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伟
摘要:2020年,新的社会形势使各个省市地区的产品营销陷入僵局,主流媒体以主动的姿态跃进互联网潮流中,在转变中分支出“主播特质”,助推各地区经济复苏。本文旨在结合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新媒体营销策略对主流媒体在促进经济复苏时参与直播带货行为的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主流媒体 营销策略 直播带货
一、集体式创制:激活市场活力
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9.32亿,占网民整体的99.2%。[1]与此同时,社会形势的新变化也使得人们的购买活动不便进行。这两方条件促使主流媒体与电商合作,进入互联网平台集体创制,一同解决当地农副产品囤积,经济停滞问题。
1.网红级主播:积累大量稳定消费者
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消费者与商家开始将目光从传统媒体营销转向新媒体营销,新媒体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营销的主要渠道和方式。某宝直播自2016年3月份试营业以来,标志着“直播时代”正式到来。由18年过渡到19年,可以说是直播带货经历了初露锋芒期到引爆期的飞速递进。在今年,要打造10万个月收入过万的主播,100个年销售过亿的MCN机构,并发布500亿资源包,涵盖资金、流量和技术。[2]网红经济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力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也是社会经济与受众群体共同的选择。
2.主流媒体:为营销加持影响力与公信力
近两年来,各主流媒体主动参与电商活动,成果显著。其一,主流媒体主持人相比于主播更具语言表达素质。主持人分支出新身份成为平台“新人主播”,一改往日在电视屏幕前严肃形象,以诙谐幽默的个人特色进入直播间。专业素质过硬的主持人在直播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用语言表达感情,集中更多消费力。其二,主流媒体参与直播带货,更多的把“公益性”摆在首位。以湖北日报首次直播带货为例,因湖北地区在这次事件期间实施了一些措施,导致许多农副产品大量滞销。在直播中售出商品的盈利全部归于当地农户,这种解决办法相较于捐款捐物更有可延续性。主流媒体的价值不再是单方面的宣传,而是宣传加解决。
3.整合平台进行跨界营销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用打破了众多传播媒介之间的界限,将多媒体信息的传播渠道变成一个多平台的系统,这个系统当中包含了不同传播渠道的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界营销。主流媒体携手电商平台,双方共同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来弘扬主流价值观,引导健康审美,传递社会正能量。
商业与主流媒体的关系:主流媒体是政府对外形象的一个重要支撑,互联网商业平台在互联网以及国家发展中起到重要推动和引领作用。面对全媒体时代,尤其是在 5G加速商用的背景下,融合發展不是一家或几家媒体的事,也不仅仅是媒体行业的事,而是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媒体融合发展的生态。
“直播+助农”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眼球与关注度,2月10起,某多多在全国率先开启了“直播助农”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售出农产品320万斤,包括攀枝花的西红柿,云南的土豆陕西大荔的胡萝卜等,带来的效益是可观的。[3]某区长走进线上直播,吸引了100多万名网友的关注,线上成交35.6万枝花,解决当地花农的燃眉之急。网民在下单购物时,购买的不只是当地的特色商品,也是对公益,对困难地区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新媒体下主流媒体语态破圈:提高内容接受广度
语言、语态在音视频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人们熟悉的新闻播报中较为严谨、庄重的官方书面语态外,强化语言传播的生活化、口语化和亲近感,使抽象理性的内容变得灵动鲜活、具体可感,或融合多种叙事功能,发挥不同角色的叙述优势,成为实现直播内容多维立体呈现的重要方略。
1.多语体融合 生动化呈现
某主流媒体主持人因早期在节目中对于“冬季天气”的幽默性表达展现了独特的个人魅力与专业水准。在主流媒体联合网红级主播带货这一新型的合作过程里,注定要打造“强强联合”的合作模式,将大家熟知的,已经具备大批粉丝的主流媒体新闻主播与传统主播结合。相比于专业级带货主播,主流媒体新闻主持人显然也进行了个人的专业创新和提升,多语体融合,生动地去参与直播活动中。
专业带货主播,持续抓住网民眼球的绝不仅仅是主播们帅气的形象,同样是日渐形成的独特个人魅力。最重要的是物有所值的商品以及妥善贴心的善后。
2.多元素叠加 网感式表达
网感是指对市场、年轻人的思维和欣赏习惯的敏锐跟踪或适应。[4]选择更具感染力,亲和力与立体的沟通和展现的方式,对于吸引消费者目光,增加直播效益是必要的手段。
结语
综上所述,主流媒体与电商合作碰撞出媒体新现象是主流媒体在面对市场环境与民众需要的合理尝试。利用新媒体营销的优势提升品牌价值,让新媒体营销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面向未来,主流媒体在媒介融合中又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与全媒体的融合,同样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09.29.http//WWW.conic.net.c/hlwfzyj/hlwxzbg/hlwtjbg/202009/ P020200929546215182514.
[2]新京报网.阿里要打造十万个月收入过万主播.2020.03.30
[3]李晶,孔祥莉.智能—社交—消费—规制:一条理解直播带货的主线[J].当代电视,2021(05):91-96.
[4]杨骁.网络剧抓住“网感”[J],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