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音乐特征及演奏风格

2021-11-26 02:45张钰雪
黄河之声 2021年14期
关键词:舞曲小调肖邦

张钰雪

引 言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音乐家,被誉为“钢琴诗人”,肖邦出生于波兰,他的作品以波兰的民间歌舞为基础,在肖邦的音乐创作中,波兰舞曲占有重要地位。《升c小调波兰舞曲》是肖邦OP.26中的第一首,这一首结构规整,保留并延续了早期的波兰舞曲的节奏特征。其次该作品的创作时间在1834-1835年间,此时他离开故乡远赴他国,波兰的首都华沙爆发起义,祖国陷落,这首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无疑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放眼肖邦的全部作品,不难发觉他的人生与波兰民族音乐休戚相关,这些音乐素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创作,不同背景下的波兰舞曲显现出各异的风格特色与创作手法。

通过对这首波兰舞曲的分析及探究,希望可以加深学习者对这一体裁乐曲的认识,掌握一些可以演奏好这类型乐曲的方法,启迪学习者对波兰舞曲的兴趣。

一、肖邦生平及波兰舞曲概述

(一)肖邦生平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出生于华沙近郊的热拉佐瓦·沃拉。肖邦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成两个时期:1831年前在波兰时期和1831年后在巴黎时期。在他七岁时便开始尝试写作,创作出《g小调波兰舞曲》。1826-1829年肖邦在音乐学院学习时期,他与文学家、诗人等广泛接触,积极参与华沙音乐生活。此时的肖邦深受民族解放思想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运动感染,并且形成了个人创作风格,总体创作情感热情明朗,富有浪漫主义的幻想。然而,1830年末,肖邦背离了祖国波兰远赴巴黎,次年九月他听到了起义战败,华沙陷落的消息,这使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转折,民族的悲剧在他心中激起猛烈动荡,从此,浓厚的戏剧性和悲剧性元素开始渗透进他的作品中。

在肖邦创作的第二个时期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真正纯熟。他一直深深地眷念着自己的祖国,精神世界自始至终与波兰紧密联系着,他的作品中从未丢失过波兰的声音。1849年秋,肖邦逝世于法国巴黎。去世后肖邦被安葬在巴黎的贝尔·拉雪兹公墓,而他的心脏则终于回到他一生所念的祖国波兰的土地。

肖邦走完了他辉煌灿烂的一生,为百年后的一代又一代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可以通过音符聆听他那高尚且孤傲的波兰民族魂。

(二)波兰舞曲概述

1、波兰舞曲发展历程

波兰舞曲又称波罗乃兹或波罗涅兹舞曲,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波兰,通常为四三拍,速度是中速或行板。关于波兰舞曲的溯源,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最早是武士凯旋的舞蹈,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波兰舞曲源自民间的家庭舞会。后来贵族们将波兰舞曲用在宫廷中作为一种十分具有节奏行进感的舞曲,作为舞会的开始。所以波兰舞曲具有十分高贵、华丽的贵族气质,同时它也兼具了非常男士化且硬朗的特征。之后波兰舞曲慢慢发展为一种带有政治色彩的音乐体裁。十九世纪,城市业余作曲家,如奥金斯基等人将波兰舞曲移植到钢琴音乐的范畴中来,这种乐曲逐渐改变了它原本的样貌,成为应时歌曲和爱国歌曲。因此肖邦所创作的波兰舞曲也抹去了它原有的贵族沙龙气质,成为了富有浓烈爱国情感的作品。

2、肖邦波兰舞曲创作背景及特点

(1)肖邦波兰舞曲创作背景

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波兰舞曲贯穿其一生,是他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创作题材。早期的波兰舞曲内容发展并不完善,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间,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后,肖邦的创作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期间他创作出最后七首波兰舞曲,这些作品比早期的更富有内涵,因为华沙起义的失败给肖邦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对祖国命运充满了忧虑,为民族的陷落感到悲痛,饱含爱国情感所创作出的作品弥补了早期作品思想内容方面的缺陷。《升c小调波兰舞曲》这部作品便是完成于1834-1835年间,献给约瑟夫·德绍尔。

(2)肖邦波兰舞曲特点

肖邦将波兰舞曲创作成为一种华丽的钢琴独奏曲,改变以往波兰舞曲中速平庸的宫廷风格,赋予了其更雄壮的英雄性、民族性。肖邦笔下的波兰舞曲大都是中速的,三拍子的,每首都具有典型的节奏形式。它的和声紧密饱满,具有坚实浑厚特点的钢琴织体,使乐曲具备了交响乐队般辉煌的音响效果。肖邦波兰舞曲的形式结构对称严谨。在肖邦一生创作波兰舞曲的历程中,贯穿了一条鲜明的发展线索:从他早期的带有技巧性、华丽辉煌的波兰舞曲,逐渐发展为具有深切内涵,富有英雄气魄的波兰舞曲。

二、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音乐特征

(一)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和组织手段分析

首先,《升c小调波兰舞曲》为四三拍,乐曲速度为109,整体情感基调是富有热情的快板。在整首乐曲的开头四小节,是全曲力度最强的部分,力度记号由ff递增至fff到sf。

当然,最值得强调的是乐曲中十分典型的波兰舞曲节奏:

XXX XX XX是肖邦波兰舞曲的“标志记号”。

关于乐曲旋律线条的分析,从18-12这7小节的右手旋律部分可以清晰观察到,由三十二分音符构成的一连串琶音共出现了四次,每组琶音音高都向上移,且均呈上升走向,为直线上行型旋律,力度也随之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将乐句的进行推向了新的高潮。

在乐曲的第二部分,调式转为降D大调,速度随之变慢,曲调柔和优美,出现了复调性旋律,共有48个小节。乐曲该处出现了三至四个声部,此时右手一指所演奏的部分和左手演奏部分均为八分音符或四分音符的伴奏音型,主旋律通过右手第一声部来呈现,使得乐曲越发饱满且耐人寻味。

观察乐曲结尾最后四小节,整体情感基调趋于平静、舒缓,此时的旋律线条总体呈现平直状,为平直型旋律。这样的旋律线条与开始时力度变化明显的上升型旋律线条形成对比,整体速度变慢,力度逐渐减弱,烘托出音乐平缓柔和的氛围,也预示着乐曲即将进入尾声。

(二)曲式结构

《升c小调波兰舞曲》为复三部曲式,ABA曲式结构,升c小调,完全再现。A段为单三部曲式,第一句结束在升c小调主和弦上,为不完满终止。B段也是单三部曲式,结束在降D大调主和弦上,完满终止。第三部分完全再现了A段,再次回到升c小调结束全曲。

第一段的伴奏织体主要由分解和弦构成,节奏感强,音乐欢快,使得整段音响效果丰富,并烘托出主旋律。第二段由双音音程或柱式和弦进行伴奏,旋律转而变得舒缓、优美。

三、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演奏风格

(一)浪漫主义风格

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其演奏风格要符合浪漫主义时期的特征。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将个人感情置于首位,理性成分位于其下。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体现与古典主义时期规矩、克制、富有理性的音乐创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演奏时要更多运用到肢体,增加强弱对比,赋予乐曲歌唱性同时还要增加踏板的使用,与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所强调的轻巧敏捷、声音纯粹干净有所区别。

在谱面上可以看到,该曲力度记号出现了ppp、fff,相较于古典主义时期的乐曲力度变化更为明显,情感表达上较古典主义时期更为明显夸张。乐句的长度也有所增加,演奏时更强调乐句气息的连贯,如歌唱般绵延。肖邦音乐中最为闪光的亮点之一便是他音乐旋律的歌唱性,想要将这一特点把握好,我们要理解肖邦音乐中最为普遍的速度处理手法“rubato”,意为弹性节奏。演奏时,在保持原有基本速度的基础上,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对乐句中音符的时值进行调整,使作品更具有灵动性和立体感,也更加能展现个人情感在乐曲中的表达,能否将“rubato”运用地恰到好处是演奏好肖邦作品的精髓。

在此,笔者选择三位钢琴家的演奏录音进行对比,分析他们在演奏《升c小调波兰舞曲》时如何进行弹性处理,从而更好地掌握这首作品的演奏风格。笔者分别选择了阿图尔·鲁宾斯坦、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拉法尔·布雷查兹三位演奏家的录音版本,三者均在演奏肖邦作品上具有很高造诣。整体上看,三位演奏家演奏时长均不相同:布雷查兹用时最短,为6分47秒;鲁宾斯坦用时相对最长,为7分40秒;而霍洛维茨演奏时长居中,为7分12秒。

笔者节选了这首作品开头部分和B段慢板部分两个片段进行细致对比分析。聆听这首作品的A段第1小节至12小节,三位演奏家演奏时长几乎相等,但他们在进行弹性节奏处理上略有不同。布雷查兹略作延长后才将第8小节的la弹奏出来,对第11小节第一个音xi也稍微延长,强调出该乐句中的最高音;霍洛维茨在该片段中的弹性处理体现在第6小节的最高音la上,在此音上进行了延长,还有第7小节第二个三连音do re mi处速度加快,第11-12小节整体速度减慢。鲁宾斯坦该片段演奏较为平稳,没有明显弹性处理的地方。

慢板部分从第50-65小节,三位演奏家用时分别为:布雷查兹43秒;霍洛维茨49秒;鲁宾斯坦52秒。布雷查兹演奏该段时整体速度较其他两位更快,弹性处理不太明显,与霍洛维茨和鲁宾斯坦最显著的区别体现在57小节处,这里两位演奏家在均作了渐慢处理,尤其霍洛维茨将最后一组三连音整体时值拉长,聆听霍洛维茨演奏音频还能明显发现,第51小节处,演奏完装饰音后他略作停顿才弹出后面负点八分音符do,第55小节第一个音re的时值也进行了适当延长,紧接着第56小节后四个十六分音符的第一个音fa也略微延长,鲁宾斯坦的弹性处理主要体现在第58小节,他将此处三十二分音符的时值整体拉长,还有62小节第一个音sol略加延长。

经过以上粗略分析可见,对弹性节奏的把握不能刻意,每位演奏家均有不同见解和表现,要结合乐曲本身自然流露为最佳,由此领会肖邦作品的独特风格。

(二)波兰舞曲风格

将视野缩小,在肖邦的作品中的舞曲体裁有:圆舞曲、玛祖卡和波兰舞曲。

圆舞曲又叫华尔兹,起源于18世纪的奥地利,当时供贵族和普通民众娱乐跳舞,后来肖邦将其发展为钢琴独奏的圆舞曲,肖邦的圆舞曲大都华丽而优雅,可以大致分成两大类:一种情感炽热、色彩鲜明、曲调华丽具有斯拉夫民族特点;另一类则是更加着重抒发个人情感、篇幅较短、难度相对较低的。肖邦的玛祖卡也有两种类型,一种具有浓重的民间风格,一种属于市民阶层。玛祖卡大部分篇幅较圆舞曲更加短小,巧妙地吸收了波兰民间舞蹈的特色而融入自身的作品之中,深受贵族女性喜爱。

三种舞曲虽然都具有四三拍典型的舞曲节奏形式,同属于舞曲体裁,但是波兰舞曲与圆舞曲和玛祖卡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它更加具有英雄气质,曲调更加磅礴,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特色。从旋律上看,波兰舞曲具有悠远绵长,富有歌唱性的特点;从节奏上看,波兰舞曲又具有如士兵脚步般坚毅有力的特点;从情感风格上看,波兰舞曲由早期的华丽贵族风格逐渐发展为带有一定悲剧色彩,个人情感表现更为鲜明。

《升c小调波兰舞曲》开头四个小节力度极强,展现出如军队战斗般铿锵有力的气魄,三位演奏家对该乐句的诠释也有所不同。布雷查兹的演奏可用一气呵成形容,中间没有多余的停顿;霍洛维茨在演奏时着重强调了每组附点音符前的五个音,速度相对较慢;而鲁宾斯坦的演奏可以听出他的踏板使用较少,五组附点音符中间都略作停顿,声音干脆利落。

波兰舞曲中典型的节奏型最能体现出波兰舞曲的独特风格,通过聆听三位演奏家演奏4-6小节这一乐句来体会其独特风格。谱面中可以看到第五小节左手第一个音上标注了sf力度记号,仔细聆听左手部分可以发现,第一个八度音程do三位演奏家均在此加强力度,着重强调,紧接着后面在第二拍的第一个八分音符上也做了重音处理。之后重复出现这样的节奏型时,也同样是按以上描述进行演奏,由此可见波兰舞曲虽为四三拍,却不完全遵循舞曲四三拍的“强弱弱”节拍规律。

结 语

以上对《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分析总体分为两大部分:音乐特征及演奏风格。同时还对肖邦生平和波兰舞曲的发展历程和创作背景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在此内容的介绍上可以丰富对乐曲的理解。

本文在音乐特征上对该曲的音乐形式基本要素和曲式结构进行分析;演奏风格上从浪漫主义风格和波兰舞曲风格两部分进行分析,对比了三位演奏家演奏音频中对弹性节奏的处理,以体会肖邦作品的独特魅力。还对比了三种舞曲类型,以及波兰舞曲中典型节奏型的演奏,以明确波兰舞曲富有民族英雄性的独特风格。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更够启发读者对波兰舞曲的兴趣,为演奏《升c小调波兰舞曲》带来一些帮助,更好地表达肖邦的音乐。■

猜你喜欢
舞曲小调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冬的舞曲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Colorful you
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小调[六首]
小狗圆舞曲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一夜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