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08
语文统编教材凸显了“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编写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践行整本书的阅读学习,能够切实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笔者在教学初三年级的《故乡》和《孔乙己》时,勾连进行了《呐喊》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并且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先读先研,确立教师角色
教师要做整本书阅读的先行者,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再次体会到,整本书阅读是“复杂而宏阔”的,所以教师也要做好分析研究准备,找出大量文献,摘录鲁迅名言,为学生搭建平台,为每位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理解鲁迅笔下的小说人物的形象。
教师要用自己的解读方向,用自己的理解去引领和激发学生的深读兴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交流。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常常有怦然心动的惊喜,情不自禁的感动,心有戚戚焉的共鸣。要让学生及时捕捉初读的第一感受,抓住那“一闪的灵光”深入下去,记录下来,反馈出来。
教师要做整本书阅读的引导者,教师要及时进行追问,比如:何种原因把杨二嫂变成了这样一个尖酸刻薄的人?可以让学生找出时代背景;兔、猫、鸭、蝌蚪分别代表什么?让学生联系鲁迅其他作品中被欺侮的人物的形象;通过“社戏为什么是出好戏”这样的追问,可以让学生找出平桥村的几位为儿童营造快乐童年的长者,也能引发学生更深入的讨论,有的学生会联想到鲁迅的其他作品,教师要恰当地给予归纳增删,引导学生做出总结。
只有教师拿起书,做阅读的先行者,才能带领学生向阅读的更深处漫溯。
二、适时导读整书,利于初高中衔接
《呐喊》共收录14篇文章,而部编教材六册书,选入了三篇,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社戏》、九年级上册的《故乡》和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考虑到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在初三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呐喊》整本书阅读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有利于学生回顾过往,复习三年所学鲁迅的所有作品,加深学生对其作品主题的理解。第二,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高中课文《祝福》选自另一本小说集《彷徨》,此次整本书教学将利于实现由《呐喊》到《彷徨》的自然过渡。
初中语文教学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将阅读教学与整本书阅读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需要读出自己的个性体悟,不能让自己的头脑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情感体验和人生阅历,去与作者与文本直接对话。让学生阅读中,不断地产生阅读心得,在反复交流、深入阅读中,读出自己的个性认识,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本案例截取“人物群像分析”的教学片段,借《呐喊》整本书来探寻鲁迅的“呐喊”是为何人而呐喊,借《狂人日记》表达的作者想描写的究竟是何种疯狂。
三、聚焦人物,掌握《呐喊》阅读的方法
笔者在教学时,先请学生自读《呐喊》围绕小说的“人物要素”提交讨论选题的意向。在教学中,多数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因此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才是难点。
教师可以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本小说集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呢?在导读课中根据出示的图片,学生开始了一番思考,这些鲁迅笔下的小说人物名字都富有深意。既然学生提到了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就让学生尽可能把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阿Q、闰土、杨二嫂、蓝皮阿五、阿长、狂人、夏瑜、华老栓……这些小说人物的命名,说明鲁迅先生为小说人物取名时,综合运用了对比、衬托、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看似很随意,信手拈来,实则经过了精心的构思,是鲁迅智慧的一种体现,我们读小说的时候,也要思考人物的名字或小说的标题是否有其他的深意。
学生平时喜欢休闲玩味型阅读,而这里,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式”策略,让学生“围绕小说人物”提出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进行体悟获得型阅读。
探究人物的共性,需要学生熟悉每一篇的内容,熟悉每一个小说人物的基本情况,尤其关注与自己小组密切相关的研究内容,这种共研过程营造了教师引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阅读氛围。本课中很多观点均是由学生通过朗读交流《呐喊》整本书后探索“人物群像”发现的,让学生充分经历细微处的揣摩的过程,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四、深读《呐喊》,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在《呐喊》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笔者运用“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的策略激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如果一篇一篇进行解读,就违背了整本书阅读的初衷。放在一起读,引导学生分小组去讨论,去审视,去寻找内心世界中最疑惑和最能引起共鸣的地方,使学生迅速理清了《呐喊》中出现的人物、了解了中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社会残余的封建思想,也尽可能地探寻小说所表达的深刻的主题。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思考,在小组内展开交流与讨论,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了小说中这些人物的共性特征。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对这些人物的群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引导学生大格局、大空间阅读《呐喊》,这样学生经历了整本书的阅读,从而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同时也让学生重新思考鲁迅為什么在小说中塑造这些人物形象。小说人物分类归纳,分为同一类的就可以称之为人物群像。分类是辨别和概括事物特征的基本方法,将有共性的事物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从而发现其本质的规律。课堂上明确了人物群像的分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一类人,这些人物的命运能帮助他们理解小说的主旨,了解中国的旧时代,旧社会。因为人性是变化的,流动的,矛盾的,所以他们是病态社会之所以病态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鸭的喜剧》等作品,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世界;《狂人日记》更是体现出了一种“人吃人”的社会现实;而我们八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社戏》里面出现了很多帮助我实现愿望的人物,有和我一起玩的小伙伴,还有几位长者,我的母亲、八公、六一公公等,这些美好的回忆其实都是因为鲁迅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幼者本位”的精神思想是鲁迅发出的呼号与呐喊,鲁迅努力地想把这些美好在小说中展现,展现一个光明的地方,既能找出对“吃人的人”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为弱小者的呐喊,也能分析出“救救孩子”从而为儿童呐喊,大家在讨论这些人物的同时,学生实现了阅读能力、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能力的提升。
名著阅读教学往往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只有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些开胃小菜的引领,才能燃起学生的读书热情,才会开启一本书的阅读,让学生有所发现,当然最有价值的还是学生的“读后分享”。读完一本《呐喊》过后,学生主动去阅读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就这样,学生用一本一本的书,垫高了他们的人生,也垫高了我们的人生。通过这样的阅读课,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思考、追问、分析、归纳、总结,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核心能力,实现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所有的阅读分享都来源于学生内心,正所谓,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呐喊》整本书到底是在为谁而呐喊和疯狂呢?这里需要探讨鲁迅作品的主旨。
《药》中华小栓死了,夏瑜死了,《孔乙己》中孔乙己死了,《白光》中陈士诚死了,《明天》中宝儿死了,《阿Q正传》中,阿Q死了,《鸭的喜剧》中,小蝌蚪也死了。鲁迅在《呐喊》中说:“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小说是靠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来揭示主题的,比如阿Q、孔乙己等必须死掉,因为他们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华小栓是必须死的,而夏瑜的死是以秋瑾为原型的,秋瑾烈士是值得尊重的,正因为秋瑾的死对社会的进步有价值,才有了这篇小说的讽刺效果,作者安排夏瑜为了历史的进步死了,有的人却喝他的血,这药当然治不好他们的病,华小栓只是一个可悲的不幸的而且必须死的人物。
小说人物的命运是最具匠心之处,情节发展到一定的地步,连作者也挽救不了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了。抓住了这些人物的特点,学生基本就可以了解《呐喊》这部小说集的主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