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康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15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工作的建设与推进,要求全国各高校、各学科必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高校教师要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切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必须把“育人”放在首位。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情绪情感表现丰富,价值观还处于动态、不稳定的阶段,容易受到消极思想观念的影响,出现困惑、迷惘、矛盾、彷徨等状况,急需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2]面对多元的信息、不同的社会类型,心理发育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有可能会受到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重个人轻集体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高校西班牙语专业教师在传授学生外国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想的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自信”,从教育上扛住西方思潮的压力,为学生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抵御资本主义不良思想的侵蚀。
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国际上,尤其西方社会所谓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依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因此,要消除国际误解,最佳方式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要注重抓好“融通中外”这个关键。[3]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真实、立体的中国国情传播到海外,并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就需要掌握外语技能并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需要外语专业毕业生用西方民众能理解的语言、以对象国国情文化易于接受的方式,积极对外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还原真实的中国面貌,以求逐步消除国际误解,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西班牙语是全球超过20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世界上约有四点五亿人使用,按母语使用者数量排名,是仅次于汉语母语使用人数的第二大语言,因此西班牙语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用西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也就成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因此,高校西班牙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把语言专业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家国情怀、道德修养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结合,培养既具备国际视野,又心怀祖国,既掌握语言,又融通中外能“讲好中国故事”、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新时代外语人。
21世纪以来,中拉关系飞速发展,政治、经贸合作全面展开。拉美地区作为“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4]目前,已签订“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拉美西语国家有:古巴、萨尔瓦多、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玻利维亚等。要在拉美当地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核心内容的“五通发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离不开西语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在拉美国家,仍有部分民众对中国形象感到陌生,或存在刻板印象,有一定误解。要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从“路”通到“心”通,需要西语人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做好“桥梁”角色,增进当地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介绍中国独特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现实国情、国家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减少当地民众对中国形象的疑虑和误判,塑造正面大国形象,助力实现“民心相通”,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在西语国家的战略布局。
《高等学校西班牙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指出:“在向学生介绍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和社会背景的同时,有必要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对比,使学生逐步具备文化比较的能力。”这就为授课教师挖掘基础西班牙语精读课程内的思政元素提供了思路:在介绍对象国国情文化的同时与我国相关国情文化进行比较,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涵,以“润物细无声”或“画龙点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培养和道德品质教育。
以一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新版《现代西班牙语1》为例,教材中的每个教学单元均设置了“社会文化常识”板块,用于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西语国家的国情、风俗,拓展对象国相关文化知识。授课教师应在向学生介绍西语国家国情、风俗、文化的同时,应结合我国国情、风俗进行比较,培养学生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认识别国文化,同时进一步深入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例如,在第三课和第十二课的课文和“社会文化常识”板块中,介绍了西语国家的社交礼仪和习惯:若在西语国家当地获赠礼品,需当面打开包装,取出礼物并向在座者展示,同时向馈赠者表达称赞、喜爱和谢意,这被视为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然而在中国礼仪文化中,讲究为人谦虚、待人恭敬,因此在收到礼物馈赠时,礼仪表现也不同,往往先推辞一番,使用如“让您破费”“受之有愧”等谦辞,且在接受礼物后,若非馈赠者特别要求,须等到对方离开后才能打开礼物,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并选择日后恰当的时机予以回赠,这是由于在中国礼仪中讲究礼尚往来。正如《礼记》当中记载:“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又如课文中提及在西语国家的日常交谈中,当一方称赞另一方时,根据当地的文化习惯,另一方只需落落大方地向对方的赞赏表示感谢,便是适时、得体的回应;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中,在受到称赞后往往会使用如“哪里哪里”“过奖”“过誉”之类的谦辞,以体现为人谦逊、不骄不躁的气质风度。教师在介绍西语国家礼仪习惯的同时,引入中国礼仪文化进行对比讲解,引导学生体会中华传统优秀礼仪文化中所蕴含的崇德重礼的深厚底蕴。再如《现代西班牙语1》的第五课课文介绍西语国家的餐饮习惯:正餐通常由头道菜、主菜、甜点和咖啡四部分组成,佐餐酒多为葡萄酒,采用分餐制。教师在讲解西语国家饮食文化和用餐习惯的同时,可与中国饮食文化、餐桌习惯对比。在中国用餐采用合餐制,这是由于中国人自古讲究“以和为贵”,追求“和合”、整体,注重分享,也是中华“和”文化及追求“团圆”的体现。在中国,不论家庭聚会或商务合作,人们都喜欢集体围坐在圆桌聚餐,营造和谐、分享、热闹、融洽的氛围。桌上共同享用的美食既是味觉的享受,又是情感交流的媒介,通过席间礼让、分享食物,达到增进友谊、欢聚一堂的目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进一步解读中国餐饮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文化自觉,提高其文化自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传媒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激烈交锋的各种思潮,教师在西班牙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时事新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课堂参与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形势,提高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分析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西班牙语视听课上,教师可选取中国国际电视台西班牙语频道(CGTN)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及抗击疫情中涌现的英雄事迹的西语报道,在讲解与疾病、疫情相关的语言表达和术语翻译的同时,要求学生思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相较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能迅速控制疫情的原因,以及在国家危难之际,身为“外语人”能为国家疫情防控工作做哪些贡献。通过课堂提问、学生的发言、讨论和教师点评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被成功控制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还依赖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人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有的“外语人”担任社区外语翻译志愿者,在基层展开涉外“防疫”工作;有的“外语人”作为随团翻译,随医疗专家团队出征国外,帮助他国控制疫情;还有的“外语人”连夜工作,翻译“抗疫”一线病例和治疗方案资料,为世界各国防疫提供第一手资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时事新闻西班牙语报道,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和思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国家发展形势,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激发学生重视专业学习,树立远大抱负,进而以所学报效祖国、回馈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西班牙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不容忽视。教师不能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重智轻德”,忽视课程的“育人”本源[5],忽略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导。教师必须在传播学科知识、培养能力素质的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突出价值导向,秉持“育人”根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为党和国家培养能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德才兼备的西班牙语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