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以现今人们对元大都的知晓程度,其影响力虽不如明清北京城,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元大都不仅是明清北京城的前身,还是当时世界闻名的大都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描述元大都:“全城中划地为方形,划线整齐,建筑房舍。每方足以建筑大屋,连同庭院园囿而有余……方地周围皆是美丽道路,行人由斯往来。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可见元大都整体规制整齐,都城构成单位井然,城市干道清晰,都市繁荣,引人遐想。其上承宋辽金都城,下启明清北京城,在城市规划中尽显蒙古草原文化与汉农耕文化的交融,对揭示中国元代都城多民族文化融合营建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蒙元时期先后建有四个都城。蒙古族在入主中原前,以位于漠北草原中央的哈剌和林作为都城。直到忽必烈当权初期,又于漠南的开平府兴建新都(即上都)。蒙古军队攻占金中都后,占领了中原地区,又将政治中心迁至金中都所在地,并将都城改称为燕京。中统五年,忽必烈听从刘秉忠的建议,在金中都旧址上营建元中都,后由于中都因战乱破败,且当时的城市规模已无法承载强盛的国力,故忽必烈又转向其东北建立新的中都城,后改名为大都城。
元大都依托金中都营建,并遵照由内而外的建设顺序,率先建设宫城,而后开启外郭城里坊居住区的全面建设,最后进入对郊坛、孔庙、国子学等建筑的续建阶段和大内的部分改建阶段。
都城的选址往往与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相关,元大都也不例外,其選址主要与优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正如《元史·地理志》称:“京城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枕居庸,奠朔方”,且“南通齐赵,东北边胡”,更有“北邻乌桓、夫余,东结秽貉、朝鲜、真番之利”的优势。可见,元大都所选之地依山傍海,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交通上又具有与周围少数民族交流、贸易的便利,是沟通我国北方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枢纽。马可·波罗所称“世界莫能与比”的元大都正是基于此条件成为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至明清。
元大都的都城规划是由刘秉忠主事,赵秉温、张柔、段天佑等人参与规划。由于其主要设计者均为汉人,故元大都所呈现的样貌与中国古代历代都城相比,并未相去甚远,只是在细节方面凸显了一些蒙古族特色。
从宏观角度看,元大都位于北京市旧城及其以北的地区,平面整体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7400米,东西宽约6650米,面积约50平方公里。北面设两道城门,东西南面均各设三道城门,南北向中轴线贯穿全城。
元大都营建顺序示意图
元大都平面布局图
皇城位于城内南部的中央,外有萧墙环绕,内设为宫廷服务的官署和机构。
宫城居皇城之中,是帝王宫室所居区域。“郭城卫民,宫城居君”,百姓生活所在的外城(即郭城)也延续了唐宋的里坊制,规划整齐。建筑根据其主要功能而分布,大致符合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传统规制。
从微观角度来看,各大生产生活和社会礼制功能区域都能够充分体现蒙汉文化的交融。
大内(即萧墙所围的皇城与宫城之地)元大都皇城中的建筑分布并非是以大内轴线为基准的“东西对称式”,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御苑、宫城、隆福宫和兴圣宫,这种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而从古籍和文献材料来看,宫城内部的布局则更符合汉族政权的营建习惯,主体宫殿建筑沿中轴线分布排列,具体为:南有大明殿建筑群,北有延春阁建筑群,南北建筑群之间为东西华门间的横街,将宫城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大明殿是皇帝登基、正旦朝会、寿节等大典仪式举行的大朝正殿。中轴线东西侧则又分布有四大功能建筑,如设在西北角用来进行佛教活动的玉德殿建筑群、东北角所设的后妃宫所、西南角的内藏库二十所以及东北角的“庖人之室”和“酒人之室”。
市与居民区由于元大都将皇城与宫城规划在城中最南端,皇城以南鲜有区域可以作为商业市街,因此皇城以北的钟鼓楼地区和积水潭周围街市是商业区主要所在地。积水潭东北斜街一带的斜街市是全城商业最繁华的地方,晨钟暮鼓以控制市门开闭的时间。在此之前的唐朝有东市西市之分,东市聚四方珍奇,为满足显贵所需,西市汇聚长安以外八方来客所携奇珍异宝和日常生活所需,属于大众平民市场。与之相似的是,元大都也有羊角市(牲畜交易之所)、枢密院角市(供应宫廷所需)、东市(杂货)与省东市(文化市场)之分。
元大都的居民区规制整齐,被划分为五十个坊,坊数是唐长安城的半数。又受皇城布局和城内水系分布等诸多因素影响,城内诸坊面积、宽窄和形状均不一。居民区全部为开放式的街巷,都以街道为界线,虽有坊门,但无坊墙,大多集中在城市东部和中部,北部为贫民区。城市东部是衙署与贵族住宅区,元代三大政权机构——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就坐落在这一区域。该区临近皇城,便于官员上朝与平素结交走动,故达官显要多在此建立宅邸。西部居民相对稠密,但层次稍低于东部。除了与前朝的传统相似外,也有诸多蒙古族特有的文化融入其中,如会有居民把蒙古包支在关厢生活。而元大都权贵与民众居住区域的安排也鲜明地体现出蒙古族的居住特色:按蒙古族的居住习俗,部落首领居所居于部落中央,面向正南,其南不容臣下居住。妻子们的居所排列在首领稍后的左、右两侧,地位次之。部民与仆役的营帐则在这些大居所的后面。
中心台与中心阁元大都的几何中心处建有中心台,而中心台稍偏东南处又有中心阁。中心台在平面上,中心阁则在空间上把都城的中心位置标注了出来,而整个都城的设计也正是基于中心阁才得以确立中轴线。外城东西两侧的大门之间的横向大街,也恰好通过了中心阁,使中心阁有如都城纵横中轴线的十字交汇点。
中心台示意图
中心台的另一个功能是辅助修筑城墙。元大都的城墙规划设计是在确立中心台位置后进行的,从中心台向南北取等距的距离,就确定了南北墙的位置。而东西墙本应也按照以中心台为中点来确定,但因东城墙地理位置受低洼所限,需向内稍加收进,所以中心台至东城墙的距离略小于至西城墙的距离。
河湖水系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定居多靠近河流,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水源,进入农业时代后,河湖水系更是城市供水、交通、贸易等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支持。元大都的给水系统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以金水河为水源,以太液池为“水池”的宫苑给水系统;二是以高梁河为水源,以积水潭为水库,以通惠河为水道的漕运系统。积水潭东北处是全城中心地中心阁所在,因此积水潭便成为城内水上交通中心,且与都城东南处金代所开的闸河(即通惠河)接通,以保证江南的漕粮与日用物资可以顺利运至都城内。居民的生活用水则主要依靠水井,都城内的胡同里都设有水井,居民聚井而居,这种居住模式也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
在哈剌和林作为蒙古都城时,城内完全呈现草原游牧民族的建制风格和习惯。蒙元政权建立后所营建的上都城,开始在保留蒙古族生活习俗的基础上融合汉族建筑特点,但整体布局自由松散,城市形态仍主要彰显蒙古族习俗。而元大都的城市规划则更多地继承了汉族都城的传统特点,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也是蒙古族草原文化和汉族农耕文化和谐交融的产物,呈现出了不同于汉族主掌政权的一代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