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教学实践中的困境与探索

2021-11-26 03:14左玉玮李晔
关键词:课程内容美育美学

左玉玮, 李晔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素质教育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报编辑部,河南 郑州 450046)

德国哲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美育的概念。他认为,实现完满人性,需经历物质状态、审美状态和道德状态,“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让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1]162。在近代中国,美育被醒民救国的知识分子频频提及,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都曾宣扬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功用。他们认识到美育可以作为一种教育路径,来激发人的审美意识、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使人不断自我完善、达到身心和谐统一。

近年来,国家接踵出台文件强调美育的重要性:“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2]针对人格和价值观定型关键时期的高等教育阶段,更是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对高校的美育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重点突破,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由此可见,高校在落实国家美育政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攻坚作用。如何在“以美培元”“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之下完成高校美育体系建构,如何更好地践行美育在大学生实现完满人格中的作用;通过对当下大学美育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发掘、整理、解读,探寻出合适的应对策略,有效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

进入大学,学生按照个人意愿或受限于一些客观条件选择了专业,大学美育课程一般作为通识选修课存在于课程体系中。有限的课时量,非专业的课程地位,往往导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学美育会陷入被忽视的困境。

一、大学美育面临的困境

(一)功利主义下的美育无用论

颇具功利性的实用主义。当下商业氛围浓厚,功利主义盛行,社会上有很多人都忙碌于追逐个体的利益,注重短期效益,这一风气已经影响了象牙塔内的一些学子。面对学习活动,有些学生如果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价值,就对它缺乏热情。大学美育属于非专业课程,在升学考试、各种考证中不会作为考查对象。于是,部分学生就产生了美育无用论的观念。

正如在基础教育课堂中,素质类课程常常被考核课程挤压侵占。学生进入大学阶段,继续秉持这样的观念,造成大学美育的课堂成为考证、写作业、背单词的场所,从而形成教师自说自话,学生各行其是的状态。亚里士多德曾有过一段对于音乐学习的论述,他认为,音乐予人以精神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而不是为了某一个功利的目的。试观当下,在功利主义观念影响下,大学校园中一些学生过分追求与职业前途联系密切的考级、考证和社会工作,美育无用、审美无须培养等观念大行其道,以美育人的观念不能深入学生心中。学生普遍缺乏审美理想,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审美境界、人生态度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不相匹配。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网络时代的审美意识冲击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改变了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拿起手机,打开电脑,海量信息充斥在我们眼前,扑面而来的新资讯使我们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但也在目不暇接中产生审美疲劳,无法静心观察,深入思考。尤其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大学阶段,良莠不齐的网络资讯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观念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他们的审美认知力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审美情趣受到网络信息的牵引,这对于大学生理性思维的建构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虽然埋首于网络可以得到海量信息,但却容易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一方面,网络信息的驳杂化、碎片化,浅表化,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架构,让他们形成了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网络频繁推陈出新的“快餐文化”容易造成紧迫感和焦虑感,从而渐渐滋生了大学生浮躁的心绪。他们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一本经典作品,没有闲情去朗诵一首诗歌,也无暇在一件艺术品前驻足。课堂中审美理论的讲解,审美对象的分享,往往很难给他们留下印象,引发思考,爆炸式信息的侵袭让一切美好事物都成了浮光掠影。审美理念植生于平和的心态间,审美情趣需要在处处留心中培养,沉浸于网络的双眼,习惯了信息浏览间的走马观花,飞扬浮躁的内心难以为审美意识的存放提供更多空间。

(三)审美教学活动中的共情障碍

美育课堂教学除了在美学知识的学习中开阔审美视野,在艺术品的赏析中提升审美能力,也要在课堂审美教学活动中营造一种氛围,达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间的情感互动,实现教学活动中师生情感共鸣。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教育大辞书》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3]490王国维也曾提出:“美育者,一面使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4]104由此可见,美育能够提升感情的敏锐性,审美活动需要触发情感的融入与互动。

与其他课程不同,美育没有众多逻辑性公式的陈列,复杂数值的计算,而是通过对客观对象的感性欣赏,对美好意境的体悟,认识到美的多样性。这一特征尤其体现在中国美学中,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着力在美的本质的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往往蕴含在诗文与绘画中,在意境营造中建构美,注入感情。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是我们在探讨诗文时常常提到的,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书写者的情感灌注在文字之间,欣赏者在阅读时不仅能感受到文辞之美,更能体悟到文字中涌动的情感,从而与讲授者情感互动,与作者产生共鸣;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赏析时难以达到情感的交流。在进入高等教育之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对于文学知识的学习仅仅为了应对考试,课外涉猎较少,文章的学习是为了专业知识的训练,因而常忽略其审美性。同时,惯性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着知识接受者的角色,课堂审美教育活动中,面对赏析对象,他们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沉浸其中,与教师产生共情。

(四)美育课程内容的分散与断裂

除却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存在着上述问题,美育课程内容本身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美育课程教学是高校进行美育的主要路径,对美育的定位影响到教学目标的确立、课程大纲的建构、课程内容的设置、授课方式的选择等。目前学界对美育的定位有情感教育、趣味教育、艺术教育、感性教育、美学知识和美学理论的教育等。概念的模糊导致课程内容涉及面较广,知识点零碎,体系建构缺乏关联性与逻辑性。

美学理论的大量讲解会导致课程内容过分学理化,增加课程的枯燥性,忽略审美性的呈现和情感的融入,不利于非人文学科的学生接受。将美育作为艺术教育,又偏重于技能的训练,弱化了艺术审美。美育课程德育化,会导致内容空洞单薄,流于说教。高校美育维度的多重性、开放性,反而导致美育课程内容在建构上容易出现分散零碎等情况,这种设置让授课教师在备课、授课上着力点多,却难成系统,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清晰完整的的知识链条,影响听课兴趣。

教育部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5]19-23由此可见,高校美育的重任,针对当下大学美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实践在一线的教师工作者可从课程内容、课堂模式、学生人文素养的训练等多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美学认知,触动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实现完满人性。

二、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一)书香课堂中的“以文化人”

美育课程效果与学生的人文素养密切相关,同样美学内容的介绍,在人文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中接受度是差别巨大的,因而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提升其文化素养。当然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是高校美育课程中的重要一环,正如陈宝生在《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一文中所说:“文化文艺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提升全体国民素质、汇聚民族共识、凝聚伟大复兴最深厚力量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6]

在应试的思维下,部分学生认为阅读无用,或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阅读面较窄,从而导致其人文知识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不相符。在美育课堂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课堂”可作为积极的尝试。授课教师定期介绍经典书目,学生阅读后可举行小型课堂交流会,谈阅读感悟,并进行文本的多重视角赏析。同时每次课程安排一位学生推荐他近期读过的,对他有所触动的书目,有趣的分享可吸引其他同学继续阅读,也可让大家认识到同行者的人文知识水平,从而见贤思齐。

从大学生个人成长方面来看,经典的阅读对高校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进行了有力的提升。从社会发展角度讲,大学生作为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社会群体,是社会发展的潜在中坚力量,大学阶段的经典阅读对其精神成长、人格培养及整体素质水平有重要影响,这关系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国家未来发展。

(二)特色美育元素的发掘

高校美育课程内容中除了基本的美学思想的讲解,审美维度的介绍,还应善于发掘特色美育元素,扩大美育范畴,切实践行“以美育人”。2015 年 9 月 15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7]4

从学校特色学科中发掘美育元素,既丰富了美育课程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的乐趣。高等教育阶段以学科专业划分学习领域,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往往只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专业本身之美,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厌倦心理。美育课程综合性较强,高校可结合自己的优势学科,设置跨学科的美育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既有学校特色,又与学生专业课程相联系,既增加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使学生发现本专业领域的美,又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美育课程除了可结合学校特色学科,还可从地方特色文化中汲取养分,让学生意识到风景并不是都在远方,也在眼前。以河南省为例,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存的古迹众多。充分利用我省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素材,充实美育课程内容。切实让大学生在“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中领略中原文化的魅力,形成高校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的新面貌。同时坚持明德引领风尚,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中原人文精神为支撑,引导学生了解新时代的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三平”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民族归属感,提高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

(三)翻转课堂模式的介入

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被动接受学习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触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只有让学生融入课堂,产生强烈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更好的美育效果。每次课程可设置讨论专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查阅资料,特选一位代表在课堂中进行简单讲解,教师再针对专题内容全面梳理,糅合课程内容进而设疑,引导更多同学参与其中各抒己见。学生投身课堂才能感受到课程之美,才能与教授者产生情感共鸣。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借他的导师苏格拉底和辩手希庇阿斯进行辩论,二人讨论“美是什么”,经过条分缕析的陈述,最终也未辩明美的本质,只能发出 “美是难的”的感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没有着力论证美是什么,但典籍中的文字、诗文中的意境,或生动震撼,或婉约豪放,无论哪种,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美。从中西方美学的探讨中可见,美是多元的,美的内容是丰富的,美是受主观意识的影响。在美育课堂教学中应考虑到这一点,不同于专业课程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美育课堂中教师更应该扮演引导者与激发者。

柳宗元曾言,“美不自美,因人而彰”[8]17。这就强调了美的主观性,美受个体意识的影响,美虽然依托于客观事物,也需要人去发掘。“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和学生在面对同一审美对象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审美维度。同时课堂中学生审美内容的分享也可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审美焦点的途径,针对学生的审美水平,因材施教,积极引导。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在热烈课堂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拓宽审美视野,升华精神境界。

(四)课堂内外的知行合一

高校美育教学通过一系列美学知识的介绍和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美的规律,提升审美能力,同时美育也是自由开放式教育,课堂知识应与课外生活产生共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审美理念,达到向美而行、与美相伴。因而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课本中、课堂里,审美活动应延展到课堂之外。例如,在课本中进行到“自然美”的学习时,教师可提醒同学留意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感受四季更迭的变化,在上课放学的路上,亦有目之可及的风景。我们很容易欣赏到自然风光美,也很容易错过或忽略,因为自然风景审美有时受特定的时间、气候所限,由此,我们应把握欣赏的时机,珍惜校园生活。“社会美”更是与生活密不可分,在风俗文化的了解中感受民俗风情美,在衣食住行中发现日常生活美,在伟大人物的事迹认知中震撼于人格美,在宏伟工程中惊叹人类劳动美,震撼于“人的本质力量”[9]126。艺术品欣赏中感受创造者的灵感与技艺,“艺术美”的赏析应该鼓励同学们课下走入各种艺术场馆,在实物面前近距离观摩欣赏,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美学知识,把握“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10]91,聆听自己的心灵回声,回到课堂后可将自己的审美阅历进行分享。

大学美育课程通过系统的美学知识的学习,以及与客观世界的有效结合,让学生感知到美的无处不在。从认识美、发现美中培养审美意识、树立审美理念、提升审美素养,进而实现创造美、传递美的美丽人生。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总之,美育是一扇窗户,教师引导学生打开它,能看多少风景,取决于知行合一的程度。

三、结语

通过经典阅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审美能力的提升夯实知识基础。融合专业知识、发掘地方特色文化丰富美育课程内容,在跨学科思维激发中发现专业之美,在地域文化了解中增进文化认同感。翻转课堂模式的引入,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产生作为审美主体的意识,推动审美理念的树立。在课堂知识与课外活动结合中达到知行合一,从而逐步实现大学美育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美育美学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论公民美育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外婆的美学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纯白美学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