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族院校第二课堂育人实效路径优化研究
——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2021-11-25 16:08茹洋庶
现代交际 2021年9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育人民族

钟 华 茹洋庶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1)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广西民族大学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地方民族院校,为了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提升本科教育育人实效,促进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建立,2019年6月,根据共青团中央改革精神以及《广西民族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民大党发〔2017〕103号)精神,按照《关于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中青联发 〔2018〕5号)要求,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切实促进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学校决定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自广西民族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正式实施以来,全校20个学院已全部入驻“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系统,注册的学生用户已达到597个部落16776人,累计发布活动12397场,活动类型实现思想成长、创新创业、实践实习、志愿公益、文化艺体、技能特长、工作履历7大类全覆盖,参与人员达587602人次,本文致力于总结凝练出一条普适于地方民族院校的“第二课堂”育人实效优化提升的路径。

一、提升地方民族院校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必要性

(一)维护国家安定、社会安宁的实体要求

民族院校承担起了少数民族与区域人才培养、发展科技和社会服务的职能,这是国家赋予的使命与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民族院校大多受到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族问题比较突出。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院校学生的主体,且民族构成要素多样、成分复杂,由于他们之间存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差异,容易受到民族分裂势力、国家分裂势力等各类不法势力的煽动。[1]因此,地方民族院校在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中凸显出更为重要的地位与意义。在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在信息的渠道、认知的来源、思维的判断等未知领域的探索较以前存在极大变化,也具有追求思想独立、易于接受新事物但缺乏信仰等特征,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民族理论等教育时,传统的“开大会、上大课”“灌输式”强制性教育形式作用已十分有限。第二课堂活动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灵活亲切的特点,能为学生提供以其自身为主体的,生动、充实思政教育活动内容,在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根据学生所思所求,设计精细化有针对性的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改革中摆在地方民族院校面前的新课题。

(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着以教定学、以本为本、教路单一、学法单一等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民族院校人才质量的提高。第二课堂因其教学多样性、教路学法多元化,能多方位对第一课堂进行“查漏补缺”,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多方位提升为教学导向,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局限,以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及系统全面的培养方式,切实提升学生接受教学活动的主观积极性和现实参与度,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能力。符合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教学变革的要求。[2]

(三)满足差异化需求,提升学生学习能动性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必须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地方民族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第二课堂的存在为其提供了广阔的领域;依托丰富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特性和学习发展阶段,创造出直观真实、更易于接受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思考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差异、弱化教师主体性、强调师生一体性、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高校教育实现了双赢的目标。

二、影响地方民族院校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现实困境

(一)部分师生对传统第一课堂教学形式依赖性较强

由于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地方民族院校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以第一课堂即传统的“教室+教材+纸面练习”这种间接学习方式为主,而直接性、实操性较强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却鲜有接触。十几年养成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第一课堂学习模式形成了路径依赖,致使其进入大学后,对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对第二课堂活动、制度、细则不屑一顾,不了解、不参与、不配合。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识不到位及对学习工作开展的不理解给地方民族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落实带来一定的困难与阻力。

(二)缺少可借鉴经验,相关配套建设滞后

地方民族院校多为第一、第二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试点高校,交流互通机制的缺失,导致施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院校缺少可借鉴参考的操作性、建设性和科学性的经验,这般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由此也将面临诸多棘手的挑战和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第二课堂相关的制度建设、组织构建等配套工作未能及时跟进,一些地方民族院校在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工作实践中发现既有细则或职能机构设计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制度制定、细则完善、组织结构优化等工作不仅带来一定的时间成本和制度成本,还为第二课堂相关工作的开展造成诸多不便。

(三)缺少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是参与的学生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积分而活动,活动主办方为了趣味性放弃教育性;二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及相应的“二课积分”尚未得到师生的重视,依旧处于相对边缘的地带,本身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学校内各个第二课堂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大于协作,沟通缺位、协调失效等造成管理效能低下的情况频发;四是忽视多元个性的需求,制约成长需求。从学生角度看,其需要掌握的有用技能,如理财能力、社交能力或心理疏导等在学校中学不到,在生活中又常常用到。这些问题制约了第二课堂建设的方向性、全局性,阻碍了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有效发挥。

三、提升地方民族院校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问题导向

国家政策方针、学校培养方案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能从问题出发,提升第二课堂思想性,在载体设计层面凸显政治性。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有机融合,要求高校自觉补齐第二课堂与培养能力不匹配、不适应的短板,在改革中强化第二课堂的地位和作用,有效破解领域边缘化的困局。与专业教育体系融合,就是要模糊专业界线。主要体现在第二课堂不规定活动参与者的专业资格,只接纳有某种爱好或特长的大学生,可以打破院系和班级界线,从而实现文理渗透、中西贯通、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促进其相互学习,开阔视野,培养思辨精神,从而解决运行孤立化的问题。

(二)坚持全面、系统的分析视角

地方民族院校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路径优化中,一定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视角,以寻找、剖析问题;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将第二课堂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课余时间的文娱补充”,而要清晰地认识到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可以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上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内化第一课堂上所学所获,使第二课堂在学生成长和学校育人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3]

(三)坚持第二课堂学生主体地位

要正确处理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关系,客观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多元化、合理化需求。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只要是符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的活动,都可以作为第二课堂的内容,这可以体现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多彩的特点。以兴趣爱好为导向,使学生在众多的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能极大地激发参与者的参与热情;充分体现第二课堂活动的内驱动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四、地方民族院校第二课堂育人实效路径优化的主要举措

(一)加强认识教育,转变师生观念

对于地方民族院校部分师生对第二课堂的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引导,逐步改变其思想观念。身为高校教育事业参与者的教师务必将党和国家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位,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第二课堂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教师观念的更新,要从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入手,强化三全育人理念,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学生的认识教育,一是要扩大对第二课堂的辐射范围,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方式。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如“开学第一课”班会、第二课堂专题讲座、第二课堂知识手册、第二课堂知识竞赛,结合线上新媒体互联网平台的利用,强化宣传,让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有哪些活动,对自身能力提升有何帮助。

(二)建立整合式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第二课堂在高校教学育人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地位和作用,在完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的进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载体,而第二课堂则是一座桥梁,它肩负着把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使命。因此第二课堂不能脱离第一课堂开展,第一课堂也不能独立进行,要建立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整合式的育人体系,达到全方位育人。

1.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内容上的整合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第二课堂的第一课堂理论知识“试验田”地位不能动摇;否则将形同虚设,学生也无法“以理论指导和推动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育人实效的提升也无从谈起。从第二课堂的顶层设计着手,进行模块化精修。针对专业方向模块,其内容设计依据第一课堂的学科的特点和课时进行第二课堂各项内容的建设,以学生第一课堂各类实践课及各种可操作的理论为第二课堂活动的主题、内容的来源参考,通过第二课堂具体化活动的举办,深化学生对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使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扎实运用于实践。

2.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施主体间的整合

第二与第一课堂是相互联系的,两大课堂的实施主体应当在第二课堂制度建设、活动开展、机构设计等方面共同谋划。许多高校第一课堂的管理主要由教务处负责,第二课堂主要是由校团委负责,两大课堂的主管部门不同,缺乏密切沟通,导致两大课堂的育人模块体系设计相互独立,“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等现象将阻碍第一、第二课堂整合式育人体系的构建。对此,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推进高校育人实效的过程中,要求明确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实施主体的分工协作,并且建立各级第二课堂职能部门与团委、创新创业学院、学工处、教务处等学校职能部门间的长效沟通、协作机制,实现彼此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破解由于各行动主体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协调失灵与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具体方案的策划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专业模块偏重于专业知识性,课程知识要求较高,而第一课堂的实施主体具有丰富经验与顶级资源配置。因此,该模块应该由教学主体部门主要负责与落实,而学生工作部门则需要协助教学部门做好活动开展的后勤保障工作;其他类模块则由学生工作部门落实与策划,教学部门则给予相关需求支持;创新创业类模块则可以交给创新创业部门来抓,团委予以建立活动参与窗口及积分录入等方面的支持。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育人民族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MINORITY REPORT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