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剑飞 谷小丽 许宇亮 马良 樊建平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疗效。方法: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抽取80例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整块切除率为95.00%,术后复发率为5.00%,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观察组取得的治疗效果更理想(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早期癌以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取得的治疗效果更满意。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消化道早期癌;癌前病变
上消化道早期癌是一種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则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然而,在不同的手术方法下,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性[1]。为了探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该疾病治疗效果,本研究抽取80例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抽取80例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为20例和20例,年龄30-58岁,平均(49.5±2.2)岁。观察组男女患者为22例和18例,年龄29-57岁,平均(40.9±2.5)岁。本次研究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术前7d,停止使用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术前8h,禁食禁饮,术前5min,应用2%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将患者的体位体征为左侧卧位,实施全身麻醉,使用心电监护措施,且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对照组患者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主要操作内容包括,对患者的各项检查进行分析和评估,在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与美兰混合液(1:10000 ),在内镜下,于病灶处进行黏膜下注射,使用圈套器高频电切除隆起病灶,若切除直径大于 2cm ,应用分片切除法。
观察组患者应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主要操作内容包括,术前通过放大内镜、色素内镜及超声内镜判定病灶部位、范围、性质、浸润深度,于病灶部位进行环周标记,使用奥林巴斯Dual刀进行切开,充分暴露病灶黏膜下层之后,沿着黏膜下层剥离直至病灶组织完整切除。利用热活检钳电凝进行电凝止血,保证手术创面的小血管及时止血。在手术的过程中,若发现严重穿孔时,可以应用金属钛夹进行夹闭处理。
1.3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统计整块切除率、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软件20.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用(%)形式表示百分率,使用卡方值X2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 ,结果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整块切除率为95.00%,术后复发率为5.00%,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观察组取得的治疗效果更理想(P<0.05),详情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少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对于上消化道早期癌变以及癌前病变的患者来说,在发病初期临床特征并不明显。由于不存在典型的临床症状很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2]。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一般采用手术方法,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比较高。在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采用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内镜观察下,能够将病变组织完全剥离,这种微创技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3]。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整块切除率为95.00%,术后复发率为5.00%,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观察组取得的治疗效果更理想(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进行治疗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整块切除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治疗效果较确切。
参考文献:
[1] 靳迎春、赵金、周津. 上消化道早期癌癌前病变患者应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 河北医学, 2020, v.26;No.290(08):110-115.
[2] 林素丽.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 040(016):2056-2057.
[3] 杜林枫, 廖鹏程, 向秋莹.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J]. 健康必读, 2019, 000(0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