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应用

2021-11-26 02:20张晓普宋勤健
关键词:思政人工智能思想

张晓普,宋勤健

(1.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3; 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化工学院,上海 2016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写给2019年5月16日举行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1]这一论述为我们深化人工智能和高校思政教育进一步融合指明了努力方向。人工智能作为最新信息技术进步的前沿分支制高点,其蕴含思维过程所涉及的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行为学、逻辑学等诸多学科,能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教育空间与环境、教育资源与载体、教育路径与方法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新形势下,研究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将是思政工作者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

从1956年达特茅斯学会第一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至今,经过60多年的发展和进步,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但截至目前,人工智能尚无统一被公认的权威的学术定义,不同研究应用领域存在各自侧重的理解与认识。如美国人工智能专家尼尔森曾把“人工智能”定义为一个学科,其主要范畴为“知识的表示形式”“如何获得及怎样使用知识”,而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先驱的帕特里克·亨利·温斯顿则认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内涵是把以往只有人才能从事的智能工作转移到计算机上。

尽管不同学者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存在出入,但都涉及人类智能活动、人工系统、计算机模拟等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综合分析不同学者对“人工智能”的定义,不难发现,学界对于“人工”的理解趋于一致,“人”即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强调的“人的根本”,是“国家特质”“社会本质”及费尔巴哈“自然本质”的综合体,其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人工”亦可以理解为包含“人力所能创造”范围在内的“人工系统”。

对于“智能”的认识既涉及知觉、概念、想象,又涉及感觉、认知、思维,正如马克思把包括“生产力、社会交往及资本”在内的每个人所遇到的既定的东西看作“人的本质”的真正基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603。在对“智能”的理解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当前所能认识并内化到的“智能”只能是我们“所遇到的既定的东西”条件下有限的元素。以此而论,随着技术进步及“既定的东西”范围的扩展,“人工智能”的定义将必然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在应用与功能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从早期计算机科学数据结构关联、自动存储管理、金融行业神经网络感触规则变化与规范要求、医学医药领域解析医学图像、辅助临床诊断等1.0时代,发展到重工业中生产机器人利用、第三产业客户服务语言加工系统操作、汽车交通运输模糊逻辑控制器匹配等1.1时代,再进入到远程通信劳动力管理、音乐演奏及声加工、教育玩具和游戏,乃至人工智力轮廓的1.2时代,应用范围在逐渐拓展。2017年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3]75,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上的一个特殊标签,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的应用和功能发挥将开启新时期思政教育的新征程。

二、人工智能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

(一)实践逻辑: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时效和实效之必要举措

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时效与实效是实现“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内在要求,是考核评价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指标,也是促进青年学生整体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观需要。在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下,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由竞争机制在个体利益和心理上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冲突,林林总总的西方社会思想也早已撕破表面风平浪静的假象,开始粉墨登场,在社会转型等诸多现实因素影响下,引起了部分青年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上的偏差,存在政治信仰弱化、人生理想缺失、价值取向扭曲等严重思想问题,给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人工智能应用于思政教育工作,能够提升教育的时效与实效。在当前人工智能快速融入思政教育场域、智能终端普及化环境下,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有效应对变化了的教育客体的差异化需求,人工智能的介入不论是对学生之于碎片化学习内容、多样化学习方式、独特性学习行为的推崇方面,还是在思政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教学渠道方面,抑或在教育者掌握被教育者思想动态等方面,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碎片化知识信息能够形成对学生既有知识体系的有益补充,教育手段和渠道的智能化能够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全新的体验,借助人工智能终端,教育者能够更加快速和有效地熟知学生的思想状态。

(二)理论逻辑: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大工程系统之应然要求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维度、多方面通力协作。在空间维度上,相对于中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实体空间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合性、虚拟空间网络环境的复杂性,高校思政教育实体空间存在着学校与家庭的异域化、学校与社会的部分冲突化、虚拟空间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等特征,这些客观因素会直接影响思政教育工作合力的有效聚成。在场域维度上,“六位一体”模式、“三全十育人”体系虽然颇见成效,但仍存在强调单方面育人成效的倾向,“点”易成“线”,“线”难成“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难题。

人工智能的引入和使用有助于完善思政教育大工程体系。新一代人工智能所蕴含的“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及其独有的“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和“群智开发”特征不仅能够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空间的联通,教育、管理和服务联动,还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乃至与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融合,在整体性方面,使“条块分割”转为“协同配合”,由“点”成“线”,连“线”成“面”,聚“面”成“体”,汇“体”成“域”,达到充分利用多方面教育资源、聚成多方位合力的育人效果,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大工程体系。

(三)历史逻辑:创造继承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之客观选择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初现教育观到《哥达纲领批判》提出教育观的基本原理,从列宁、克鲁普斯卡娅提出系统教育理论到李卜克内西、倍倍儿提出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教育理论,“消灭文化或知识的垄断、消灭教育的种种特权”“智育与生产劳动教育相结合”“确保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在教育过程中被赋予巨大作用”,这四个方面组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构架。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既是实践的教育理论,也是发展着的教育理论。从毛泽东首次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到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强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的统一”,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不断产生新成果。

思政教育场域下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是创造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客观选择。按照人工智能领域当前普遍被接受的发展三阶段的相关论述,弱人工智能时代(工业机器人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尤其是5G技术的发展已经能满足文化或知识的无限次复制、即时性传播。在教育目标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多学科综合、高度复杂”的人工智能提供技术和方法保障。在融合教育空间和教育资源方面,人工智能方案能够缩小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空间差距,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全新的高等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用人单位在教育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四)发展逻辑:深化改革与创新建设教育强国之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4]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虽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仍然存在诸如教育总资源量不足、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总条件尚不够理想、办学条件标准不够高、教育管理水平仍有较大改进空间等新问题和新挑战。要回应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就需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人工智能应用是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建设教育强国的有力保障。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强调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教育发展新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工智能概念本身就蕴含了创新的元素,能够为教育创新提供良好教育平台、方法与手段。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组织的包括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22个专业课程学习、知识传播与分享平台正是弱人工智能服务于教育创新的案例,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这些专业学习平台上,学生只需要一个联网的智能终端即可随时随地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学习知识、分享资源。显而易见,利用人工智能,搭建线上资源平台能够有效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异。

三、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政教育场域中的应用

(一)协同性:构建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体系

数据源异化是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模式面临的一大困境。思政教育工作具有全域性,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全员互通、全程互鉴、全方位协同合作,这就对大数据提出了一致性要求。但在高校思政教育现实运行中,因政治思想测量指标的多维性,能够反映学生政治思想的数据分别隶属于学务、教务、保卫及二级学院等不同部门,各部门之间信息数据尚未做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信息数据的封闭会造成信息散乱及缺失,出现“信息孤岛”,不仅会导致信息数据无法被充分利用,而且在某种维度上也会导致信息数据的重复需求,增大数据信息收集的人力及时间成本。

人工智能的数据整合、分析及研判能够协同高校各部门互联互通,构建系统共享的思想政治数据库。智能信息收集系统能突破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藩篱,根据各部门的不同需求,设计能够同时满足数据资源可控、扩容和共享的数据库结构。智能化的数据库结构不仅能够存储数据、接纳和收集来自不同维度的信息,还能够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与纠错,建成能够综合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动态信息平台,挖掘出思想政治信息数据的最大使用价值。如客观评论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人工智能不仅能在横向上综合分析所属学院对该生的考评数据、教务部门对其诚信考试的评价、财务部门对其是否欠缴费用的记录等,还能在纵向上对比其在前后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

(二)泛在性: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数据采集终端

原始思想政治状态数据的采集是通过分析数据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态的前提,而数据采集终端决定了原始数据收集的质量和效率。以传统的社会学问卷调研收集原始一手信息为例,传统人工条件下,纸质版问卷的设计、修改、试调查、再修改、印刷、发放、填写、回收、分析等一系列步骤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还需要投入不菲的财力和人力资源。人工智能条件下,计算机网络的即时性可以实现异域下的被调查对象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问卷的回答,节省时间、财力和人力资源,融入逻辑学和心理学的题目设计还能自动对调查到的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保证采集数据的可信与有效。

人工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在思政教育中具有泛在性特征。学生思想政治信息收集突破终端采集壁垒,能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课堂刷卡考勤机数据能够直观反映学生课堂的出勤率和准时率,食堂刷卡消费机数据能够为判断学生经济状况提供信息参考,宿舍门禁系统数据可随时再现学生周期内生活作息规律,图书馆通道闸机数据能忠实记录学生学习时间,借书刷卡系统能显示学生学习内容,水卡刷卡数据能反映出学生个人卫生情况,校园内公共场合的高清移动摄像系统不仅能够还原学生在设定区域范围内的活动轨迹,还能再现设定时间内的活动内容。人工智能数据采集终端的引入无疑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三)统领性:建构高校智能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

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人工智能要融入其顶层设计。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顶层设计具有决定性,一个学校推进思政工作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情况都源于顶层设计,思政教育工作顶层设计不仅具有航标引领作用,还对高校各部门围绕思政教育工作目标开展工作具有谋划布局、统筹协调、统揽全局的作用。人工智能辅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管理与规划部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战略共识共治目标的顶层设计,利用智能系统和智能手段可以优化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等过程,促进思政教育工作主体、客体、载体与媒体融为闭环的有机整体。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协调管理机制涵盖了思政教育内容设置、进度安排、方式调整、资源共建、信息共享、平台互动等,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使部分工作中的空间和时间消失,消除部分制度与技术上的困难,促进管理协调机制的健全。在运行机制方面,特别是线上的平台管理、内容制作、数据分析等量大、烦琐且涉及部门又多的工作,耦合了人工智能处理科学和工程计算比人脑更快、更准确的特点。在思政教育效果评估反馈机制方面,人工智能中初级的搜索指数、阅读量、评论热度、网络爬虫等能帮助建立客观完备的思政教育评估指标体系,逻辑学和心理学、统计学等的应用则能提升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四)整合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生代居民,也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参与群体,作为思政教育工作客体,他们对网络用语的使用、网络技能的解锁、网络环境的依赖及智能设备的认知和接纳在某种程度上优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群体。新形势下人工智能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变革,使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理念、方法都受到猛烈的冲击,也给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严峻挑战。拥有共同的“语言”是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前提条件,开展人工智能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掌握运用人工智能的能力、习得和教育客体有效沟通的“语言”。

思政教育场域下,思政教育主体获得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是人工智能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表现。人工智能环境下,虚拟性和现实性并存,师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将产生新的特点,对人工智能环境的适应状况和人工智能的掌握程度将决定教育者权威的强弱,教育者应当改变认知心态,转换思维方式,重构新环境下对自身地位的认识。师欲善其事,必先修其身。人工智能化的思政教育正在变为、也必将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客体,就必然主动或被动地习得对人工智能的运用操控能力。

四、人工智能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需应对的风险

(一)人工智能陷阱

“人工智能陷阱”是人工智能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为其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所带来的孪生性产物。人工智能的发展当前仍然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即工业机器人时代,这些智能机器没有独立自主意识,也没有形成被认可的“社会关系”,更不会像马克思笔下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一样会真正地推理和思维。

对比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词“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伦理情操”等,更倾向于情感、意识和认知,这些只有具备社会属性的人类才具有的心理过程,在目前人工智能1.0时代是无法被替代的,在具有人类真正的情感之前,机器人永远无法胜任“有关爱”“有温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一角色。毋庸置疑,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或完成某类工作任务方面完胜人类,阿尔法狗机器人最新版就是有力证据,但单项性能指标再高都不能和应对各类复杂情况的综合智力相对等。因此,把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避免落入“人工智能陷阱”。

(二)道德伦理挑战

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道德伦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5]。人工智能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对所涉及的社会道德问题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信息化的极速发展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在社会道德伦理方面提出了对等甚至更高的要求。

前信息化时代人们对道德伦理的遵循主要囿于以个体为中心的社群范围内,在外界因素不主动干涉的情况下,个体尚德或悖德引发的讨论很少能在更大范围内引起舆论。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彻底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更是让监督无处不在,有力维护了社会主流道德伦理。由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多向性和动态性,个体悖德行为一经互联网传播,会在短时间内遭到广泛道德谴责,甚至转变为网络暴力,进而酿成个体悲剧,这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相违背。

(三)隐私泄露风险

海量个人基本信息数据是支撑人工智能的基础,人工智能飞速进步和跨域应用离不开大数据的算法突破和算力提高,人工智能越是显示出“智能”特性,其依赖的个人信息数据就越多越详实,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版本不断得以升级进化的“营养”和“能量”就是源源不断地输入个体数据信息。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工智能的运用就是依据大数据预测或直接监测指标数据而做出分析、判断和选择,这不可避免涉及教育对象的个人隐私。这些隐私既包括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姓名、电话、影像、位置等基本信息,又包括其生活习惯、生理与心理特征,还包括教育对象“未来的隐私”。被警方视为顽疾重疴的校园网络诈骗案中就有相当多的案例与被骗者隐私泄露密切相关。要规避隐私泄露风险,解决人工智能这一难题,既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发展隐私保护技术,防止隐私泄露,又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还需要教育者从伦理学角度理性看待个人隐私,守住职业原则和底线。

五、结语

作为新世纪的三大尖端技术之一,人工智能发展方兴未艾,其与教育之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掌控人工智能技术并应用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把人工智能的变量变成教育工作的增量,将会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工作环境和模式,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潜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规避,取其利而舍其弊。

猜你喜欢
思政人工智能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