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南心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自由的徜徉语文知识海洋,感受语文学习快乐。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在开展语文教学中导以方法、有效约束、习惯培养。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有效环节,在预习中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性,能够协调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自身出发看待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理解。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预习环节的重要性,为了避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方向偏颇,保证学生预习的有效开展。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设置预习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做初步认知:
如在学习《海上日出》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预习任务,指导自学活动开展:
(一)自主学习生字,会认“扩”“荷”等字,会写“扩”“范”等字;
(二)自主朗读课文,正确读音,在朗读的过程中脑海建构“海上日出”的美景;
(三)自主预习思考,文章哪些段落描写了太阳升起的景象?
(四)自主阅读思考,第一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
清晰的阅读任务布置,给学生预习鲜明的方向指导,能够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自主预习任务,做到文章初步理解,有效自主学习。
“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好的习惯更能够支撑学生有效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支撑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这里所说的好的习惯包括倾听的习惯、质疑的习惯、合作的习惯。教师可以借助语文教学的多个环节,达成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目的。
如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就某一文本提出问题,挑选某位学生做问题回答。同时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衍生性问题,如“这样回答全面吗?”“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等,借助这一“诱导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这样学生能够形成倾听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能力表现。
此外,其他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语文学习的主动权,实现有效自学。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就要学会“解放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空间,鼓励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
这要求,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适当进行教法创新,要改变原有语文课堂学生被动进行知识输入的学习模式,可以利用情景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将开放教学的色彩带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上,为学生自主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提供机会。
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科学划分学生小组,布置合作任务:合作探究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周瑜内心的滋味又是怎样的?你心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的开放性任务能够给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方向,遵循“挑一挑摘桃子”原则,能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沟通、交流、思考,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度理解所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要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要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纳入教学评价组成中,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做全面看待。
即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改变原本语文课堂的单一评价模式,不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判定标准,而将教学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直接推动作用。同时,综合性地看待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取足够的自信,从而实现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综合发展。
“教”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完全被动化地进行知识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即让学生“会学”。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要积极落实上述举措,引导学生有机会自主学习、有方法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够真正借助语文教学课堂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学生后续深度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