情肌M波波幅,受试者取仰卧位,75%酒精棉球擦拭咬肌皮肤,电极固定于双侧咬肌明显肌纤维收缩表面,左右侧电极相距2 cm,乳突粘贴于接地电极。医师指导患者在电脑口令下做抬额、咧嘴、皱鼻、吹口哨4个动作,记录患侧表情肌M波波幅数据[6]。

1.3.4平均痊愈时间及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2组治疗前及治疗14、28 d焦虑状况,评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高。

1.3.5疗效评价:根据《实用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评定标准,痊愈:Portmann积分20分;显效:Portmann积分17~20分;有效:Portmann积分14~17分;无效:Portmann积分≤13分。以痊愈+显效+有效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2 结果

2.1Portmann积分比较 治疗14、28 d,观察组Portmann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周围性面瘫2组治疗前后Portmann积分比较分)

2.2H-B分级评分比较 治疗14、28 d,观察组H-B分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周围性面瘫2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比较分)

2.3sEMG患侧表情肌M波波幅比较 治疗14、28 d,2组患侧表情肌M波波幅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侧表情肌M波波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周围性面瘫2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图患侧表情肌M波波幅比较

2.4平均痊愈时间及焦虑评分比较 观察组平均痊愈时间为(19.89±4.57)d短于对照组的(23.35±5.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8 d,观察组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周围性面瘫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分)

2.5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痊愈22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后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面神经主要从颅底内耳门穿过,经内耳道、面神经管出颈乳孔,前行穿过腮腺[7],行程较长,沿途部位受炎症、病毒感染等刺激可引起神经营养血管痉挛,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面神经管狭小,水肿加重神经受压,从而进一步加重缺血情况,引起髓鞘、轴突变性甚至萎缩,造成其所支配的面部表情肌瘫痪失用,而改善血液循环可逆转这一过程[8]。故在面神经功能恢复上,改善周围血供是重要条件。周围性面瘫属于中医“口僻”“口眼斜”“吊线风”等范畴,病机为正气不足,经脉空虚,风寒邪侵入少阳、阳明经络,导致气血阻滞、经络不通,使得面部肌肉功能丧失。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有一定优势[9]。《灵枢·根结》云:“痿疾者,取之阳明。”故本研究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太阳经为辅,取阳白、鱼腰、太阳、颧髎、颊车、地仓、下关、四白、外关、合谷,辅于迎香、人中、翳风、足三里,采取局部取穴与循经远取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既能疏风止痉、舒经活络,又能调和气血,消除面神经炎症、改善面部血液循环,恢复面部肌肉的正常运动功能。但随着人们工作强度及工作压力的不断提高,电扇、空调等电器的广泛使用,致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升高,且周围性面瘫常累及额肌、提上唇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颧大肌、颧小肌等面部表情肌,若失治、误治,易造成不同程度神经损伤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0]。

有指南推荐早期行面部肌肉康复治疗,能改善面部表情肌功能,减少面部肌肉萎缩的发生[3]。MET是利用肌肉等长收缩等抗阻方式,由患者主动参与,减轻疼痛、恢复肌肉生物力学平衡的操作技术[11]。MET在颈腰痛、肩周炎、膝骨性关节炎、梨状肌综合征、足底筋膜炎等治疗中效果显著[12]。在普通针刺基础上,运用等长收缩后放松MET,既能吸取传统针刺疏风止痉、舒经活络、消除炎症、减轻面神经水肿的良好作用,同时患者又能早期行面部肌肉训练。训练时肌肉长度不变,结缔组织延展性增强,有助于重塑和强化结缔组织纤维,加速组织氧化和代谢产物清除,促进新生细胞合成及组织修复,为受损面神经恢复提供良好环境[13]。通过早期抗阻等长收缩训练,能快速激活患侧主动肌,抑制健侧拮抗肌的牵拉,重塑面部两侧肌群的生物力学平衡。本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Portmann积分、H-B分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sEMG是从肌肉表层经肌电仪收集、记录神经肌肉系统生物电变化情况,用以评估肌肉功能状态及肌肉协调性[14]。sEMG可直观量化表现出肌肉功能变化情况,对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诊治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15]。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2组患侧表情肌M波波幅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侧表情肌M波波幅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进一步佐证了等长收缩后放松MET能快速有效地恢复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肌肉正常运动功能。周围性面瘫起病较急,患者常无法短时间接受,且对该病的预后无法预测,易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本研究采用针刺结合等长收缩后放松MET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根据医者指令,针对性训练瘫痪表情肌,能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病情,缓解焦虑情绪。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优于对照组。

综上,针刺联合等长收缩后放松MET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能缩短病程,恢复患者面部肌肉正常运动功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心理。

猜你喜欢
波幅面神经面瘫
术中面神经肌电监测对腮腺切除术后面神经麻痹发生率的影响Meta分析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蜂蜇医治面神经麻痹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大型前庭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A股ETF引伸波幅显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