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彩霞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20.1~2020.12纳入我院心内科的120例患者分作参考组与试验组(n=60),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各阶段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参考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深入研究與运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心内科;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心内科疾病具有危重、紧急且病情复杂等特点,需予以患者相对应的治疗,同时加强临床的护理工作,便于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预防相关突发事件发生,以达到减少疾病致死、致残率的作用[1]。目前我国护理服务发展并不完善,常规的护理措施已无法达到患者需求,探寻一种更加科学高效的优质护理方式应用于心内科患者的服务工作中,是当下医患共同关注的重点。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现对比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20.1~2020.12纳入我院心内科的120例患者分作参考组与试验组(n=60),参考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30~78岁,平均(52.61±5.62)岁;试验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32~80岁,平均(52.58±5.88)岁。两组上述资料基本一致,P>0.05。实验可行。
1.2方法
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监测心率、心律、脉搏、呼吸等。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包括(1)环境护理:将相关监测仪器音量调节至医护人员可听到的最小程度,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以及光线,夜间使用床旁夜灯,医护人员做到说话小声、动作轻柔,减少外界刺激因素。(2)心理护理:不同性别分区安置,进行操作时使用遮挡帘或屏风隔开,保护患者隐私及尊严,提高安全感。积极沟通、耐心疏导,告知各种仪器的作用、治疗方式,以及使用该仪器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对病情进行分析,解除其疑惑不安的心理,并告知正确配合方式。必要时可与家属进行交涉,嘱咐家属多予以关心和理解。(3)细节护理:使用过的器械仔细清洗并浸泡消毒,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按规定穿戴口罩、手套,采用“七步洗手法”清洁手部,避免院内交叉感染。(4)用药护理:遵医嘱定时定量正确用药,告知正确用药的重要性,提高用药依从性,并学会自我监测,一旦发生服药不适,及时复诊。
1.3观察指标
(1)依照生活质量自评表[2](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进行评估,总分 100 分,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为正比。
(2)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各阶段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考组,P<0.05。见表2。
3讨论
心内科常用的各种仪器的监测报警声极易加重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应加强环境管理,同时由于心内科大部分患者发病较为危急,身心均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极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拒绝配合治疗的情况[3]。
因此护理工作理念也在发生改变,优质护理干预是以专业理论为依据,依照患者个人病情进展、文化程度以及性格特点,定制个性化护理方案,更佳贴合、完善、具有针对性。本文研究结果得出,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各阶段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参考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参考组,P<0.05。是由于优质护理中入院护理,医护人员热情接待、关心问候,拉近护患距离;环境和心理护理,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耐心柔和的沟通交流,提高患者配合度以及依从性,减少外界因素对病情的刺激,缓解病情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孤独、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对治疗起到良好辅助作用;细节护理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用药护理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复发率,降低再次入院风险。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深入研究与运用。
参考文献:
[1]任玉娇,周焕芳.四维度创新服务理念在心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6):2659-2663.
[2]张岱,陈强,郭晓丽,等.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9,41(9):1427-1430.
[3]刘春萍.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