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

2021-11-25 22:55高晓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角色定位新课改

高晓燕

摘 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不单单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准确定位自身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也是新课改对学校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之一。笔者针对以往学校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有效策略,希望对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师 角色定位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6.060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已经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育人,重点突出的也是“人”,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在以生為本理念的指引下,明确自身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位置,紧紧围绕着学生设计和规划教学活动。

一、以往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1.知识传递者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语文教师都片面地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知识的传递者,在教学中侧重于对知识的讲解,非常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不断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并且很多教师都只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讲解,很少进行拓展,成为教材知识的搬运工。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只懂得运用这些知识应对考试,而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中,显然这与新课改的要求相违背。

2.课堂的主持者

在传统的学校语文教学模式中,主张尊师重道。教师的形象具有一定的威严,很少会有学生大胆质疑或者反驳教师讲述的内容。整个教学课堂都由教师一人掌控。教师片面地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课堂的主持者,而学生则是被管理、被要求的一方,教师讲述什么学生就要接受什么。事实上这样的教师角色定位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自主性,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有效策略

1.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和促进者

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新课改背景下,显然教师的角色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绝不再是过去的课堂主宰者,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和疑难问题的解答者。而是需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引导高中生自主探究和挖掘知识,教学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一个充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这是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过程。只有语文教师准确定位了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才能够实现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教学课堂的主人。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宇宙的边疆》一课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浩瀚的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界呢?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参与其中,讲出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知识的自主学习,以此获得问题的答案。在教师与学生一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以用一个成年人的思维直接评判学生观点的对与错,而是要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2.教学的组织者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学流程里过于强调教师的位置,而忽视了学生的位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后,要求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互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尊重”,其中不单单是对某一学生个体人格的尊重,同时还包括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民主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除了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外,还应该融入情感指向、价值取向等,更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理解能力。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具有一定的梯度,要给学生带来一种拾级而上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充足的动力进行自主学习。

在设计教学问题时,除了要以教材中的内容为基础以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并且问题的设置应该从简单到困难,由浅入深,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既需要引导学生将思维集中在课堂上,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校园语文学科来说,很多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语文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这一机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究,以此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获得不同的学习感悟。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课堂上的作用仅仅是组织互动,要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可以用直接讲授来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

3.终身学习者

语文教师应该从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中走出来,成为一名求知者和创新者,自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并积极打破自己多年来一直沿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自身的形象定位为终身学习者。正所谓学海无涯,学生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同样如此。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日新月异,每天都有很多新的知识出现,所以,语文教师若想保证自身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和完善。为此,学校一定要给予其鼓励和支持,鼓励语文教师积极接受再教育和外出学习,以此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通过观看一些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借鉴其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和优化,以此更好地应用在自身的教学中。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在将自身的角色定位为终身学习者后,还应该加强对自身教学的反思,通过收集学生对自身教学的建议和意见,来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进而不断提高学校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教学的合作者

新课改提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方式展开语文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更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知识的自主获得。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将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为教学的合作者,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高中生。

例如,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以往情况下,语文教师都是直接为学生解答问题,并详细讲述其中涉及的知识。一部分学生可能当时听懂了,但是一段时间后就容易忘记。这就是教师角色定位上出现问题造成的后果。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是教学的合作者,需要与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一同展开学习与探究。当学生遇到问题向教师寻求帮助时,教师应该与学生一同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询问学生的解决思路,同时和学生交换解题思路,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正因为很多学语文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合作者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已经得出结论后,鼓励其展开阔展性思考,寻找不一样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获得结论,并对整个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最终结论扎实记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也能够得到训练,十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改对语文教学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就是培养高中生,教书育人。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首先要转变自身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身份,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不再是语文教师的一言堂,而应该重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高中生,准确定位自身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此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侍权《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读写算》2020年第33期。

[2] 张舒婷《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科幻画报》2020年第10期。

[3] 蔡巧红《深化改革,高效轻负——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探析》,《高考》2020年第27期。

[4] 鲍纪祥《师为要  生为本  考为导——关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高考》2020年第24期。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角色定位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