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

2021-11-25 08:12张旭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喜福会文化差异冲突

张旭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喜福会》中四对母女关系的分析,分别从语言表达方式、家庭观念、婚姻观念以及教育理念四个方面分析中美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来阐述母女间冲突产生的原因。小说中母女间的矛盾、冲突一直存在,但随着女儿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彼此间深厚的爱,母女间的关系慢慢走向缓和融洽,理解和爱成为跨越文化差异的良方。

关键词:母女关系;文化差异;冲突;融和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8-0031-02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也是她的第一部作品,1989年出版以后,连续九个月成为《纽约时报》的销量冠军。1989年,《喜福会》获得L.A.Times书籍奖及美国国家书籍奖。同时在1990年,获美国联邦俱乐部书籍奖和美国加州书评会最佳小说奖。1991年,《喜福会》又获得美国最佳小说奖。这部小说曾被翻译成25种语言。全书共分为4章,16个故事,分别由不同的叙述者从各自的角度讲述,除了苏媛因在小说开始前两个月去世以外,都以第一人称叙述。小说围绕四对母女即苏媛和精妹;安梅和露丝;林多和薇弗莱;莹莹和丽娜之间的冲突而展开[1]。

自1960年以来,美国的自由、民主和富饶受到很多人的向往,中国不断有人移民到美国。但是由于中美成长环境的不同,第一代移民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一方面对于处于弱势的中国文化不舍,努力坚守中国的传统意识,另一方面不得不艰难而刻意地融入强势的美国文化。而他们的子女们因为出生长大在美国,崇尚西方的独立自主和个人自由,而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十分陌生,这是本书的创作背景和主题。书中四位母亲1949年来到美国后,为了能够分享彼此各自的幸福和欢乐,她们以聚会为名创办了喜福会。在谭恩美的笔下,随着女儿们的长大,由于母女彼此之间的代沟特别是文化上存在的差异,矛盾冲突不断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四位母亲因为不同的原因移居美国,但是对中国的文化传统铭记于心,用中国母亲的方式对女儿们进行教育和管束。女儿们却对此不以为然,用各种方式与母亲们进行斗争、反抗。曾经在母亲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烙印的痛苦的过去,使母亲们想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在女儿们的身上,这些都不断加剧母女间的隔阂。这种冲突也是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代表,笔者认为造成这些冲突的根源是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本文将从语言表达方式、家庭观念、婚姻观念以及教育理念四个方面分析中美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1中美两国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仅代表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除了可以传递不同的文化信息,还可以拥有不同的文化身份。语言和文化是合二为一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特定的文化含义。文化冲突经常因语言表达和交际方式的差异而引起。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人们对语言表达有不同的认知,在《喜福会》这本小说里每一代人都被家庭纽带连接在一起,但因为移民这个身份的变化和英语能力的欠缺,使他们难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因此造成了因为不能良好的沟通而疏远。母亲和女儿不同的成长背景使得语言交流成了两代人之间的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阻碍了几对母女无法通过最直接的语言交流方式去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喜福会》中的母亲们说着来到美国后学会的洋泾浜英语,常常还要加上英汉叠加的语言,两种语言都不熟练,表达就非常不顺畅。女兒们都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从小就接受美国式教育,操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英语是她们的第一语言和官方语言,所以她们很少使用中文,脱口而出的中文也经常错误百出。在她们眼中,汉语生硬而贫乏,所以汉语很蹩脚却又不愿意学习。语言差异导致母女不能顺畅地交流、沟通,也容易造成误解,这就导致了母女之间冲突的产生。

2中美家庭观念上的差异

中美两国在家庭观念上差异巨大,无论是对家庭的概念,父母和子女以及夫妻关系的理解都存在不同。“家”,这个字的含义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家庭往往以亲情关系为纽带,形成从老到幼等级森严的家族体系,组建一个庞大的家族。即便到了近代,人们对家庭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家庭规模逐渐缩小,但大家族几代人同堂却是中国人理想的家庭。《喜福会》中,四位母亲深受根深蒂固的中国家庭观念影响,母亲之一的林多在女儿薇弗莱婚后仍经常去看望她,而在美国长大的薇弗莱却对母亲的频繁而又不事先通知的造访感到气急。在美国的文化中,私人隐私、自由权利高于一切,即便是家人也不能随意进入彼此的隐私区域。相反,中国母亲则坚信子女永远都属于自己,这种观念的不同造成了来自中国的母亲与在美国长大的女儿的冲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观念里,个人有更强的独立性,不同于中国式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依附和归属,他们的家庭模式里主要有父母及未成年子女,当子女成年以后,他们要离开家庭自立门户,成为独立的个体[2]。

3中美对待婚姻的差异

中国长久以来有着男尊女卑的习俗,女性在家庭中不仅要遵守纲常,还要成为维系家庭、养育后代的纽带。她们不能出门工作,所以也就没有经济来源。这使得她们在生活上,甚至精神上,都必须依附于丈夫而生存。美国的家庭关系中,夫妻分工虽然明确,但是二者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3]。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深入人心的家庭观念是“三纲五常”。自由恋爱是封建礼教的不可触碰的领域,子女的婚姻多数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未经父母授命的婚姻是不可能被接纳的,没有媒妁之言的婚姻是不完备的。男方家长的选择还会包含对繁衍子嗣的考虑,女方的选择权则主要考量对方的家庭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因为长期受封建迷信的影响,中国社会的结婚时间安排和嫁娶风俗规定也非常严格。以美国为例的西方国家倡导自由恋爱,强调个人价值和尊严,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因此西方国家在择偶标准和婚姻自由度上要远超中国。

林多4岁就被许配给黄家,成人以后就顺理成章地来到黄家做童养媳。因为黄家的社会地位比林家高,因此林多在黄家的家庭地位甚至不如仆人,为了能活下来,她只能按照母亲的吩咐,处处小心,做个谦卑恭顺的小媳妇。即使感受不到婚姻的幸福,也无权反抗,只能屈从,最后靠着装疯才逃出了这段不幸的婚姻。安梅的女儿罗斯从小深受美国文化熏陶,独立而自信,当男友泰德父母不看好她的情况下,依然选择自由恋爱,和泰德步入婚姻殿堂。但受到母亲传统婚姻的影响,她逐渐失去了妻子的平等地位,沦为听从丈夫的随从,这种一味顺从的态度,没有获得完美的婚姻,却使她在丈夫面前失去了以往吸引他的魅力和光芒,婚姻差点破裂,因为泰德不需要一个顺从的中国妻子,他需要的是由自己独立人格的美国妻子。当罗斯在母亲的帮助下,开始追寻丢失的尊严后,挽救了自己的婚姻。

4中美家庭中教育观念的不同

《喜福会》中母女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中美两国父母对家庭教育的不同看法。中国的父母们多数都非常看重对后代的教育,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中国式的母亲们往往将子女看作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对子女有着无穷无尽的希望,特别是希望子女们替他们完成一些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子女取得成就时,她们会视为自己的荣耀。她们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一些理想和希望强加到子女身上,却忽略了子女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非家长的附属。书中的苏媛会强迫女儿学琴,林多四处炫耀女儿的棋艺,她们认为她们以子女的成就为荣,而子女对父母必须百分百顺从。而美国家庭中的父母和子女相对平等自由,父母只把孩子养到18岁,孩子成年以后不需要依赖父母,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生活上,他们都必须学会独立。当遵从中国式教育的母亲遇到在美国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女儿们时,冲突不可避免,以至于精妹曾经因为弹琴的问题对母亲大喊,表达自己不会成为母亲希望的那种女儿,甚至希望对方不是自己的母亲[4]。

5结语

《喜福会》中的母女们的故事各不不同,尽管存在隔阂、矛盾与冲突,但彼此间的深爱却是不容置疑的。也正是这份难以割舍的亲情使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最终能够正视她们曾经排斥的中国母亲式的关爱,从而与母亲达成了和解,也使母女关系愈加和谐,这种和解与和谐体现了她们身上兼具的中美文化。所以在小说结尾,尽管女儿们或是经历了不完美的婚姻,或是曾经找不到自己,但最后在母亲的感召下,她们重新赢得自尊,找回自我,也对母亲的爱有了更深的理解[5]。

通过《喜福会》,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中西方文化截然不同,导致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冲撞和隔阂,但人与人之间只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爱,这种冲撞就可以走向融合。

参考文献

[1]谭恩美.喜福会[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

[2]邓炎昌.现代美国社会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王大利.中西婚姻观差异之比较[J].学园,2011(10):60.

[4]高合顺.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09(8):150-153.

[5]程爱民,张瑞华.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J].国外文学,2001(3):86-92.

(责编:李慧娟)

猜你喜欢
喜福会文化差异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冲突管理
跨文化视阈下的中美文化冲突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电影《喜福会》中母女双重文化境遇中的自我追寻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