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宁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政建设工作,并将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将思政工作融入于干部培训之中,既能保持党员队伍的优良传统和发展动力,还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具特色,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保证群众的安居乐业、幸福成长。因此,本文从现阶段干部培训中思政工作的发展问题、在干部培训中加强思政工作的具体措施两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分析。
通过对现阶段干部培训中思政工作的组织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其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第一,思想认识不足。部分干部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对思政内容缺乏正确理解和有效认知,仅仅停留在理论文字的解读阶段,未能深入探究、了解和发现思政学习的重要性,导致价值观发生倾向,阻碍其个体的发展。第二,培训手段单一。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合适的培训手段,不仅能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使培训活动的组织效果得到保障。但在实际的组织过程中,大多数教员缺乏多样化的引导手段,仍存在单一化的讲读模式,造成培训环境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第三,工作重心难把握。思政工作是全面发展、创新实施的重点之一,把握思政培训的工作重心,不仅能提升学员的发展动力,改善思想环境,还使学员的内在素质和道德品质得到根本性提升。但在实际的组织实践中,部分教员未能抓牢重心、明确方向,导致学员的整体水平难发展、难提升。
1.理论创新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理论知识已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本质需求,革新理论、优化内容已成为思政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点之一。因此,在干部培训中,教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多元化的探索培训内容,紧贴时代特点,深化学习内容,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与引导,保持思政工作常态化、创新性的发展态势,使干部学员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层次得到提升。同时,在理论创新方面,教员还应结合各干部学员的岗位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培训目标和学习计划,使干部学员在个性化的理论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自觉保持思想与行动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导向作用。
2.手段创新
手段创新,不仅能加强干部学员的接受能力,巩固培训的学习基础,还使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得到保证,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干部培训中,教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培训环境和讲授方式,以图像代替文字、以活动丰富内容,使干部学员在思政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认知状态,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员还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于各类培训学习之中,如开展专题研讨、工作交流、文体活动等,使干部学员在活动中体会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理论,进而改善干部的思想意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此外,创新手段的同时,教员还应明确其教育的中心要点,保证思政工作的渗透性和教育性。
3.工作创新
不循规蹈矩、不因循守旧,是思政工作在干部培训中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干部培训中,教员应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展开思政教育活动,着眼于思政培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模块,打破传统培训工作的实施模式,优化机制、改善细节,探索多元化的培训路径,拓展教育渠道,保证思政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与高效推进。同时,在干部培训中,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选拔一些优秀的思政工作者或讲演人员,丰富培训的内在细节和文化特点,为思政培训增添多种可能。此外,在思政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教员还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对干部培训活动进行制度化管理,对培训计划、培训目标、工作安排等方面进行全面性把控,切实推动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
1.把握发展路线
思政工作作为培养干部专业精神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教育活动,正确引导干部的思政认识方向,强化思政工作的使命意识尤为关键。因此,在干部培训中,教员找准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和研究方向,把握工作的推行路线和培训渠道,掌握思政的中心宗旨和发展规律,引入其中,制定策略,进一步培养干部学员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夯实政治信仰的根基。同时,在思政工作的具体实施中,教员作为培训的主导者和讲授者,还应强化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并通过自主学习、学术讨论、参观研讨等活动,创新教育理念,了解实际情况,从而为干部学员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2.渗透文化培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思政教育中,合理渗透文化,不仅对干部学员的精神成长产生积极影响,还使干部学员保持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思德品质,进而以高效率、高水平、高意识地投入到日常工作和学习之中。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将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仅能提高干部学员的精神层次,筑牢干部的文化根基,还使干部学员在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感召中学会“不怕吃苦”“奋勇拼搏”“守正创新”等民族精神,进一步推动国家和民族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教员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如红色文旅等,保证思政工作的有效落实。
3.注重细节关爱
关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优秀品质,关爱弱小、扶助困难,不仅能提升团队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使日常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有序。对此,在思政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采取关爱式的培训机制,从细节入手、从情感出发,深入了解各学员的学习情况,并找准问题的关键作用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潜移默化的组织工作、开展培训,既能提升学员的组织意识和管理能力,还使学员的思想觉悟得到加强,进而在实践运用中得到有效反馈。此外,以人文关怀的方式展开思政培训,首先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架构,以心理疏导代替强制灌输,逐步改善学员的认知意识和学习状态,使学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思政活动之中;其次,坚持精神与物质协同并用的原则,从学员的心理出发,进一步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兴趣,给予学员更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慰藉,有助于提升培训的实效性。
1.解决“不愿做”问题
目前,部分干部学员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往往存在片面化看待问题的现象,对思政工作视为“空洞的”“无意义”的行为,流于表面,缺乏真正的理解,进而难以提升自身的思想层次和业务能力。因此,在干部培训中,教员应通过问题的方式,着重解决干部“不愿做”的问题,端正干部的认知意识和价值导向。其一,强化履职尽责的责任当担。从文字的角度出发,思想政治是一项理论化的学习资料;从工作的角度出发,思想政治是一个标杆化的行动指南。加强思政工作,深入剖析工作问题,科学解决组织松散、纪律性不强、遇事推诿等“不愿做”的问题,切实加强干部学员的责任意识。其二,强化始终如一的使命意识。从思政的角度出发,引导干部学员深刻理解使命的内涵和重要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不动摇。
2.解决“不会做”问题
第一,贴近实际生活和日常工作。思政工作既是一门语言艺术,也是一门行为艺术。要想解决“不会做”的问题,教员在干部培训中应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干部的具体工作和实际情况,把握事情本质,发现变化规律,以察言观色、望闻问切的方式,满足干部的学习需求和实践需要。第二,运用多样化载体开展工作。社会环境的改变,其培训方式和解决途径也在发生变化,积极引入新方法、新思路、新载体,使培训活动更具有时代性,培养干部学员更多的专业技能,提高干部的工作效率。第三,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书。实践,不仅能检验学员对思政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效果,还使学员在做学用的过程中深化意识,提升层次,进而使学员的业务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3.解决“不想做”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内外环境的影响,许多学员在思政学习方面存在懈怠、懒惰等情况,难以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和思想内涵,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捉襟见肘”“手足无措”,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对此,在干部培训中,教员应正确把握学员的行为状态和认知心理,清晰了解新时代思政工作的目标重点和工作重心,彻底解决学员“不想做”的本质问题,推动其全面发展。其一,坚守思政工作的变与不变。思政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教员应引导学员充分尊重这一客观事实,加强对思政知识的学习力度,并在其本职岗位上坚守不变的初心,创新适应新工作、新环境、新方法。其二,强化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科学围绕“三进”目标,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切实推动思政培训的多元化改革和创新性发展,打破传统思政培训的“边缘化”“孤岛化”模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力和发展力,使思政活动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参与,这将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优化组织建设,从而实现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将思政工作渗透于干部培训之中,遵循创新式、细节化、问题式的工作思想,不仅能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思想文化水平,还使干部的业务能力得到加强,进一步为社会发展奠定根基。同时,在思政工作的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应考虑到传统文化培训与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需求,优化组织、形成协力,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打造一支思想坚定、业务过硬、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从而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解困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