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使命。怎样使职业院校有效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展,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创办农民职业教育、走出校园服务乡村等方面,探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服务 乡村振兴
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积极推动农村、农民、农业的全方面发展,使农业经济得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提升乡村的职业教育,使村民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得以提升,以适应现代农业化的要求。职业教育应当担负起助推乡村振兴的重任,全力服务乡村建设,为乡村的人才培养做出保障,以提升乡村经济的发展。
一.思想引领,创办农民职业教育
思路决定出路,乡村振兴重要的人才资源还是土生土长的老百姓,但他们通常文化少、思想固执,没有创新发展思维。职业院校要联合村委会党建工作为抓手,以党员带头学、带头做,兴办农村职业培训学习班,针对乡村发展的整体目标,职业院校量身制定相应的课程,将农业类、旅游类、工业类、烹饪类等教师,纳入乡村培训队伍中,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使参训村民从自身素质、技能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从而以点带面,带动村民民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对于学习中,产业的技术骨干推荐参加技能资格证考核。以此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各项技能培训学习。
二、走出校園,服务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村民是发展的主力军。但不同村庄的村民有着居住分散、分布地域广的特点,职业院校教师应按便民的原则,为老百姓提供有质量的教育服务。教师们要走出校园、走进村庄;送教上门,把技术课堂建在村里的田间地头;要走进村民,手把手教会相应的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技术技能,让职业教育真正的服务村民、为民解忧。职业院校科研团队要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发挥作重要用,持之以恒做好扶智扶技服务。不仅是教师,还要让学生的实习实践课堂走进村庄,让学生接触、走进专业对品的各项帮扶活动中,以此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在实践中促进教学改革的探索。
三、学历提升,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
依据现有的招生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村民纳入到招生计划中,根据村庄的实际条件,将班级设置在村庄中。实行“双辅导员、双班主任、双课堂”进行教学,由学校委派教师、村委会委派领导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管理;相关课程的教师每天按排课要求前往村庄集中上课。在管理和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殊性进行管理和教学,各门课程授课要紧扣村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重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以技能课为主,兼理论课进行。通过与在校生同等待遇的学习、考核和技能鉴定后,对达到国家毕业条件的村民颁发学历证书。村民经过至少3年的学习,在文化、技能、学历上都有提升,在他们的带领和示范下,对村民文化素质整体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四、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为地方经济服务,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目的之一。将村庄的优势产业与职业院校的教育融合发展,努力做好与村庄企业的产教融合。在前期的乡村扶贫工作中,大部份村庄都引进合作社,进行了农业、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同时,开展农业观光、体验等乡村旅游建设,以促进村庄的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在科研工作中,要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依托各学科科研项目的发展,在科研平台创建,拓展产学研合作能力方面,结合村庄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横向课题开发等方面,与村委会、村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努力,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使成果实实在在运用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中。
五、助力乡村文化发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
1.助力乡村文化发展,村校合作进行文化惠民。在村庄的持续发展中,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可缺少的纽带,它凝聚着乡村的人文之美、乡土之美,也是发展经济、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职业院校要协助村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策划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村民自编、自演、自悟,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利用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为村民“演”文化,举办歌舞、小品、相声等多种文娱活动,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文化传递给村民们。培育村民树立保护村庄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对村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2.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职业院校与村庄开展文化结对子帮扶工作。组织文化志愿者对村庄开展优秀文化发扬和传承的培训、辅导和指导,多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加大对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的力度,积极协助乡村培育一批对优秀文化热爱、发扬和传承的群众文化人才,加强乡村人才的队伍建设和壮大。
3. 村校合作,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职业院校职业师生的参与。全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同时使村民认识到村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通过在校园宣讲、展示乡村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知识,弘扬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可以在村庄开展一些学生策划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凝聚村庄的民心、淳化乡村民风,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结语: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应根据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发挥职业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主动为地方区域的农村从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扶智等方面,支持农村区域的发展。根据社会的新变化,与时俱进地提出促进本区域农村发展的建议,从而协助村庄在改善和发展上有新思路、新路径。要根据乡村振兴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各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所需的岗位,通过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研成果转化等教学模式,培养适合地方农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效地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惠萍.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乡村科技;2019年28期
[2]吴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区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8期
[3]王霞.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