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视角的劳伦斯诗歌《蛇》的生态话语分析

2021-11-25 16:08
现代交际 2021年9期
关键词:物性劳伦斯语言学

王 晶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8)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自然诗歌中蕴藏着鲜明的生态意识和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体现了其对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观察、感悟和思索。因此,他的自然诗歌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从生态语言学视角来看,这些关于自然的诗歌都可归类为生态语篇。劳伦斯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居住时创作了《蛇》。这首诗歌充分展现了劳伦斯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类所谓文明的痛斥。[1]因此,本研究将以及物性系统作为理论框架,分析劳伦斯诗歌《蛇》中使用的词汇与语法,从而探讨诗歌如何通过及物性系统体现诗人的生态意识。

一、及物性系统的理论

Halliday提到及物性系统是指整个小句的“内容”,即涵盖过程、过程中的参与者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成分。[2]从过程来看,Halliday认为人的经验可以被及物性系统分为六个过程:物质过程(做什么的过程,参与者为“动作者”和“目标”)、心理过程(表示心理活动)、关系过程(反映了事物之间具有何种关系)、行为过程(诸如呼吸、叹息、哭笑、做梦等生理行为活动的过程)、言语过程(通过话语交流传递信息的过程)和存在过程(事物存在的过程)。[3]一个小句到底属于哪一种及物性过程,主要看其动词;因为根据动词的内在含义便可以大致确定小句属于哪种类型,而小句的类型包含其特有的参与者。[4]

二、相关文献回顾

当前将系统功能语法与生态话语分析这两者结合起来分析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分为理论研究以及应用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黄国文首先指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特征,然后说明它与生态语言学的联系,并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生态语言学和话语的生态分析启示。[5]苗兴伟与雷蕾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生态话语分析,通过及物性、作格结构、施动性、致使性、语法隐喻和评价资源的分析,解释了生态话语是怎样构建人类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的[6]。何伟与马宸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基于“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界定了话题主位及划分方式,细化了不同类型参与者角色充当话题主位及不同主位标记性情况的生态与非生态性特征,目的是为生态话语分析提供语篇功能维度的理论依据。[7]他们的研究,从不同方面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态话语分析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应用研究方面,作为话语生态取向分析的有力工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已为学界所借鉴和应用。如杨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地对《卫报》关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10篇新闻报道进行生态话语分析,呼吁人们建立恰当的、有益于生存的生态哲学思想。[8]于晖和王丽萍尝试以大学英语教材为例,以及物性为理论框架,将其与及物模式、作格模式相联系,将过程的几种类型与参与者角色细致划分,并在生态哲学观框架下,探究不同过程的语义生态取向,揭示了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在教材中的应用。[9]黄国文和陈旸分析狄金森的自然诗歌《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包含的生态思想,他们研究的角度为语域、语类和元功能。[10]从既往研究中发现,虽然已经有很多研究者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维度对自然诗歌进行生态话语分析,但是目前还没有从及物性系统视角对劳伦斯的自然诗歌进行生态意义上的解读。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劳伦斯《鸟·兽·花》诗集中收录的《蛇》作为语料,基于及物性系统,对《蛇》的内容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挖掘诗歌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三、及物性系统视角的劳伦斯诗歌《蛇》的生态话语分析

劳伦斯在诗歌《蛇》中生动地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诗人来到水槽边打水,与来喝水的蛇相遇。诗人安静地等待蛇喝完水,然后拣起一根木头朝蛇砸去。[11]劳伦斯的生态思想在他与蛇相遇时那一刻的心理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Halliad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及物性系统,本文挑选诗歌中重点涉及的几个过程的诗句,并挖掘其中的生态意蕴。

1.物质过程分析

物质过程表示的是做某件事的过程,通过动态动词表达,参与者划分为“动作者”和“目标”,其中动作者是逻辑主语。例如:

(1)A snake came(物质过程)to my watertrough(3)To drink(物质过程)there.//(5)I came down(物质过程)the steps with my pitcher/(6)And must wait(物质过程),.../

这四行诗中有四个物质过程,前两个过程中的动作者为“snake”,是指人类外生命体,诗人在第一句便介绍了蛇,将其放在施事的位置,表明蛇这一自然界中的生物的出场并没有引起诗人的不满;相反,诗人认为这一人类外生命体与人类生命体具有同等的地位。后两个物质过程的动作者为“I”,即诗人本人,物质过程分别是“came down”和“wait”。诗人提着大水罐走下台阶,看到一条前来喝水的蛇,诗人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蛇比诗人先到,诗人像后来的人一样静静等待着。“wait”这一动词表现出诗人对蛇的突然造访没有丝毫敌意,不愿意打扰到蛇喝水,从而营造出诗人与蛇之间和谐平等、没有冲突的氛围。从这几行诗中可以分析出诗人的生态思想,他并不认为人类就是自然界中最优越的生物,自然界中一切生物与人类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和谐共生。

2.关系过程分析

关系过程指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类型,分为归属和识别两大类。归属过程是某物有着某种特征,识别过程是某物是什么。归属类的参与者为“载体”和“属性”,识别类为“认同者”和“被认同者”。例如:

(30)How glad I was(关系过程)he had come like a guest in quiet.../

在这行诗中,“was”划分为归属类,传达出参与者具有的某一特征。“诗人”是“高兴”的,可以看出关系过程主要是在诗人与前来喝水的蛇相遇的那一刻,诗人的心情。诗人是以欣赏的眼光望着蛇,表达了诗人尊敬自然的生态意识。

(9)And trailed(关系过程)his yellowbrown slackness soft-bellied down,over the edge of ...(11)And rested(关系过程)his throat upon the stone bottom,/

这两行诗中有两个关系过程,即“trailed”和“rested”,“yellow-brown slackness”和“throat”,都属于蛇的部分,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trailed”和“rested”这两个动词分别表示蛇的动作“拖曳”和“休息”,蛇可以悠闲地将其喉咙搭到石槽底部,表现出蛇对诗人是没有恶意的,这是一幅非常宁静的画面。不难看出诗人对自然界事物的喜爱之情。

3.心理过程分析

心理过程表示经验世界的“感觉者”对客观世界“现象”的感知、情感和认知,即动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认识和反映。例如:

(33)...Was it perversity,that I longed to(心理过程)talk to/(34)him? Was it humility,to feel(心理过程)so honored?/(35)I felt(心理过程)so honored.//

这是诗的第 9 节三个心理过程“longed to”“feel”和“felt”表现出诗人内心在听从自己接受的教育还是顺应本能上的矛盾与纠结。首先“longed to”体现出诗人渴望与蛇交流的心理活动。诗人此时非常纠结:不敢杀死蛇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与它交谈是一种邪恶的行为?因为在《圣经》中,蛇便是恶魔撒旦的化身,代表着邪念。最后经过一番矛盾的心理冲突,诗人因自己没有攻击蛇而感到光荣。“I felt so honored”便传达出劳伦斯的生态思想:作为人类,并没有对自然界生物进行生杀予夺的权利;反而,他将自己看作自然界这一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分子,为能维护这种自然界的平等秩序感到荣幸。

(63)And immediately I regretted(心理过程)it./(64)I thought(心理过程)how paltry,how vulgar,what a mean act!/(65)I despised(心理过程)myself.../(66)And I thought of(心理过程)the albatross/(67)And I wished(心理过程)he would come back.../

这五行诗句中同样有大量的心理过程:“re gretted”“thought”“despised”“thought of”“wished”,它们的感知者是“I”,即诗人这个人类生命体,这些心理过程与感知对象一起传达出诗人对自己卑劣行为的后悔,甚至看不起自己,并希望蛇可以再次回来。这一自责和悔恨,表达出诗人对为了一己私利便侵犯大自然这一愚蠢行为的深刻反思。

4.言语过程分析

言语过程是通过说话传达信息,有一些常见的动词say、tell、talk等。例如:

(24)The voice of my education said(言语过程)to me/(25)He must be killed(物质过程),/

其中的“said”言语过程。讲话者为“the voice of my education”,受话者为“me”,讲话内容为“He must be killed”。诗中的“我所受教育的声音”显然代表人类的文明,这一声音打破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令他矛盾不已。他受过的教育告诉他必须杀死蛇;但这一声音并没有强大到令诗人改变他对蛇的热爱。

5.存在过程分析

存在过程指事物存在的状态,在每个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存在物”。例如:

(16)Someone was(存在过程)before me at my water-trough,/(17)And I,like(关系过程)a second comer,waiting.//

这两行诗句中,存在过程为“was”,存在物为“someone”。在诗人之前有人先到达水槽,诗人像是第二位访客到来这里,并静静地等待着。诗人在这里将蛇比作人,体现出蛇与诗人是平等的关系。诗人由于热爱大自然,喜爱自然界中的万物,因此他愿意将自己描述为后来者,并站在那里耐心等待蛇喝水。

三、结语

劳伦斯的诗歌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对其进行生态话语分析十分有意义。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通过分析劳伦斯的自然诗歌《蛇》中及物系统的各个过程,探讨其中的生态意蕴。本文仅仅进行了初步尝试,未来除了及物性系统,期待更多的语言研究者从更多的角度,如评价理论、语法隐喻、主位结构、作格等对自然诗歌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推动生态语言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物性劳伦斯语言学
物性参数对氢冶金流程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
比较类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评析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他者与自我重构:劳伦斯《羽蛇》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食品物性学研究方法优秀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现代视阈下的商品拜物教反思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另一个自我”:劳伦斯人物美学一探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