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运用得越来越普遍。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师依托典型案例描述具体的案例情景、引导学生对案例情景进行分析讨论,使其从中获得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最初这种教学方法所应用的领域相对比较狭隘,主要集中在教师教授工商管理、法学相关的内容原理和思想。随后其逐步应用于教育界,并且在教育实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1]案例教学法如今在高中政治课上的应用越来越广。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它用真实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大大提升了政治思维和实践能力。
高中政治课理论性较强,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而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所讲授的知识点,引入一些典型、贴近生活的案例,给学生直观、生动的感受。实际教学中,真实案例能够抓住学生眼球,迅速激发学生的听课欲望,使其将全部注意力关注于课堂教学,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源于人的潜能和天赋的高度自主性、自由性的选择行为,是人的潜在能力的释放过程”[2],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也有利于教师调动课堂氛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如下一段案例讲授知识点:小王今年即将从国内知名大学毕业,在找工作的问题上与父母意见发生了分歧。小王希望到贫困地区去支教,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帮助山区儿童走出大山;小王的父母嫌这份工作没有面子,希望儿子经商,将来赚大钱,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充满矛盾的案例:经商和支教这两份工作同样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经商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支教可以帮助国家振兴乡村,进而得出我们不能有职业歧视,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的结论。学生终将从学校走入社会,这个案例既贴近生活实际,又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任何一节课都有其教学重点、难点,高中政治课也不例外。一节课讲得怎样,就看教师能否突破教学重难点。高中政治课,理论性较强,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如果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也无法保证教学效果。高中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但是理解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教师备课时,应注意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价值的真实案例,或巧妙地设计一些既贴合生活实际又贴合课本知识的案例,让学生从案例中获得直观感受,化复杂为简单,深入浅出。例如,在讲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列举弃医从文的鲁迅和复辟帝制的袁世凯的例子。鲁迅本来学的是医学,但面对国家动荡、民众思想落后的状况,毅然放弃医学,用笔杆子作为武器,拯救国人的精神。鲁迅选择为民族大义而奋斗,袁世凯正相反,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为了一己私欲,追求做皇帝,复辟帝制,盗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这两个例子使学生不仅能很好地接受“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这两个抽象的概念,也能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的真实意蕴。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增长政治见闻,促进理论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还应学会迅速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需要调动已有的知识,论证自己的结论。案例教学法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课堂上,学生要体现主体地位,主动思考,主动发言,表达见解。学生不仅能阐述清楚自己的观点,而且能与教师实时互动,有意识地锻炼表达能力。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会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实现全面发展。
案例的选取是案例教学方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案例教学法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案例选择得好,才能保证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实施,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选择案例的来源通常有这些方面:一是直接选择教材中的案例;二是通过网络媒体、新闻、广播电视来选择;三是借助教辅工具或者别的参考资料;四就是教师结合课本内容和学情自己编制。”[3]不论是以何种方式从哪里选取的案例,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教学;因此,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合课本是案例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选取的案例只有既贴合课本知识,又在学生能够理解分析的范围内,学生才能运用所学所感对案例进行剖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案例选取是否符合时代特征,不能选取与时代认知不符的案例误导学生。案例的时代性要求教师选取案例时应当与时俱进,选取发生不久的时事政治案例,既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政治眼界,培养其政治意识。若选取的内容是真实案例,要保证准确性,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后查到。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看,在讲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为人民服务时,可以选取钟南山的真实案例。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在第一时间抵达武汉,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作为一名党员,钟南山的作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一案例是真实的,刚发生的,也是疫情期间同学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之一,同时又贴合课本知识点,体现了案例选取的适宜性。
选取案例后,就是如何在教学中呈现案例。教师在呈现案例时,需要整体把控四个方面:一是本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什么,将教学案例与本课的重难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真实的案例将重难点简单化,深入浅出地突破;二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学习过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不能超越学生当前学段班级的整体学情教授知识,以免达不成教学效果;三是采集到的案例用在哪里,采取怎样的方式教学,不能将适合第一个知识点的案例挪到第二个知识点上使用;四是教师要熟悉自己即将使用的案例,设计好课堂上要讨论的问题,预测课堂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引导、总结、升华本次内容的准备。教师在呈现案例时还应该考虑到案例的时代性,应尽量选择与时俱进的案例,选择近期发生的时事政治案例,以拓宽学生的政治眼界,培养其政治意识。以抗击疫情中的事例为例,教师可以问:为什么钟南山不顾个人生死安危,毅然选择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去工作?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可能会结合钟南山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学术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的条件来回答,方向比较多,教师在总结阶段应注重凸显钟南山的党员身份,着重强调钟南山个人坚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以及由此信仰导向的个人行为。
由于高中班级人数较多,政治课案例分析与讨论环节无法实现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因此,首先,教师应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再组织大家分组讨论。教师要把握好每个小组的人数,小组讨论后选出一名代表发言。教师通过各组代表的发言,了解大家对于案例的基本观点。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注重对整体场面的把控,既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都能发表个人观点,又要时刻注意课堂时间,避免讨论环节占时过多。其次,案例分析环节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环节,教师不能只听学生的声音而忽视课堂的方向,要注重讨论环节贴合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师完成对部分知识的教学后应向学生展示案例,并引导学生找准教学内容和案例内容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4]250,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达个人观点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案例讨论和分析提供相应的指导,保证教学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限度提高”[4]251,由此提升案例讨论分析的效率。
“评述是对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也是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5]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提出了许多观点,教师要对这些观点进行总结评述。高中生正处在成长的阶段,虽然有自己相对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仍不成熟。因此,学生对于案例的分析也会不客观,甚至是错误的。教师要以妥当的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提出正确的看法与做法。高中政治课不仅仅是传授政治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唯物主义及爱国主义的场所,还有德育作用。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将学生的思想、立场引向正确的方向。案例教学法中所采用的典型案例,无论正面还是反面,都有启发学生的独特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这一特性,引导学生善于从正面案例中汲取积极向上有价值的东西,规避反面案例中消极、错误的东西。以前文钟南山抗击疫情的事例为例,在学生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大家的观点进行总结,倡导学生学习钟南山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毕业后报效祖国,做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人。
案例教学法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遇到问题,因此要学会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作深入的研究。从案例的选择与制作、案例的呈现与表达、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案例的总结与评价四个方面把控案例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解读课堂知识,要注意始终将案例解读控制在贴合课堂知识的范围内,由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要避免案例反复使用,要追求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从来就没有万能的方法;只有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才能提升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