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丽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胃癌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目前,临床治疗该症以手术为主,而新辅助化疗是指在实施手术前就接受的化疗方式,目的是促使肿块缩小,早期杀灭转移细胞,可提高手术切除率,使得不可切除的肿瘤变为可切除,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由于化疗期间常会伴有疲乏、呕吐等多种症状,导致患者无法忍受化疗带来的痛苦,出现癌因性疲乏,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与术后康复进展[1]。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属于患者主观上的不愉快症状,其水平越高,提示患者承受的抑郁、悲伤等不良心理负担越重,加上治疗涉及到家庭经济支出情况,可进一步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影响预后康复。因此,早期改善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尤为重要。胃癌患者需长期接受家庭的照顾,而家庭关怀度是一种可反映家庭功能的指标。家庭关怀度越高的患者,可获得来自家庭成员的支持及鼓励,促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主动了解新辅助化疗措施,积极对抗疾病、配合临床治疗[2]。由此推测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家庭关怀度存在联系。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及其与家庭关怀度的关系。
1.1 研究对象经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新辅助化疗的94例胃癌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胃癌诊断标准[3];(2)行新辅助化疗治疗;(3)认知功能正常,可独立完成问卷调查;(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3)合并全身性系统性感染;(4)既往有过重大手术史;(5)肿瘤向远处转移。
1.2 方法
1.2.1癌因性疲乏评估 患者入院当天,应用Piper疲乏评估修订量表[4]评估其癌因性疲乏情况,量表包含行为疲乏(6个条目,60分)、情感疲乏(5个条目,50分)、躯体感知疲乏(5个条目,50分)、认知疲乏(6个条目,60分)4个维度,共计22个条目,总分0~22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癌因性疲乏越严重。
1.2.2家庭关怀度评估 患者入院当天,应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daptation partnership growth affection resolve,APGAR)[5]评估患者家庭关怀度,量表包含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5个条目,采用Likert 3级评分法,总分0~1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家庭关怀度越好。
1.2.3质量控制 问卷调查前,获得患者同意,专业人员使用统一用语向患者讲解本次研究目的、问卷方式、意义等内容,指导患者现场独立填写完成问卷,问卷现场发放,且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并检查是否出现漏误填情况,剔除无效问卷(填写条目均为同一答案或规律性答案)。本研究共发放94份问卷,回收94份,回收率100%。
2.1 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94例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Piper评分为(128.47±19.36)分。
2.2 不同特征胃癌新辅助化疗癌因性疲乏水平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患者Pipe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胃癌新辅助化疗癌因性疲乏水平比较
2.3 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家庭关怀度情况94例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APGAR评分为(6.20±1.34)分。
2.4 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分析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与家庭关怀度呈负相关(r=-0.728,P<0.001)。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痛苦的、持续的、主观的乏力感或疲惫感,与活动不成比例,其发生情况与癌症本身及治疗有较大关系[6]。胃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期间会感到疼痛、疲乏等症状,导致癌因性疲乏水平较高,当休息与睡眠无法缓解癌因性疲乏时,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整患者身心状态,减轻疲乏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94例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Piper评分为(128.47±19.36)分,可见多数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处于中度疲乏状态,临床医护人员需加以重视,早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预后。
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认为长期的化疗会增加家庭照护者的心理,增加家庭经济医疗负担,进而对家庭成员产生愧疚感、不安感,加上治疗带来的疼痛,导致患者不愿面对疾病,治疗信心较低,进而不利于患者机体康复[7]。家庭是患者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成员的支持、关怀在患者的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家庭关怀度越低的患者,其获得的照护、支持越少,患者身心压力更大,影响治疗效果;而家庭关怀度较高的患者可积极转变自我意识,采用正确方式面对疾病,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同时可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减轻自身心理压力,在家庭成员的鼓励、关心下,减轻自身孤独、无助感,恢复对抗疾病的勇气,会主动去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积极配合临床治疗,进而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缺乏激情及易疲累的主观感受[8-9]。此外,家庭关怀度较高的胃癌患者,其与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越紧密,沟通越充分,可一定程度上维持患者心理平衡,促使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身边资源了解疾病治疗相关信息、干预措施、注意事项等内容,利用了解的资源,提高自身认知度,提高积极适应疾病的能力;家庭成员的关怀可给予患者力量,促使患者内心深处产生对抗疾病的驱动力与勇气,获得家庭归属感与安全感,有效减轻身心负担,缓解压力,临床或日常生活中可积极践行干预措施,减少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癌因性疲乏水平[10]。由此可见,提高胃癌患者家庭关怀度,可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为证实上述结论,本研究进一步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证实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与家庭关怀度呈负相关。对此,临床医护人员可告知治疗的措施、预后情况等,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同时告知其化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不适症状,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同时还可指导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其鼓励、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关爱,提升患者家庭归属感,减轻身心压力,积极采用健康方式生活,谨遵医嘱,以改善癌因性疲乏。
综上所述,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与家庭关怀度密切相关,即患者家庭关怀度越高,癌因性疲乏越低;临床可采取适宜干预措施,以提高家庭关怀度,改善癌因性疲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