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旭光
摘要:目的 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自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良病变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实施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分析诊断情况。结果 良性肿瘤患者中边缘不规则及毛刺状患者与恶性肿瘤患者相比较多,P>0.05;良性肿瘤患者边缘形态以光滑为主,且边缘规则、清楚;恶性肿瘤A型患者与良性肿瘤患者相比较多,良性肿瘤C型者与恶性肿瘤患者相比较多,P<0.05。良性肿瘤患者早期增强率以<60%为主,而恶性肿瘤患者以≥60%。结论 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有利于临床医师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病灶形态,此外早期增强率及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可作为辅助诊断。
关键词: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形态学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该疾病的患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是当下危害中老年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1-2]。但由于该疾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绝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现有的治疗大多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并实施有效的治疗的措施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的目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因可显示出血管通透性及组织血管内密度的特点,且能显示出病灶性质,进而有利于疾病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3-4]。本文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乳腺病变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40-60岁,平均(52.23±3.56)岁。通过病理检查结果得知,其中良性病变45例,恶性病变55例。其中良性病变者中:炎症者:15例,小叶增生者:20例,纤维腺瘤者:10例;恶性病变者:导管原位癌:10例,髓样癌:17例,浸润性小叶癌:18例,浸润性导管癌:10例。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实施诊断。采用由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0T核磁共振扫描仪(型号:uMR78),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头部先进入扫描仪内,前臂上抬,使用垫枕将腹部、头部及肩部垫高,双乳确保在同一水平线上,并悬垂于专用线圈中。后实施平扫检查,横断位FSE压脂T2WI,TR/TE70.0MS/7989.9MS,矩阵:425x325,层厚:4mm,层间距:1mm,激励次数:1次;横断3D-TFE压脂T1WI,TR/TE5.3ms/2.7ms,矩阵:484x482,层厚:2mm,激励次数:1次;矢状位3D-TFE压脂T1WI,TR/TE4.9ms/2.5ms,矩阵:248X250,层厚均为:1.8mm,层间距:1mm,激励次数:2次。完成检查后,将所获得的图像传送至动作站,并实施三维图像重建,查看病变部位特征。主要观察患者病灶形态,并观察病变部位边缘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比较病灶边缘形态情况。
(2)比较早期增强率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病灶边緣形态情况
良性肿瘤患者边缘不规则及毛刺状的情况较少,P>0.05;良性肿瘤患者主要边缘形态表现为光滑,且边界规则及清楚,见表1。
2.2 比较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早期增强率
恶性肿瘤A型患者与良性病变人群相比较多,良性肿瘤C型患者与恶性肿瘤人群相比较多,P<0.05。良性肿瘤患者早期增强率以<60%为主,恶性肿瘤患者以≥60%为主,见表2。
3 讨论
乳腺肿瘤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多伴有乳腺疼痛、乳头周围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及乳腺肿块等症状,该疾病属于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起源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如不实施早期诊断及治疗,则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预后生活质量造成影响[5-6]。乳腺钼靶检查是以往该疾病较常用的诊断方式 属于乳腺X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以密度增高肿块影、簇状钙化影为主要表现,但其无法拍摄整个乳腺[7]。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良性病变者毛刺状及边缘不规则与恶性病变者相比较少,增强灶形态为有效判断该疾病病变类型的重要指标,如结节状及边缘状等[8]。此外病灶四周特点为形态判断的主要指标。若患者病变部位出现边缘不规则或毛刺状的情况,则表示其存在较大恶变的可能,良性肿瘤患者,其病变部位边缘表现光滑且边界清楚[9]。采用时间信号增强曲线可用于乳腺病变类型的鉴别诊断,从研究结果可知,恶性肿瘤A型患者与良性肿瘤患者相比较多,良性肿瘤C型患者与恶性肿瘤患者比较较多。良性肿瘤患者早期MRI增强率以<60%为主,而恶性肿瘤患者以≥60%为主,由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受环境影响较小,且分辨率较高,可较好的观察到较小病灶形态,且具有较好的角度活动范围及切割平面,进而详细的显示出病灶[10]。通过应用该种技术可显示出对比剂在病变组织内的分布情况,从而使肿瘤增长情况间接反应出。由于恶性病变增强大多表现为明显强化,因此同时使用该技术可清晰的将病灶显示出,主要是因肿瘤血管动静脉瘘形成及血管增多等。
综上所述,将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能对病变部位形态进行有效鉴别,此外还能将早期增强率与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用于疾病病变类型的鉴别诊断,以使诊断准确率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真真,郭亚飞,陈艳,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1,32(6):404,409.
[2]王晓青,王磊.动态增强技术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2):186-189.
[3]蒋辉,王立峰,赵书蕴,等. Look-Locker技术在定量动态增强MR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1,40(4):694-698.
[4]雷鸣峰,邓宏亮,金汉葵,等.磁共振成像评价乳腺血供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10):70-73.
[5]付泽鸿,徐红芳,王珺燕,等.数字化钼靶X线与核磁共振DWI联合DCE技术在乳腺占位病变性质判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8,58(32):82-84.
[6]陈体,苏雪娟,刘金岭,等. DWI联合DCE-MRI技 术鉴别乳腺良性病 变和乳腺癌的临床 价值探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11):55-57.
[7]周意明,陈宏,徐筑津,等.比较乳腺动态增强MRI定量和半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35(4):488-492.
[8]李婷,鲁伦博,卓瑶瑶,等.扩散峰度成像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8,52(6):436-441.
[9]李晏,郑晓林,刘碧华,等. MRI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20,31(10):1283-1287.
[10]徐凡,彭丽君,梁莹莹,等. 基于MR早期动态增强的影像组学标签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1,36(1):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