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珍
摘 要: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教条呆板、缺乏活力且根深蒂固,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新颖的教学方式虽然已经在小学课堂上应用,但是教师往往不太注重细枝末节,通常情况下还是按照常规的教育模式进行,抓紧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不能很好地贴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逐渐使学生产生倦怠情绪,不能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有鉴于此,教师应改变课堂教學的方式方法,让小学生多倾听,学会倾听,在倾听中理解知识点,深思所学习的知识体系,感受文字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5.004
小学阅读教学能给予学生读与写方面的指导与训练,通过学习课文的方式找到阅读的关键所在。对写作方法有更深掌握,写作时也能言之有物。教师要把课文的脉络进行清晰的讲解,让学生积累文章中的优美段落,写作时善于运用这些华丽辞藻。小学阅读教学时,教学模式通过读写有机结合的方式意义重大,可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活跃,在班级里营造出语文阅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的读写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写作训练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高度重视,确保学生所掌握的表达方法是有效的。教师需要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从而将整体教学水平提升,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一、通过略读课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
新《课标》再次强调了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力争找出具有一定创新性、有效性的教学方式,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整体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阅读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理解能力,为学生后期的知识学习打下牢固基础。教师往往不会对略读型文章的教学内容进行翻译,会选择进行群文阅读。例如,教学《神笔马良》时可选择中国古代经典书籍中的其他故事,如《七色花》《九色鹿》等故事典籍来组织群文阅读活动。通过文本的有效阅读,帮助学生深入认识故事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学生也不用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浪费更多的时间。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涉及简单易懂的图形以及单个字符,能为学生的阅读扫除障碍。另外,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以及讲故事都有助于学生对语文阅读以及语言应用技能产生浓厚兴趣。阅读文章后,可以指导学生在注释中获得有用的知识点,以便学生保持长期的注意力,并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并在文章中的空白处对文章进行评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层次的丰富性以及阅读过程中段落的逻辑性。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必须使用简化符号进行注释,以节省空间并保持简洁的书写,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二、基于语文教材,创设丰富文本
教材是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科教学标准,由教育家编写而成的教学资料,同时是师生共同使用的标准文本,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彰显阅读文本的教学特点,促进学生产生深刻感知。同时教材也存在较强的局限性,因为教材中编制的文章相对较少,其对主题的解读缺乏透彻性。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章核心,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和交流,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材作为载体的作用,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并将其灵活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例如,教师在讲解《桃花心木》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融入《根的随想》等相关课文,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不同作家所运用的同一种描述技巧进行对比,思考其在文章中的作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分享中达成共识,并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内化。
三、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语文情境课堂
语文教学应巧借信息技术展开生动施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语言、动作、心理的艺术表达,提高学生注意力。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感受那里的迷人风光。之后在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展示美轮美奂的风景时提出问题:“为何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学生踊跃发言。随后,在情境课堂中,使学生展开精读,边观赏漓江水,感受漓江的“清、净、绿”,边展开学习思考,让学生品味桂林山水的奇异之美,使其化身为“小导游”为他人介绍桂林景色、山水奇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夏天里的成长》教学中,可为学生播放轻音乐《夏天的秘密》,并使其闭上眼睛,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阵阵蝉鸣、风拂过草丛的沙沙声、夏雨滴落之声……使学生联系记忆中的夏天,天气炎热,草木丛生,一切都充满勃勃生机。在音频播放中,营造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透过文章对夏的描写,探究夏日里植物成长的奥秘,对夏天产生更为独特、深刻的认识,进而奋力生长,来日长成“参天大树”。新课改下还需要对汉字及句子中和实际生活有关的文化进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生活及学习中成为赢家。例如,在《母亲》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模仿小孩常做的一些动作,并为学生表演一场小孩与母亲吵架的情境,让学生讨论教师模仿的母亲有哪些特点。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较强的好奇心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去探讨教学中的内容;利用学生喜欢听“八卦新闻”的心理,让学生去搜集其他作品,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更好地对阅读进行拓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常常可以和语文教材里面的文章联系起来,但小学生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仍存在一定差距。教师一定要在上课前将相关材料搜集好,要不断对学生的知识面、视野,对文章的认识及理解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以此来更好地帮助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开展启发设问环节能非常有效地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在阅读文章期间,学生常常会遇到自己知识上的盲点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合理设问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努力思考。教师要为学生将教学情境设置出来,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进行阅读时让学生发现其中有没有没有学过的字词,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及时针对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查资料。如果学生在实际阅读期间发现描写得特别好的句子的写法或结构,也可以让学生将好的句子记录在本子上面,更加方便对这些优美的句词进行翻看及保存。学生的阅读效率通常情况下都会被自身的阅读习惯所影响,在品读一些写得非常好的文学作品时可以在思考后将自己阅读的感悟记录下来,以便后期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及对文章的观点表达出来。
五、增加语文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实践是一个必须与现实情况结合而不仅需要知识,亦需要交流、操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获得的认知将比静态的教室学习获得的更多,且学生语文学习的目的始终与生活相连。例如,在与上述同样的单元主题化教学中,继同主题群文阅读及表达与交流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走出教室的主题实践活动,6人一组,访问学生家长或社区叔叔阿姨,通过了解长辈们不同的人生经历,聆听他们由亲身经历得到的人生经验与劝告,更加懂得生命的本质和珍惜生命的道理。如某一组同学的参访报告中写道:“一位80岁的老奶奶告诉我们:‘当你老了,老到死亡随时会降临时,你会慢慢发现自己最在乎的不是追逐一生的功名利禄,而是自己想体验但却没有体验到的人生,自己想爱但却没有爱到的人。从老人的口吻中传递出来的遗憾自有一种发人深思的力量,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想要什么为什么不去抓紧追呢?”如此,这便是主题实践活动区别于单纯阅读及表达交流的深刻意义。
总之,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应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进行坚持。教师应通过科学的阅读教学方式及灵活的思维不断对学生的语文课堂进行丰富,引导学生努力提高阅读难度,培养学生高质量语文阅读鉴赏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其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这种有助于学生深入感知文本的有效教学方式,更将在多元情境创设中,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中学会在倾听中成长,在深思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许娜《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21年第5期。
[2] 王会香《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成才之路》2021年第14期。
[3] 林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研究》,《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年第6期。
[4] 王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语文课内外》2019年第10期。
[5] 吴晓燕《多元教学策略下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学周刊》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