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非遗保护研究的路向选择*

2021-11-26 07:11宋俊华白雪筱
文化遗产 2021年1期
关键词:研究文化

宋俊华 白雪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访问日期:2020年12月9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在文化建设上,就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提高文化自信心、凝聚力和软实力的重要基础。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科学保护非遗,做好非遗传承创新工作。在2020年9月22日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总书记肯定了加强非遗科学保护的专家建议,并再次强调:“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2/content_5546157.htm,访问日期:2020年12月9日。所以,科学保护非遗,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是我国新时代的重大需求和重要战略,也是非遗保护研究的重要机遇。然而,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日趋复杂,困难和挑战也在日益加剧。“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锐实力说”等反华思潮沉渣再起,这些都对新时代我国实施非遗科学保护和“双创”实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

因此,如何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我国非遗保护与学科建设、国家战略、“双创”关系的研究,是新时代我国非遗保护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化遗产》编辑部在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在中山大学中文堂举办“新时代非遗保护与学科发展论坛”,会议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来自全国各地40多名专家做了发言或讨论,就新时代非遗保护研究的路向选择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

一、深化非遗基础理论研究,促进非遗学科发展

新世纪以来兴起的国际非遗保护,是从外到内、自上而下进行的。它的性质究竟是一场短期、有限的文化运动还是一种长期、持续性的文化实践,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持文化运动观点的学者,倾向于把非遗保护视为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的一种工作措施,是不能学科化的;持相反观点的学者,则倾向于把非遗保护视为一种新的专业性文化实践,需要建立新的学科。对非遗保护性质和是否建立非遗学科的分歧,造成了在过去十几年里,非遗保护研究远远落后于非遗保护实践,使得学术研究难以有效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事实上,自2005年我国全面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都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在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做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探索和探讨。但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是否以及如何建立独立的非遗学等,在这次研讨会中有所反映。值得欣喜的是,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多数学者在深化非遗基础理论研究,促进非遗学科建设等许多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为新时代非遗保护研究与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是否建立非遗学问题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王福州在发言中明确指出,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时代的命题,具有构建中华民族历史观的重要意义。在非遗保护上,中国需要树立大遗产观,即透彻认知遗产规律、全面把握遗产形态、理顺文化遗产体系,建立一级学科文化遗产学。中山大学宋俊华也在发言中明确指出,从非遗传承、保护和研究等措施实施来看,非遗保护是一项专业性文化实践,需要有专门学科来支撑,建立独立的非遗学科是非遗保护的必然要求。天津大学马知遥、云南师范大学安学斌、中山大学张朝枝、广州大学刘晓明都在发言中赞同建立非遗学科。

在如何发展非遗学问题上,王福州认为要在一级学科文化遗产学下,把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统一起来。宋俊华认为新时代的非遗学发展,要面临两个问题、三个机遇,需要完成三大任务。两个问题是:其一,非遗是否具有学理性,是否有其自身的指示体系;其二,非遗能否摆脱传统学科,具有独立性。三个机遇是:政策机遇、实践机遇和学科机遇。三大任务是:第一是发现,即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是什么;第二是阐释,即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成为学科,其基础理论和普遍意义是什么;第三是实践,即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回归实践,帮助传承人做好传承,总结自身学科规律,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中山大学张朝枝认为非遗学若从人才需求的方向发展一级学科,需明确人才培养的原因,需明确非遗学理共性和基本保护标准,同时,要思考非遗作为一级学科应有的现实实践需求。他还指出,在遗产保护界有一个基本的共识,传播、保护和实践中,传播是最重要的,所有形式的实践本身就是传播,这是我们形成的核心概念。无论从学术共同体建设到学术板块构建当中,形成共同的核心概念和共同的区分,才能够脉络清晰地进行学科建设。

在非遗学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等问题上,天津大学马知遥在分享了他们举办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的经验体会后指出,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加强非遗实践课设置,传承人群更需要传统工艺大师的实际指导,即便不是同行,也会有许多艺术感悟、人生经历值得参考借鉴;在师资建设方面,建议聘请国家级非遗大师为高校在编老师;在人才培养方面,建议高校给有非遗特长的学生以特殊考试通道,鼓励他们积极从事具体非遗行业,解决非遗传承人断代问题。

广州大学刘晓明认为构建普遍意义上的学科方法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石,故应加强非遗发生学研究。他指出,文化遗产首先是“物质的”,在物质的基础上获得感性的体验,同时具有超越时空的经典的永恒的价值。非遗的“发生性”令其超越时空,获得生命延展的力量,具体体现在技艺与生产方式上。“物”本身具有发生性,是一种潜在的“技艺”,如梅兰芳在看到摄像机这个“物”进入剧场后,注意到戏曲演出要讲究表情,戏曲表演中对表情的重视,是由摄像机带来的。因此,作为形式之物本身奠基于无形之物,非物质是物质的可能。据发生文艺学理论,质性是物的发生形式,它不仅被塑形,而且能够在兼容的基础上与它者的发生形式发生综合,而技艺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具有与物进行综合的可能。因此,在保护非遗时,要有一个思考,即不仅要保护非物质技艺本身,更要看到物发生同化顺应的作用。

云南师范大学安学斌认为非遗属性是非遗学原理的核心问题。非遗具有人本属性、历史属性。其中人本属性是非遗的根本属性,体现在:文明是人类的创造,人是非遗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条件;非遗是基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的需要是非遗的本质内因和发展动力;人是非遗的主体,要解决好参与非遗的管理者、实践者、传承者、研究者之间的问题;非遗体现着人类的需求;非遗传承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南方科技大学王晓葵从学术独立和伦理角度探讨非遗研究问题。他认为我们应该考虑遗产在当下生活中重建与重构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应当以自身的民族志书写为主要方法,对人类遗产申遗之前、之后、之外进行全景式的描写和分析。在这之中,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理念、概念,国家意志,地域社会的态度和行为、商业资本的动向,传承者的主体性等,这些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都是学术考察的对象,操作时需避免将非遗保护研究变成“神学”式研究。他引用东京大学菅丰教授的观点,认为民俗学家以反思的身份介入到非遗保护中制定政策,与政府共同对生活文化或某种生活方式进行改造,这种方式值得参考借鉴。同时,民俗学家在调查中发挥自身知识启蒙的作用是必要的,但要避免无意识地形成知识暴力。

广东金融学院段晓卿从系统论视角下思考非遗保护问题。他认为从系统论看非遗保护,可知外部大环境决定了非遗系统产生,即工业文明自身的缺陷使我们认识到农业文明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即将进入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信息化和生态化可能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人们更加追求精神生活和信息富有,非遗作为一种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应当使非遗保护系统与外部环境和谐共处,处于更加有序稳定的状态。

此外,中山大学黄仕忠教授从基础文献研究的角度讨论非遗学发展问题,他认为应该加强对民俗曲艺文献的编目、整理,使那些躺在图书馆的民俗曲艺文献活起来,真正发挥自身的文献价值。山东大学叶涛则探讨了非遗保护背景下民俗学科建设问题,认为民俗学界要把握机遇,利用非遗热潮,对民俗学“固本求源”,梳理民俗学学术传统,为学科建设服务。

二、加强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关系研究,推动非遗保护融入国家战略

在新时代国家众多发展战略中,非遗保护既是其重要内容、重要支点、重要因素,又是其重要力量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4)人民日报评论员:《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4/content_5546930.htm,访问日期:2020年12月9日。

在国家战略框架下的非遗保护研究,既要直面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又要思考非遗保护如何服务、如何融入国家战略的问题。在这个议题下,与会专家学者们分别从非遗保护中国家与民众的关系、文化生态演化与分形传承、构建中华民族非遗共同体、国家级文化生态区建设、非遗保护标准建设、黄河流域非遗展示等角度进行了讨论。

在如何处理非遗保护中的国家与民众关系问题上,山东大学张士闪通过梳理国家借助集体中介实现与民众对接的历史后指出,在群众活动(如民俗)非遗保护中,活动组织者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他们却很难在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体系中承担非遗保护工作。原因在于,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对群众活动非遗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保护投入;另一方面现行国家非遗传承人认定制度对群众活动组织者不重视,缺乏相应的认定机制。所以,国家要完善非遗传承人认定制度,给群众活动组织者以传承人名分;要调整观念,优化政府非遗管理制度,让群众文化活动非遗的传统组织资源和社区自治传统继续发挥文化共建、共享的作用。

南京大学高小康认为文化生态治理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化生态演化与分形传承。现今非遗保护,是一个分形文化,其文化生态并非简单的空间关系,而是多由社交关系构成,其文化生态也向社交文化生态转变。非遗通过新的网络民间社会保育与传播,有可能从日益远离社会生活的文化遗留转向再民间化。研究认识这种新的文化传播和社会生态分形化趋势,对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民族大学袁书会以藏戏为例,指出应从构建中华民族非遗共同体的高度来认识各民族非遗保护问题,我国各民族非遗既有其自身特殊性,又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统一性,不能割裂二者的联系。在新时代国家战略框架下,非遗保护研究要肩负构建中华民族非遗共同体的责任,把我国各民族非遗独特性放在中华民族非遗统一性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各民族文化是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鉴共享中发展起来的。

浙江师范大学陈华文指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国家战略密切联系,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就与维护与发展台海文化交流密切相关。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吴良生以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的国家历史名城赣州为例,认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平衡好非遗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赣州古城在重建自身文化生态过程中,重视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注重发挥公益组织、文化团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实现了经营与非经营、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平衡。

中山大学王霄冰重点探讨了建构我国非遗保护标准的问题,她指出,建立非遗保护标准的中国体系,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又是让来自民间生活的非遗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非遗保护标准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一是政府非遗保护工作标准;二是非遗分类保护标准;三是具体非遗项目的标准。在政府非遗保护工作框架之下,从各类非遗属性和基本文化特征出发,对一些具体项目保护的标准形成一个框架性指导意见。这种研究有助于反思非遗分类和非遗整体性保护的策略,思考是否有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也是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政府规划相互交流、对接的体现。

中山大学孔庆夫以澳门粤剧为例,指出戏剧类非遗保护的“标准”制定大致有两类:一是基于非遗工作开展而产生的标准;一是基于“非遗基本文化特征”的标准。澳门粤剧的保护,既要发挥“法规性标准”作用,又要遵从因“艺术存在”本体特征而制定的“本体性标准”,还要遵从因“文化景观”社会特征而制定的“民俗性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澳门粤剧保护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式的整体活态保护。

保护黄河流域非遗,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国家战略之一。中国传媒大学杨红结合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展示中心策展工作,从黄河流域资源分布与特点、非遗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非遗与黄河流域当代生活等三方面阐述了黄河非遗的精神内涵、实践活力和时代价值。

三、加强非遗保护创新研究,加快非遗“双创”实施

非遗是人类文化的基因宝库,也是人类文化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所以,如何推动新时代非遗“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使其真正融入当代生活,融入国家战略之中,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非遗研究的重要课题。与会学者对这个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在非遗服务人民、非遗与旅游融合、非遗与文化产业、非遗管理创新、非遗传承创新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朝戈金认为,当下非遗保护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重新表述中国经典。所谓“原生态”式非遗保护方法是不可取的,文化一直在发展中,“原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传统文化、非遗的保护,应该采取“在地赋权”的方法,因为民众、社区群体和个人才是文化的持有者,民众有权决定文化的发展、保护、扬弃。非遗在国际层面的表述中,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持久和平密切相关,其表述立场主体是人民大众。因此,在实施具体非遗保护措施时,不能限制民众保护、发展文化的权力和自由。同时,非遗对于扶贫、减灾、改善老百姓生活,有很大帮助。正确的非遗保护措施能够体现人民的主体性,能真正尊重民族的继承权、发明权和创造权,并与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相契合。

非遗与旅游融合,是非遗保护的热点话题。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从不同传承群体对纳西族刺绣的认同来讨论非遗与旅游融合问题。她指出,传统纳西族刺绣世家认为刺绣技艺是“我们的”,具有鲜明的族群认同感;白沙锦绣艺术院则认为刺绣技艺是“中国的”,具有公共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差异来源于文化归属和族群认同,以及对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的诉求。因此,我们需要思考非遗实践在真正广大族群成员中的活态性,以及他们是否有这样一种族群文化认同,过度旅游化、过度商业化都有可能动摇文化生长的根基。

绍兴文理学院寿永明以绍兴酒文化为案例,认为绍兴的慢节奏喝酒文化或许是绍兴酒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绍兴市在“十四五”期间可实施“一区两线三经”(6)“一区两线三经”文化发展战略(一区:绍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两线:绍兴纺织文化、绍兴戏曲文化;三经:绍兴黄酒文化、绍兴古城文化、绍兴名人文化)。文化发展战略,以实现对多维传统文化对象的统筹保护与联动发展,并致力于打造多样性非遗产业集群的绍兴“文化经济”新格局。同时,文创对于非遗产品十分重要,文化产业的基础是资源、创意是灵魂、金融是推手,三者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做好文化产业和非遗保护。

广东省文化馆蓝海红从近些年广东非遗保护的实践,探讨了非遗保护管理的规律。她引用宋俊华观点,认为广东非遗特点是“一根一侨三融合”。根是指以中原文化为根,侨是指侨乡文化,三融合是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农耕文化与工商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的融合。广东非遗保护管理上有许多成功做法,在非遗实践上,广东有建设非遗展示中心、非遗街区等,让民众了解传统节日体现的民族精神和精致生活;在非遗管理上,广东制定了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评估指标,对省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实施运行评估和精细管理。

广州市文化馆黄艳从近些年广州非遗保护特点和问题展开讨论。她认为非遗保护整体特点是“活”起来,如非遗体验课的开设,非遗兴趣人群的急剧扩大等。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基础研究很滞后,限制了非遗项目的延伸转化,导致传播表层化;二是基层非遗保护工作者需要认识重构文化生态的重要性,需要认识到如何再造新的场景,在新的场景中促进新的需求,定位非遗当代的产品与服务及呈现形态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谢中元从醒狮创新发展进行讨论,他认为,醒狮上升为国家战略,其核心特色在于完成程式化的采低(地)青表演,即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器具设置虚拟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展示狮子形神情态,演绎故事主题。醒狮相对稳定的传统仪式和表演程式,凝聚了岭南民众的精神认同和情感经验,对其审美习惯、礼俗生产形成制约的作用。醒狮在其创新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发挥其表演性,走向了舞台演出;另一方面发展醒狮的竞技特征,如竞技醒狮,其技术性高于戏剧性。因此,在对醒狮的保护中,既要对其相关的生态进行保护,也要进行单个项目的分层化保护,找出其核心特点进行保护,如醒狮的戏剧性传统。

中山大学董上德以粤剧保护与传承为例,讨论非遗现实和理论的问题。他认为粤剧的历史维度有两个方面:一是从舞台语言维度看,粤剧是官话和广府话的混搭,并在辛亥革命后逐步转化为以广府话为主的表演;二是粤剧的演出形态由以提纲戏为主的演出逐步转变为剧本戏。现今粤剧的发展是一方面,复排比较传统的戏,以武功戏为主,如《马福龙卖箭》;另一方面,排练新戏,多采用舞蹈等动作,如《红头巾》。保护与创新都是相对的,现在非遗保护面临的问题是保护迫切性与创新有限性如何协调发展。任何非遗都有其边界,对非遗原生态和本真性的追求,都是非理性的前提,容易导致“神学”式研究。如果要破除这种时代的错位,淘汰一部分、保留一部分、发展一部分或许是正确的方法。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非遗保护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时代非遗保护研究也将迈入新征程。一次学术研讨会,只是非遗研究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插曲、一朵浪花,但专家学者们对新时代非遗保护研究的思考、讨论中所形成的共识,将为非遗保护研究指明新的方向。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促进非遗学科发展;加强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关系研究,推动非遗保护融入国家战略;加强非遗保护创新研究,推动非遗“双创”实施,是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共识,也是新时代非遗保护研究的路向选择。

猜你喜欢
研究文化
文化与人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谁远谁近?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