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研究

2021-11-25 21:34任朋利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任朋利

摘 要:在学生接受教育的生涯中,中学时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阶段,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需求,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在语文学习中形成创新思维,继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完成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思维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32

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应用这些教学资源展开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与自身习惯、能力相适应的学习方法,避免学生语文学习惯性思维的形成以及学习中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教师应引导学生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手段不够合理

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尤其是在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中,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很多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并未将这些要求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部分语文教师对自主合作教学方式的认知有误,甚至会为了应用而应用,并未将自主合作教学与课本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结合起来,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而言,有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问题不够科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体系,或者与文章主题、教学目标不符合,不仅不会实现教学目标,反而会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和问题之间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无法引发学生对问题逻辑进行思考。不合理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对新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

部分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只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式,没有结合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也未全面解读新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对初中生的能力和兴趣爱好也不关注,这样的教学方案会和实际教学要求脱离,教师很多时候没有对重难点知识展开讲解,学生对关键知识、难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限制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语文课堂中,知识点不连贯,重难点不突出,语文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

3.教学模式化

有些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方法过于单一,模式比较僵硬,对于几乎所有的课程都选择相同的流程与模式,并未结合每节课、每个单元主题的特点而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比如很多教师课前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词,划分段落,总结每个段落的大意,画出中心句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从表面上而言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每节课都采用相同的教学范式,课堂丧失了趣味性,千篇一律的教学流程下,容易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性。处于教师掌控下的课堂本质上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1.创建有趣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想象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基础条件。但是现实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并未认识到两者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不重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初中时期的学生,其想象能力是较强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创设与教学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想上打破常规,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比如在学习《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时候,诗中描写了诗人乘坐着船行驶在大海上,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思念。虽然诗人在描写自己思乡之情方面,用笔很独到而精准,具备极强的表达能力,但是初中生的人生经验、人生感悟还比较少,单靠自己很难理解诗人思念家乡之苦。因此语文教师要创设主题为乡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自己离家在外,一时无法归去的无奈和凄凉,由此在感情上与诗人达到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离别、萧瑟的音乐,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幻想一下自己乘坐小舟漂泊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体会内心的孤单、渺茫以及思家无法归去的无奈。学生发挥想象力,能够从不同维度上思考问题,形成对问题更全面的认知。另外,语文学科中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多元的,为了让每个学生在问题上得出不同的答案,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就要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维度上思考问题,在大胆的想象中,获得问题的答案。

2.通过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很低。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学习能力和教学目标等,设置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学习、交流,在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出问题的答案,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是来自生活的艺术,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所熟悉的问题开始,学习语文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将语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发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也便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雨的四季》这节课上,教师要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明确文章的大体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谈谈在自己的眼中,四季的雨有何不同,自己对于雨的感受、观点等,并且结合自己的经验、生活事迹等,和同伴说说为何对雨有这种体验等。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经验和所见所闻理解课本知识,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社会经验等都不同,在对待同一问题的见解或者同一事物的感受上,自然不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探讨问题,学生能够给出不同的观点,学生可以对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发表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不同的观点,这一过程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文教学。

4.营造交流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需要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敢于质疑,在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语文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的探讨、交流等提供一定的支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就某问题发表观点,进行经验共享,一方面可以解答学生的疑问,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最后一课》这节课堂上,教师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然后拿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进行沟通交流,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主旨不甚了解,其他学生便可以这样回答:“普法战争中,作者站在一个孩子的立场上,描写了作者在上最后一堂母语课的过程和内心感受,这篇文章表达了孩子对国土沦陷的耻辱以及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在交流观点分享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观点会发生碰撞。当然也有部分胆小的学生不敢发表观点,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加以鼓励,教师要关注每个小组的探讨交流情况,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解决,督促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探讨交流中大胆发言,交换观点,和小组成员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在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具备极强的能力以及责任心,为初中生创造高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拓展课文内容,使初中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自己的思维,继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靳若《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年第9期。

[2] 李校龙《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华夏教师》2020年第15期。

[3] 唐丽《聚焦深度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变革》,《教育科学论坛》2020年第2期。

[4] 廖对儿《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教育观察》2019年第42期。

[5] 敬宏烨《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