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构建美好生活的历史可能性之思

2021-11-26 16:57崔小伟
唐都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物质生产历史

崔小伟

(陕西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西安 710119;天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1)

美好生活是古今中外人类梦寐以求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愿景,其实现过程极其复杂,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历史机能论问题,一方面需要哲学提供科学的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具备历史实践条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1]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这深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下,从实际出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建构美好生活历史可能性的主、客观方面不断着力,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现实基础的同时,创建开放、包容的公民优良心性秩序的价值引领。

一、历史可能性的内涵及生产历史可能性的基本逻辑

历史的终极目的在于使可能变为现实,历史可能性指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但尚未实现的历史现实;历史现实是指已经实现的历史事实,是实现了的一种历史可能性。历史从可能性走向现实,符合历史运动的内在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人有意识、有目的实践性活动使历史在前人活动的基础上,开始了由可能性走向现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因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全部历史的基础”[3]43;另一方面主观条件是否具备也会影响历史从可能性走向现实的历史进程。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以及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结构的基础,是历史发展的基础性决定力量,而整个社会结构依赖物质生产及其生产关系的生成。物质关系是人类历史的基础,社会组织发挥“骨骼的物质基础”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以及所生产的物质生活资料让人类历史得以可能。由此可见,物质生活的生产以及所生产的物质生活资料具有基础性决定力量,在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历史可能性有两个特点:第一,历史不存在可供选择的现成可能性,而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生产历史的可能性;第二,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生产什么样的历史取决于人的主体性能力、活动程度等生产历史可能性条件是否具备。

历史从可能性走向现实是对历史过程的本质描述,生产历史的目的在于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但是可能性是包含多个可能性的集合,实现的过程只能是其中一个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着一种基本逻辑,即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提出某种历史可能性,国家组织人才研究实现这种可能性并把它转化为现实性。历史从可能性走向现实的过程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除了受客观必然性力量决定外,“自然界没有创造任何机器……它们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4],还受人的主观能动性力量决定,而社会历史在其本质上也是以人的智力为核心的人的能动性创造出来的。历史是不同约束变量共同塑造而成的,在此过程中生产历史可能性的约束变量性质不同,因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二、美好生活实现的现实基础

人是历史可能性之根本,历史既是人生活的历史,更是人不断进行实践的历史。美好生活的实现过程就是主体在满足个人需求基础之上不断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从四个维度系统阐发了“新历史观”:“有生命的个人”“物质生活资料的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生产”。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5]11历史可能性的终极形态,就是人活着的可能性,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就有了历史,反之,如果没有个人的存在,就没有了历史,历史可能性的终极形态也就无从谈起。“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5]22-23“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5]23人的需要不是单一或直线的,而是不断发展且具有丰富多样性,那么物质生活资料再生产的过程就构成了人类历史活动过程。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个性化、多元化的现实需要给物质生产提出了内在要求,人的新需要的不断满足是生产的历史结果,同时又不断对生产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这个过程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再生产。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以及历史活动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地被生成进而向更高、更深的阶段发展。“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5]2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生产资料,而自身的生产是人的生命生产本身,是人不断发展、人类可以延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并且有机的构成了人类主体本身。而人“天生是政治性动物”,不同于自然界其他物种,人在生产自身的同时,不断与同类交往、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实现并不断加强和确认“人的社会关系的生产”。马克思指出:“生命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由此可见,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5]24-25的。人类实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物质联系由生产方式和人的需要所决定,这种联系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形式不断更新,表现为我们所认知的“历史”。

除此之外,“人还具有‘意识’……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5]25,人的意识发展变化以社会关系为前提,历经 “畜群意识”“独立意识”与“类意识”三种形态,这是一个自发到自觉的发展演变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分工出现,而分工的出现加速了人的“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过程,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去建构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等“社会意识”。国家是上层建筑,社会则是历史的主体。国家与社会及其关系,最终都是围绕生产人活着的可能性、进而围绕生产历史的可能性而展开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他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6]“有生命的个人”不是思辨哲学意义上思维着的人,更不是宗教学意义上有原罪的人,而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有血有肉”的真实个体。运用自己的体力与智力完成与自然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不仅使人脱离了动物界,实现了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正是由于人的物质的、精神生产生活需要创造了自己生活的历史。人只有组成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结合起来以后才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更是历史的人,人能够成为历史的主体,正是因为参加社会生产活动。

美好生活的提出与建构就是生产历史可能性,因此,“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需要“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的生产”以及“社会意识”的不断发展演变给历史以可能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构建了包容、开放、多元的社会制度,为培育良好的公民主体意识、公民公共意识和公民参与意识的优良心性秩序提供了可能,也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首先,构建美好生活是追求人民福祉的历史伟绩,体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7]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无论是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还是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行动努力实践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向全党发出的号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和秉承的“初心”和“使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实现,美好生活不仅是其中应有之意,更是核心要义。新时代要实现的美好生活是人民能感受到的幸福生活。人是物质实体,更是精神实体,幸福生活一方面要物质生活丰富,另一方面人的精神生活要境界高、品位高。习近平指出:“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8]坚持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建构人民美好生活的途径,必须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改善收入分配,不断夯实实现美好生活好的基础。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的统一体,物质生活是人精神生活的基础,精神生活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映,并对社会物质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社会物质生活无形中塑造着相应的精神追求与境界。美好生活的精神价值追求应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相适应,是追求人民福祉在精神风貌上的集中反映,更是人民精神样态、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的高度契合与完美展现。

其次,构建美好生活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3]43美好的社会应该是由无数有个性的人组成的“自由人联合体”。个体的自由个性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性条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个性不断发展的历史,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个体的“自由个性”。个体的自由与发展必须立足于对生活世界的变革才能实现。美好生活历史可能性问题是一个主、客观相向优势的问题:从客观方面来看,需要必要的物质基础;从主观方面来看,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为社会成员所创造的普遍有效、充分发育主体性能力所需的社会制度条件是否满足。在客观变量满足或者确定的前提下,美好生活实现的可能性问题就取决于主观变量——社会制度、主体能动性层次以及水平。“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为构建美好生活,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这个大前提的同时,形成了一整套开放、创新和发展的人类优良心性秩序和主体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努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实现美好生活的主、客观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生活的实现是大势所趋,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最后,美好生活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无产阶级的日常生活现状出发,剖析了无产阶级日常生活困苦的制度性根源。美好生活的构建不仅要消除人民群众生活困苦的现状,还要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精神生活的需要,孕育与培养每一个体的主体性社会能力。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一方面需要反思现代性的多重弊端,另一方面更需要自主探寻、创制并努力实践中国道路,追求并塑造民族合理的社会公共价值理性信念的中国价值。美好生活的构建不仅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和大众化的现实进路,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

三、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生活的理想表达与实践的生活样式

美好生活的实现问题不是历史目的论,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历史目的论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内容、理论旨趣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目的论起源于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将其推向顶峰,创立了“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观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上帝创造,上帝是历史发展的原因,人类历史就是信仰上帝的历史。近代科学意识的兴起,历史目的论遭受了机械因果论的毁灭性打击,却不断试图存在于哲学。究其根本原因,在西方人的理念中如果否定了客观的目的,人类生存将会虚无缥缈没有根基。然而,历史目的论不可避免地可能导致:人类社会的宿命论、单一化理解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线性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可能诱发出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历史目的论学派的本质区别在于:在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历史目的论从整体上来理解和把握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如黑格尔认为理性就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积极理性、消极理性和知性三个环节,马克思则认为现实社会中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人”的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生产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真实动力;存在状态上历史目的论主张历史发展要达到一个 “完满状态”,而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理论是“进行时”状态下不断通向自由的历史。“现实的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其建构过程是满足“自由个性”人的理想生活,呈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发展样态。

伽达默尔曾言:“谁具有了恰当的视域,谁就知道远和近、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9]历史可能性问题,受物质前提、物质基础、社会结构体系、价值框架等因素的限定外,可以进一步把该问题研究视域推进为主、客观关系问题:在客观变量确定的前提下,历史的可能性就取决于主观变量特别是主体能动性水平。就此而言,历史可能性问题,本质上也就是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民族国家孕育和开发社会成员主体性能力的文明程度问题。主体性发育程度、孕育主体性的社会体系、社会能力、文明程度,构成了历史可能性状况的直接约束变量。

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匹配的美好生活是一种超越现代性的生活样式,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以及制度设计“无法培育出作为现代社会优良心性和心灵秩序之有效载体的‘公民性’特质”[10]。美好生活的实现在历史可能性视域下必然是在客观变量物质丰裕的基础之上培养公民主体性意识,实现公民优良心性及其秩序的建构即主观变量实现问题。学者寇东亮认为,公民主体意识有四个向度:“公民—国家”观与公民爱国主义,“治人—治于人”的民主素养,自由观念的三大转向——从“内心的自由”到“定在的自由”、从“任性的自由”到“规则的自由”、从“竞技的自由”到“平等的自由”,权力意识[11]。美好生活的理想表达与实践样式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继承和弘扬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需要凝聚华夏各族儿女建设中国、富强中国的中国力量,更需要以中国价值为引领,培养并促进公民主体意识的良性发展。西方民主政治被西方国家标榜为世界上唯一的民主政治模式发展至今固有的弊病和虚伪日益显露,正如齐格蒙特·鲍曼所言:“自霍布斯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种并非通过许诺提供保护和安全来使政府合法化的统治形式就被认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个体因而不得不求助于自己的个人资源,而个体常常发现自己的个人资源是极度不敷使用的。”[12]相较于西方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历经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在客观变量即物质生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不断注重和促进社会结构体系、价值框架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引领等方面为社会成员提供主体性普遍有效充分发育所必需的必要条件及培育主体性的社会体系、社会能力和文明程度,确保每一个公民具备实现美好生活的主、客观变量。中国道路、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的伟大实践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必需的主、客观变量,确保新时代人民生活的理想表达成为实践的生活样式。

猜你喜欢
物质生产历史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阿宽的生产小组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新历史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