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
【摘 要】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认知规律,“弯下腰”“蹲下身”,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学生的世界,以解读的方法与态度对待学生的想法,去看待我们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才会是适合学生的课堂,也才会是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个性的学习方法 适时点拨 构建和谐课堂
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洞察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认知规律,“弯下腰”“蹲下身”,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学生的世界,以解读的方法与态度对待学生的想法,去看待我们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才会是适合学生的课堂,也才会是有效的课堂。
一、选择个性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要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研究学生的特点,选择有个性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对连续的数字分成学习会出现混淆现象, 这时结合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将音乐元素融入一年级的数学课堂,将数字分成变成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是个不错的选择。
1.“7”的分成歌《新年好》
它们合起来都是10。
寓教于乐,将数字分成唱出来,让枯燥的数字分成变得生动有趣,既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适时点拨助力,创造展示的机会,让学习真正发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真正发生,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心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在操作、质疑中激发学习热情,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下面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78页例4“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为例:
(1)计算一副三角板的3个内角度数的和是多少?(已知三个角的度数,求总和)全班学生都得出了180°的正确答案。
(2)从书上第113页剪下3个三角形,小组合作,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计算出内角和。(未知度数的三个角,求总和)通过测量和计算,大部分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只有两三个学生测算出来的结果不是180°。笔者将其中一个学生的结果展示出来:量出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90°、40°、45°,算出的内角和是175°。此时,笔者板书: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计算,我们得到了不同的结果。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呢?我们要不要换一种方法来探究呢?
(学生们陷入沉思:除了量出度数,还能有什么办法呢?能明显感觉到他们无从下手)
师:(适时点拨)180°的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众):哦,我知道了。
(学生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将小手举起来,迫不及待地抢答)
生1:平的,平的。
生2:像一条直线。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变成平的呢?
生1:拼!
生2:将3个角拼起来。
生3:还可以描出来啊!
师:怎么拼,怎么描呢?
学生们跃跃欲试,探索的欲望写满了脸庞,他们一个个拿出三角形纸片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笔者让那个算出175°的学生也进行验证。
师:现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根据学生的表达,擦去黑板上那个大大的问号)
师:(引导小结)看来,在量角的度数时,我们会产生误差,导致结果不准,现在我们通过剪、拼、折的方法,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确实是180°,我们学会了用不同的探索方法去学习,真的很棒!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提出两个问题 “你能换一种方法求出三角形的內角和吗?”“180°的角有什么特点吗?”,通过提问、点拨来引导、激励学生摆脱常规思维束缚,突破原有思路局限,并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去探索新的知识。学生根据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认知冲突,最终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达到了最佳学习状态。
三、构建和谐课堂,在自由、平等、互助的课堂中获得成就感
和谐的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的绿洲,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样就能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的目的。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一课中就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见图1):
读题后,学生立即提出了两个问题:
(1)种西红柿的地和种茄子的地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种西红柿的地比种茄子的地多占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师:还能再提出别的问题吗?
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们一定在想:哪儿还有呢?比多比少的问题提了,求一共的问题也提了,还有什么呢?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
生1:想到了,剩下的是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生2:不行,不好算。不知道这块地总共是多少。
生3:是啊,要求剩下的,用什么去减呢?
师:是啊,怎么办呢?再想想。
生:可以算的,先算出种番茄与茄子的地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再用“1”去减。
此时,笔者内心喜悦,但暂未表露,先按该生的意思板书算式:
“‘1是什么意思啊?”有几个学生这样追问。
绝大多数学生看着黑板,一脸困惑。
“‘1就是啊!”这个学生解释道。
这可跳出了现在的学习范畴了,笔者很惊讶,学生的潜力真大啊!此时,学生们一个个不甘示弱,争先表达,大家学习热情高涨。
另一个学生举手了,激动地说:“这块地被平均分成了5份,整块地就是,不就是1吗?”
笔者及时画出了示意图(见图2),学生们顿时恍然大悟。
课堂中,学生们互教互学。这里的“教”,不是简单地告诉,而是把“我”的想法与“你”分享,把“你”的想法与“我”对照;这里的“学”,就是在和谐的氛围里,在分享、对照的过程中,构建自己新的认知。教师的进一步提问,将学生引入深度思考,在进一步整合、优化、拓展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让他们获得满满的成就感,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共享的平等互助的课堂。
综上所述,如果仅从教师的角度设计教学,类似“一说了之”的现象就会重演。如果教师能从学的角度思考: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如何让学生想学、愿学、学好?那么,教师的教学处理与安排就不会简单化甚至走过场了。当我们用学生的眼睛去看,用学生的心去体会,走进学生的世界,就会觉得自己如同“长大的儿童”,仿佛和学生一样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说:“课堂是儿童学习的地方,学习需要助力和引领;课堂是儿童交流的地方,交流需要真诚与技巧;课堂是儿童成长的地方,成长需要真爱和陪伴。”课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地方,创设适合学生的课堂,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在组织教学时,教师需要的是善于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走进学生,设计符合学生个性的、自主的、和谐的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