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在澳大利亚的传播历程与特点*

2021-11-25 23:30白海英
文化遗产 2021年6期
关键词:粤剧澳洲华人

白海英

大洋洲远离古代欧、亚、非文化发展中心,地理面积小,位置相对隔绝。与世界其他发达地区比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广东粤剧在此传播与流布的时间并不晚于其他地区。学术界就中国戏曲在海外流播的探讨,多聚焦于历史上与中国交流频繁的国家,如东南亚、日本、欧洲、美洲等,而较少注意到大洋洲地区中国戏曲的传播。

“下南洋”“闯金山”“走五洲”,广东人是华人中最早走出国门谋生的,且数量巨大。务工、淘金、种植、经商,大量的粤侨在海外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获得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同时他们也将家乡的文化习俗带到世界各地,使其生根发芽,融入到海外的社会生活中。

位于世界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大洋洲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四周环海,与其他陆地隔离。海洋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故历史上,一直吸引着殖民者和不同国家的移民群体。澳大利亚领土主要分为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南澳大利亚 、维多利亚、西澳大利亚五个州和塔斯马尼亚岛、北领地,其中东南地区的昆士兰、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三州气候宜人,经济发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移民聚集之地。

一、广东淘金客与粤剧的早期传入

华人移民在澳大利亚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载,1823-1825年他们已经在澳洲谋生,但最早的华人是从东南亚进入澳洲地区。从19世纪40年代,从广东、福建一带的中国劳工才陆续进入澳洲。(1)从中国大陆入澳的第一批华人是1848年乘“宁罗”号船从厦门出发抵达澳洲新南威尔士,共120人,其中100名成人和20个儿童。具体参见,沈永兴、张秋生等:《列国志·澳大利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7页;另一种看法,第一批中国移民史1840年抵达维多利亚,第二批是1848年,抵达新南威尔士。见阮西湖《澳大利亚民族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第172页。

19世纪50年代,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三州多处陆续发现金矿,中国人开始大量进入澳大利亚。首先,1851年维多利亚发现金矿。第二年广东各港口赴澳谋生者激增,开始多数来自珠三角,之后,广东其他地区和东南沿海福建等地的华人陆续进入。于是,澳洲成为继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之外的第二大金矿区,被华人称为“新金山”。1856年澳大利亚华侨总数有2.7万,多聚集于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的三州,具体新南威尔士有1,304人、维多利亚25,424人、昆士兰504人。这些华人中珠三角人占90%之多。(2)黄昆章:《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6-28页。

此期,华裔移民基本上都是为淘金而来。淘金名城阿拉雷特(又名亚拉腊Ararat)坐落于维多利亚的首府墨尔本附近,1994年该地大金山博物馆落成,立碑纪念华人在此做出的贡献,碑文记载了当时广东人赴澳时的情形:

1857年,一支700人的中国淘金队伍,从中国珠江流域的四邑(广东)地区出发,于同年3月从香港登上一艘美国F.P圣人号快速帆船来澳洲,4月抵达澳大利亚国……他们用扁担挑着全部财产,头戴苦力帽,辫子盘在头顶上,经过400度公里跋涉于5月底才到达目的地。该地点被命名为“广东脉”……该地最后称为阿拉雷特。“广东脉”的开采一直持续到1912年,长达55年之久。(3)黄国宏等:《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四邑会馆简史》,四邑会馆内部刊物2009年编,第8页。

上述资料提到的“四邑”即广东的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四地侨民的统称。在澳洲淘金热最初五年,金矿事业兴旺繁荣,华工很受欢迎。他们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进出澳大利亚各殖民区,而且人数也成倍增加。到1861年,在澳华人数量大增,在维多利亚有24,732人,其中23,733居住于金矿地区,如阿拉雷特、巴拉腊特等地。在新南威尔士,华人共13,000人,其中11,838人居住矿区。发现金矿晚于其他两州的昆士兰,1876年有10,000人,其中7,900人在矿区。(4)黄昆章:《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第79页。除大部分淘金工,小部分华人居住在矿区小镇,开小商店、咖啡店,或者种植蔬菜。与现代华人移民聚集的地区不同,当时华人在各地首府的人数并不多。进入20世纪,居住于城市的华人移民才逐渐多了起来。(5)阮西湖:《20世纪后半叶世界民族关系探析: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一项新课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315页。据1861年维多利亚殖民区人口调查记载:“这些地区中国人多到如此程度,致使各地之间能够办起中国人的驿车路线。”(6)[澳]C.Y.蔡.:《移居澳大利亚的华人》,悉尼:悉尼大学出版社1975年,第28页。

广东地区的劳工成为粤剧在澳大利亚早期传播的主要力量。1852年前后,便有粤剧戏班在墨尔本一带的农村演出。此期一系列戏曲文物被陆续发现可以为证,如粤剧戏箱、服装、道具、头饰以及演出提纲、戏桥、祭祀用品等。(7)陈凝:《粤剧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影响》,《南国红豆》2005年第4期。之后,1858到1870年间,因中国矿工多集中在澳洲墨尔本一带,该地一度拥有14个中国戏班,巡演于各华人金矿区。在此期间,估计有二百多名乐手、杂耍艺人及表演者,他们以献艺为生。也有华人矿工自行组班,在不同的山野矿坑进行演出,其中一部分艺人原为矿工,其余的艺人可能是由华商直接从广东组团而来。(8)墨尔本的澳华历史博物馆的记录文件中有所提及。大金山博物馆的Lucinda Horrocks用两年时间,收集资料,2018年做成有关中国淘金工历史的纪录片,其中介绍到:“在金矿区的大社区,有剧院、演员、歌剧演员和艺人,还有很多中国人搭的大帐篷。”(9)Kearney, Mark,“Chinese stories from goldfield immortalised in online history”,Bendigo: The Bendigo Advertiser,2018,P6.墨尔本的澳华历史博物馆的记录文件中提到,淘金时期,在维省注册的华人戏班则多租借西人剧院演出,一个戏班大约为40人,都由各种翻腾跳跃动作开始,而以武打场面结束。(10)林广志等编:《西学与汉学:中外交流及澳门史论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48页。从上述陆续发现的文物与散杂的记载可见,19世纪50-70年代期间,粤剧戏班数量演出大,演出规模也较为可观。

整体上看,早期华人移民特点,从来源分布、数量和性别构成看,主要以广东四邑,即新会、台山、恩平、开平四地为主,后期扩展到福建、广东的其他地区及沿海省份;早期华工人数增加很快,在19世纪60—70年代达到高潮。这些华工主要是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后期女性有所增加,但仍占很小比例。他们多以淘金为业,主要居住在矿区和乡村。故此期粤剧的演出基本在金矿区和华人聚集的矿区乡村一带。由于华工身份地位低下,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故此期粤剧演出尚缺乏更多相对详实的文献资料。早期的粤剧演出人员,多为赴澳华工,后来又有专门从广东赴澳的戏曲艺人。就观众和戏曲市场而言,华人移民在澳洲以出卖苦力为主,工作生活环境恶劣,又远离家人,更加重了他们的思乡之苦。粤剧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率先进入澳洲地区,成为早期粤籍华工在异域重要的心灵慰藉。

二、移民政策的变化与粤剧演出空间的拓展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虽然短短半个世纪,但是华人移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粤籍移民大量涌入,源于金矿的挖掘,而后期金矿资源开始枯竭,加之华人受到打击与抵制,许多人纷纷返乡。如华人较为聚集的维多利亚,1861年占当地人口的4.59%,1891年降到0.74%,新南威尔士州从3.7%降到1.16%。(11)黄昆章:《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第67-68页。直到20世纪初,虽然澳大利亚其它州华人人口有所增加,但此期总体上在澳华人仍然呈锐减状态。粤剧演出没有随着移民的减少而销声匿迹,华人戏班甚而有隆重的演出。澳洲《广益华报》曾记载了1897年8月粤剧戏班的演出情形:

大赛华人会景,铺排行径,一先一后,次第分明,鸣锣开道,声势张皇,所扮头阵先锋,六国元帅与夫女飞报,女将军皆跨鞍马,罗伞擎来,徇天边之霞绮,旌旗排列,映云外之日华。色心四套,乘以彩亭,锣鼓四套,大奏元音,八宝仪仗,有色有光,五色军器,有严有翼,金龙一条,恋宝抱珠,虽飞腾之为卜,俨天骄之呈姿。以上各项人员,或就文班,或居武班,多穿五色锦服,纽带纷披,居然锦绣风光,别具繁华世界。这一次演出筹集经费共得1200余镑。(12)林广志等编:《西学与汉学:中外交流及澳门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48页。

根据上述文字所载,当时演出场面宏大,出场人物众多,行头华美,根据演出排场与“六国元帅”与“夫女飞报”的情节,所演剧作应该是粤剧亮家底的传统例戏《六国大封相》。最后所筹资金也颇为可观,而且得到当地华人报刊的专门报导,说明当时演出比较成功。此戏班详情如何?据余勇先生的记述,此次演出的是乐尧天戏班。(13)余勇:《明清时期粤剧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第290页。追查乐尧天的历史,为广西粤剧本地班,约同治七年(1868)前后组建形成,是南宁四大本地名班之一。清末广西本地戏形成以后,与广东下四府的高、雷、廉、琼四州有广泛的艺术交流,广西著名艺人都曾在广东下四府一带搭班演出。(14)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2年,第797页。故清末,此戏班很可能从广东一带赴澳演出。此外,据载1894至1904年间,曾有一个人数约25人的戏班活跃于昆士兰首府凯恩斯(Cairns)。(15)Lawrence, Helen Reeves,“The Chinese and Their Musics in Eastern and Northern Australia,” ACMR Newsletter,vol.5 ,no.2,( January 1992):37.

19世纪末,华人数量锐减,但是第一代粤籍移民生活已经相对稳定。随着淘金热潮的衰退,华人生活从金矿区转移到城市或近郊,此时唐人街成为华人生活和从事工商业的聚集之地,也承载了种种华人文化。

粤剧新的传播空间与华人社会的组织与活动变化直接相关。广东会馆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华人组织。广东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四地侨民在维多利亚的首府墨尔本、新南威尔士的首府悉尼成立“四邑会馆”。直到今天,此会馆是澳大利亚华人社团中分支最多、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华人组织。如墨尔本的会馆又称关帝庙,首建于咸丰六年(1856)。悉尼的四邑会馆则是唐人街保存最完好的中国庙宇,始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前后跨越三个世纪,已历一百多年,今天仍作祭祀之用。(16)刘文龙 赵长华等:《中国与拉丁美洲大洋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90页。

墨尔本会馆建立之初,侨胞便筹办兴建相关庙宇,这些庙宇不仅仅成为华侨酬谢神灵、寄托乡思之处,也开拓了戏曲展演的场所。“本会馆异日财政丰裕时,须设法建造义祠若干间,并设春秋二祭为纪念先友之用。”(17)黄国宏等:《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四邑会馆简史》,第64页。1866年关帝庙进行扩建,之后进行了多次修缮。 1976年关帝庙修缮所需,澳洲悉尼致公堂娱乐部粤剧团进行了演出筹款,如“重修四邑庙委员会告示”所载:

澳洲雪梨(悉尼)致公堂娱乐部粤剧团俞允同襄义举,全体演员与音乐等工作人员捐弃个人工作,热心支援善举,鼎力匡助参加义演。更蒙香港音乐名家陈保罗先生客串参加音乐会演奏,共襄盛举。此种乐善为怀之热忱,高谊隆情,本会全体同人(仁)深为感激,敬致衷心谢意,功德无量。(18)黄国宏等:《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四邑会馆简史》,第68页。

从1997年的这条材料可以推断,19世纪后期,唐人街会馆的建立与会馆活动的相继开展为粤剧在异域他乡的演出提供了土壤和机会。此外,会馆延续华人酬神祭祖的传统活动。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端午、清明、中秋和春节,会馆均依照国内习俗,举行庆祝活动,并有粤剧戏班至各地轮流演出。每遇澳大利亚当地的重要节日,华人也以中国人传统的活动庆祝。(19)黄昆章:《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第490页。会馆不仅进行拜祭活动,也积极展开慈善与公益活动,华人群体也举行自娱自乐的活动。届时,一些活动中也会进行粤剧演出。直至今天,广东会馆对粤剧的传播发挥着积极作用,会馆在繁盛的唐人街置有较为雄厚的产业。为娱乐需要,会馆中设立戏曲曲艺社团,开展粤剧传授和排演粤剧的活动。

此期,粤剧除了在墨尔本、悉尼等大城市的唐人街演出,在昔日的金矿区较小的城镇也保留了华人移民的文化生活事项。1880年后,华侨矿工逐渐减少,侨民陆续转行为种植、经营小店、手工艺、佣人、畜牧业、工人等,其中仍然以广东人居多。在淘金区如维多利亚的本迪戈(Bendigo)、阿拉雷特(Ararat)及巴勒拉特(Ballarat)等地,广东文化已经成为该地当代的文化特色。巴勒拉特被称为“广东脉”,本迪戈现在为澳洲有名的“龙城”,此地发现戏曲文物。即今天本迪戈金龙博物馆还收藏着1875年由佛山运往澳大利亚的粤剧戏服。(20)《龙行澳洲:漂洋过海依旧“最岭南”》,南方新闻网,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9-11/22/content_7834098.htm,访问日期:2021年11月24日。

整体上看,19世纪最后20年到20世纪初,金矿资源枯竭,华人数量减少,金矿区华人开始聚集于唐人街,从事各种行业。虽然华人的锐减影响到粤剧在澳大利亚的传播,但是此期华人在澳洲初具根基、生活圈扩大。唐人街用粤剧来祭祀、庆典、娱乐成为华人不可或缺的生活事项。粤剧作为积淀深厚的中华文化事项,在海外华人最为艰苦的岁月,仍然没有销声匿迹,甚而是随着外部压力的加重,使国人更加注重内部的团结,更加注重粤剧这个纽带潜移默化的作用,故此期粤剧的传播比起金矿区的演剧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华人曲艺社团的成立与粤剧传播的活跃

20世纪以来,抵制华人移民的白澳政策抬头,直到1974年才取缔。故20世纪前期华人数量呈减少趋势,如1901年华人所占全澳人口的比例为0.78%,到1947年降到0.12%(21)黄昆章:《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第118页。,后期从1954年,随着排华政策的放松,赴澳人数又呈增长的趋势。此期粤籍华侨来源地域多样化,除了广东侨民,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华侨开始入澳。尤其是20世纪中期之后,从侨民数量、身份职业、经济状况、生活习俗、移民缘起等方面看,粤籍华人社会的多元化,推动了粤剧传播的多元。就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空间更加多样化,传播效果更加显著。

从1921年,华人的地域观念开始减弱,会馆等早期的华人组织重要性降低,而华人的各种社区组织呈上升发展的势头。(22)[澳]杨进发:《新金山澳大利亚华人1901-1921》,姚楠、陈立贵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9页。澳洲多地成立粤籍华人同乡会,如悉尼华人聚集的唐人街(四邑会馆所在地),先后成立了中华青年会、致公堂、华联会、澳洲中华文化中心等。这些华侨团体大大拓展了粤剧的传播空间,使粤剧演出呈活跃态势。一些较大的华人团体下设曲社,例如文华社下设曲社,致公堂下设大荣华剧团,悉尼的致公堂下成立专门的粤剧团与全男班。尤其是20世纪中期前后成立了不少粤剧演出团体,其中一些剧社,一直到现在仍然在演出,如著名的冈州粤剧曲艺社、侨青社。

冈州粤剧曲艺社成立于1961年,是墨尔本第一个华人剧社,也是20世纪后期墨尔本成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乐社。据南方电视台主持粤剧艺人李池湘于2007年采访,该社成员来自中国大陆、香港、越南、马来西亚,其中越南70多岁的老侨民崔丽华不大懂中文,靠注音来学唱。年龄最小的是9岁的华裔许一进,属于移民第三代,为了学习汉语,便寓教于乐,学唱粤曲。

澳大利亚侨青社是由祖籍珠海的黄家权于1937年创办。开始以公演话剧、粤剧,出版《抗日先锋报》等形式,积极宣传抗日、筹款,支援抗战;(23)黎细玲:《香山人物传略》,北京:中国文史出版2014年,第661页。二战期间,进行抗战救灾募款演出,剧社成员自己出资购买布料,下班后自制戏服布景。1944年7月,侨青社在悉尼市政厅礼堂等处,多次演出粤剧、琼剧或举办音乐会,声援祖国抗战,并筹款支援抗战与受灾同胞。(24)郑嘉锐:《澳洲侨青社五十五年》(二),《澳洲华声日报》1994年9月19日。战后,侨青社仍有演出活动。中山人唐向明于1951年赴澳,白天受雇于香港酒楼,晚上到侨青社工作,参与粤剧演出活动,并进行编创演出剧目。(25)黎细玲:《香山人物传略》,第435页。80年代,侨青社之下又设立粤剧团,专门开展教戏和演唱活动,后来一度中断,1990年恢复活动。该社主要成员是华侨中的家庭主妇。除了学习唱曲练功外,还排演折子戏,每年都有几次公演,多是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款义演。侨青社的粤剧水平受到公众的好评,故外国人也曾前来拜师学艺。(26)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编:《2011广东海外侨务资源调研报告》,内部刊物2012年编,第321页。

20世纪最后二十年,第一代、第二代移民已经在当地站稳跟脚,随着移民政策的放宽,新移民大量增加。1986年全澳华人20.1万,占总人口的1.3%。1994年华人超过40万。华人社团数量大增,促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播。此期多地曲艺社成立,如庆凤祥、声艺、艺庆、梨园雅集、新粤韵曲艺团、澳洲粤曲雅集等剧社,并在各地州府,如墨尔本、悉尼及布理斯本演出。

诸多移民澳大利亚的粤剧专业演员对粤剧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悉尼“丽声”乐社由广东粤剧学校老师创办,社员有30多人。昆士兰粤曲协会,由原湛江粤剧团演员李铁军1991年移民后创办,是澳洲布里斯班最早的粤剧曲艺培训及演出社团。该会每年母亲节在当地举办大型的乐曲活动,同时举办粤剧讲座、粤剧曲艺文化推广节,届时,邀请广州、香港等其他国家的粤剧演员前来交流表演。(27)曾石龙主编:《粤剧大辞典》,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年,第1113页。1999年创办的悉尼乐心剧团专门聘请京剧武旦段秋霞与粤剧艺术家何家光作为指导老师,剧团成员七八十人,其中骨干为一批曾经从事过专业表演的人员。从广州移民的粤剧粤曲艺术家李丹红,于1995年在悉尼创办“雪梨红粤剧曲艺团”。该社主要成员为家庭主妇中的粤剧粤曲爱好者。直至2016年78岁的李丹红仍然不遗余力地在澳大利亚传播粤剧,为慈善与社区活动表演。

此外,香港、澳门、新加坡的侨民创立乐社与剧团,如声宝粤剧团、南陬乐社、梨园雅集、乐怡雅叙等,创办人曾经多是专业演员。剧社主要进行公益慈善演出,以及侨民庆典、民间节日、文化节日演出,平时则招收学员教授粤剧曲艺演唱。(28)赖伯疆:《粤剧海外萍踪与沧桑》,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诸如此类,众多的侨民业余爱好者、曾经的从业者组成的剧社不仅自娱自乐,同时登台演出,也组织与国内的粤剧交流活动,甚或创办粤剧机构,培训学员,组织演出,为粤剧的海外传播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时国内职业戏曲演艺人员也常常出国交流演出,而其它国家华裔侨胞创办的粤剧社也会参加跨国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成为粤剧国际传播的桥梁。

总体上看,20世纪后期,澳大利亚实行多元的文化政策,入澳华人大量增加。粤剧传播者的身份就地缘来看,有广东人、港澳地区的人,也有东南亚不同国家的华人和少量非华人群体;粤剧传播者由早期的以男性居多转变为以妇女为主,其中有粤剧爱好者、粤剧曾经的从业者,包括移民一代、移民二代,也有移民三代。粤剧演出地域更加扩大,由传统的金矿区、唐人街,延伸到各大城市,主要是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粤剧的传播空间由剧社内部、唐人街,扩展到当地市政专门的演出场所、老人院、社区等。就传播方式,有少部分商业演出、义演、筹资演出、庆祝中外节日演出,也有自娱自乐休闲演出和各地粤剧交流汇演;此外,还有国内专业粤剧演员奔走于两地之间,为粤剧艺术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新纪元粤剧传播的新格局与新态势

本世纪,在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中,随着新海上丝绸之路带的建设和延伸,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诸国经济贸易的加强,文化交流更加多元和深入。中国戏曲的传播范围从金矿区、华人聚集的大都市,扩展到澳洲的中小城市、酒庄、当地旅游点等。活动举办方面由侨民、华人社团自发组织的传统习俗活动之外,有许多中国文化中心及相关侨务部门支持和主办的大型文化节日活动。

首先,新纪元中国和澳大利亚官方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形式也更加多样,有欢乐春节、中秋节、中国文化周、中国非遗文化节等。近年来海外文化中心成为推广中国文化的重要阵地和平台,举办专题晚会、主题庙会、广场巡游、文化产品展销、电影放映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以新颖的形式营造中国传统节庆氛围。

“欢乐春节”成为海外影响最大的活动。春节期间,国内各地艺术团体分赴海外,以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推动中国春节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2018年“欢乐春节”在140多个国家400个城市开展数千场文化活动,涵盖展演、庙会、广场巡游、创意设计等多种形式。2012年南宁市粤剧团的李东方、陈盛铭等5位演员作为友好使者参加澳大利亚班达伯格市(Bundaberg) “中国年”庆典活动。在该市中心广场,表演《七夕盟誓》《中国戏曲技艺展示》等6个粤剧节目。尽管当地市民听不懂粤剧的台词,但他们还是被粤剧的音韵、演员的动作所吸引。(29)雷小琴:《南宁粤剧让澳大利亚班达伯格市民着了迷》,《当代生活报》2012年7月18日,广西新闻网,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20718/newgx5005ef95-5677145.shtml,访问日期:2021年5月10日。新南威尔士州威洛比市(Willoughby) 2017庆祝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包括舞龙、舞狮子、粤剧(悉尼粤剧团),京剧表演,表演地点在该地购物中心和广场。(30)North Shore Times.02 Feb 2017.

中国传统节日也被海外举办方打造成特色旅游项目,其中戏曲表演成为招牌节目。猎人谷是新南威尔士州最大的河谷,澳洲著名的旅游胜地。2016年9月15日举办首届猎人谷中秋节,为期一周。组织者范妮·切克说,这个节日目的是把中国文化引入澳大利亚的主流文化。中国太极和功夫表演、粤剧和舞狮表演、灯展和酒庄之旅成为这个节日的亮点。(31)Newcastle Herald.16 Sep 2016.当地塞斯诺克市(Cessnock)市长认为这是展示猎人谷,吸引游客的特色项目。粤剧表演成为政府支持和倡导的中秋之夜的节目。

中国剧团走出去活动是近年来粤剧海外交流的主要形式。在中澳建交35年、45年的2007年和2017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广东梅花戏剧团赴澳大利亚进行文化交流演出。丁凡、欧凯明和陈韵红等粤剧艺术名家在悉尼、墨尔本进行专场表演。同时,剧团分别与墨尔本的怡情曲艺社、新西兰八和会馆、新西兰-中国交流促进会等当地华人团体进行了联谊活动。粤剧演员“走出去”的专题文艺交流展演活动,是广东省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广东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积极探索拓展对外交流新平台、新渠道,精心策划组织的文化交流项目。

其次,在传播渠道和运营方式上,半官方和民间营业性的演出公司出现,他们走品牌化道路的运营方式推动了中国戏曲文化在大洋洲地区的传播。营业性的演出公司不仅仅承担中介的工作,而且主动推出有版权的演出产品。国家所属的演出公司外,以当地华人为主的私人文化交流公司也承担起了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艺术推荐到海外的重任。

澳大利亚南海文化传媒集团作为“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在澳大利亚的承办机构,至2018年已经连续七年成为“海外春晚”大型文化活动在悉尼的承办方。该集团是澳洲华语全媒体机构及澳中高端文化交流活动平台,旗下拥有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微信平台、网络视频平台和“亚洲艺术空间”当代艺术中心,故他们可以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助力所承办的节目,并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华人抵澳两百周年纪念系列活动——旧戏新唱”粤剧演出,2018年12月13日在澳洲墨尔本国家级皇冠棕榈剧院上演,873个席位,座无虚席。此次活动由澳洲逸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演出邀请国内粤剧演员与团队演出三场粤剧折子戏——《隋宫十载菱花梦》《弦歌励周郎》《白蛇传·水浸金山》。(32)《200年后,华人再一次缔造了澳洲史上的创举》,搜狐网,http://www.sohu.com/a/283079648_222586,访问日期:2018年12月19日。

此外,新媒体技术电视、网络、视频、微信、微博等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澳星国际传媒集团由澳大利亚著名华裔传媒人姜兆庆先生创立,该集团成立十八年来逐渐成为跨州及跨国媒体资源的大众文化传媒公司,为澳洲及中国商业企业及政府社团提供传播服务,成为澳洲华人了解中国及世界的便捷窗口。中国国外文化集团公司成立于2004,是在原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的基础上,设立的大型国有对外文化企业集团。每年还在境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数百座城市举办各类演出、展览和综合文化活动。

此外,华侨社团一如既往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据2012年的“广东海外侨务资源调研报告”统计,澳大利亚首府悉尼就有20多个粤剧团,侨胞经常自发组织活动,如2015年圣诞节侨胞在阿德莱德皇家剧院举办粤剧音乐会。

21世纪,澳大利亚文化环境多元,中国各地移民有所增加,但粤语语系移民群体仍然占据绝对的比例。粤剧演出与传播由侨民自发到官方倡导,再到从官方到民间的统一协调,国内与海外的文化交流机构推动、传媒平台助力,使中国戏曲在海外市场渐次开拓。

结 语

与东南亚、日本、美洲等海外华侨众多的地区相比,澳大利亚的华人移民从时间上、地缘上并不突出。当大量的广府华人迁徙海外之际,大洋洲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才开始吸引华人去务工。从地理位置看,大洋洲的海岛型国家距离遥远,交通不便,当东南亚、美洲、欧洲的唐人街已具规模之际,澳大利亚刚刚建立起广东人自己的唐人街。但是中国戏曲在澳大利亚传播跟其他国家地区比较,同样具有历程长,形式多样的特点。

随着时代变迁,华人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改变,但是亲缘、族缘、乡缘观念,宗教、祭祀、节庆等风俗习惯依然在海外华人中占据重要地位。即文化传播学认为,某些行为在特定的场合具有仪式感与符号系统作用。虽然“多次重复没有太多新的信息,却能传播共同的情感、信念、产生一种自己人的感觉,使参与期间的人们获得群体或组织的认同”,即“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33)[美]詹姆斯.W.凯瑞(James.W.Carey):《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末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7页。戏曲演出正是这样一种形式,海外华人更需要这样的一种体系,在异域他乡进行身份认同,归属感地点的再造。故虽然时移世易,但中国戏曲在海外华人群体中仍然扮演着精神与情感归属的对象。因为世界各地有了华人便有了中国戏曲的流播,正是在此过程中,中国戏曲被不同的国家和人群所认识。

作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粤剧在澳大利亚的传播,带动了中国戏曲及其文化向周边扩散。如与澳大利亚一水之隔的新西兰,其粤剧传播历史与特点和澳大利亚非常相似。近年来,随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带的延伸,新西兰在经济与文化上与中国的加强,同时又带动了中国文化在澳大利亚的传播。粤剧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长期传播,带动了中国戏曲在大洋洲其他地区的传播,也为中国本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拓展了空间。

猜你喜欢
粤剧澳洲华人
现存清代粤剧剧本初探
何为“华人”?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动物“萌主”在澳洲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澳洲精英私校面试季
A Glance at Woolworths and Coles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