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峰
(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西汉刘向、刘歆《别录》《七略》奠定了我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进一步开创了史志书目之先河。“地方艺文志”作为史志书目的分支,由于其“地近则易核”的特点[1],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从古至今,代有制作。2019年10月,凤凰出版社隆重推出了“江苏文库·书目”编成果之一《江苏艺文志(增订本)》(以下简称《增订本》),皇皇巨制28册,由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南京师范大学江庆柏教授担任主编,全帙总计1280余万字,收录作家29617人,著作85309种,堪称当代“地方艺文志”编纂的典范。
一
江苏是文化大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南京师范大学赵国璋教授主持编纂了《江苏艺文志》11卷15 册,1996 年出齐。《增订本》是在原《江苏艺文志》(后简称“旧本”)的基础上修改增订完成的。《增订本》在编纂体例方面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首先,分卷方法与时俱进,更趋合理完善。《增订本》共计南京卷、镇江卷、常州卷、无锡卷、苏州卷、扬州卷、泰州卷、南通卷、淮安卷、盐城卷、宿迁卷、徐州卷、连云港卷13卷。是以江苏省2016 年行政区划分卷,适当参照各地区历史政区情况,对每一分卷及分卷下属地理单元、名称做了相应的调整,其中泰州卷从“旧本”扬州卷分出,包括泰州、泰兴、兴化、靖江四地区。淮阴市2001年更名为淮安市,原淮阴卷也易名为淮安卷,又从中分出宿迁卷。
在以新行政区划分卷的基础上,《增订本》还把握几个主要原则:每卷中城区的附郭县均与原府城合并,如南京市、江宁县(区),扬州市、江都县(区)等,后者均不作为独立单元;古代行政区划归入现今相应地区;清代及民国初年原无建置者,如张家港市,不单独列出;历史上属于江苏省,今归其他省市者,如上海松江、安徽萧县等不加收录;历史上不属于江苏省但今已属者,如原安徽盱眙县,予以收录。
其次,作者籍贯归属和排序方法更加严谨。为了避免古代府县隶属时有改变而造成的籍贯变动,《增订本》作者籍贯归属以县级政府当代所在地级市为准,本省同一作者原籍与出生地若见于两地,一般以原籍所在地立目。对省外寄籍本省者亦予以收录,并根据与江苏关系密切程度,酌情收入外省流寓并定居江苏的作者与著作。此外,本书对女性与方外作家的籍贯划分也有明确标准,即女性作者丈夫在本省且有著作者,随丈夫所在卷。嫁在外省或嫁于本省但丈夫无著作者,著录在原籍;僧人以法名立目收入原籍。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以往地方性艺文志收录作者、著作范围过宽的缺点。《增订本》总体上比“旧本”增加作者2088人,著录作者和文献总数虽大幅度增加,但某些分卷作家数量与“旧本”还有减少,如南京卷中剔除了和本地关系不大的作家,单卷收录的作者人数反而要少,由此也可看出《增订本》取舍的审慎。
在作者及著作排序方法上,《增订本》保留了“旧本”“以年系人、以人系书”的方法(《增订本·凡例》,南京卷一,第1页),但著录规则更加细致:有明确生年的作者按生年先后排序,生年不详或生活年代不详者按活动年份或相关文献记载排在大致相应的位置,生卒年能确定或基本能够确定的作者,年份均括注在姓名之后,生卒年不详者仅列作者姓名。遇到年末农历、公历纪念涉及跨年份的作者,生卒年后同时注明公历月日。比如《增订本·前言》中所举冯煦的生卒年,著录为1844 年1月20 日—1927年,“旧本”著录则为“冯煦(1843—1927)。”[2]
第三,著作信息标注更加醒目准确。《增订本》图书类目仍然按照经、史、子、集、丛书次序排列。但鉴于旧本只著录善本、稿抄本,而不著录一般图书馆藏信息的缺憾,《增订本》对所有著作均著录了馆藏地。对同一部具有多家馆藏单位的古籍,参照《中国古籍总目》(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版)列出主要馆藏单位。难能可贵的是,编纂者对于私人收藏图书,也据目验而给予著录,在文献后注明“私藏”。部分仅知道版本不明馆藏的著作,暂时将收藏单位付之阙如,或根据可靠的网络信息来源列出网址,以确保做到文献出处信而有征。“旧本”中对有线索可寻的图书均注明“存”“佚”,而《增订本》力避繁琐,只标注佚著,存世著述还标明卷帙、刊刻情况、版本流变等信息,实有助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最后,《增订本》除每卷前的作者目录之外,还专门编制了全书作者笔画索引和拼音索引,单独成册,基本实现了“旧本”《江苏艺文志》“全书各分卷出齐后,拟再另编全书的人名总索引和书名分类索引”的宏愿[3],总索引的编制也是煞费苦心,如作者姓名相同,且出现在同一市卷,姓名后括注字号;对不知姓名的作者,女性后括注某某妻、女、母字样,男性后括注籍贯;少量佚名作者均单独列目。即使各分卷难得,一册《索引》在手,也能将所需著者信息完全掌握,极大地提高了此书的利用效率。
二
内容全面是《增订本》最大的亮点,它基本上将江苏历代所有的作家作品搜罗囊括殆尽。与“旧本”相比,《增订本》一是“改正以前的错误,包括姓名、小传、书名、版本、出处等。排序错乱、年份颠倒的加以调整”。二是“增补作家、小传、著作、版本。一些著作还增补了简明扼要的提要”(《增订本·说明》,南京卷一,第1 页)。绝大部分内容都有着实质性的改变,诚可谓后出转精。以下以苏州卷四江标为例(第2031—2035 页),对《增订本》和“旧本”内容简要对比。
第一,作者小传更加完善。“旧本”中对江标字号介绍为“字建霞,号师 、萱圃、笘 、灵鹣阁主。清元和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二十年授湖南学政”。在湖南学政任上“即长沙旧有之校经堂改订章程,分史学、舆地、算学、方言诸门以课士,湘人士日趋新学途径,标有诱掖之功”。[4]《增订本》小传大体沿用“旧本”,但作者介绍有所补订,且对传文语病均有所修正:“江标(1860—1899)初名善寰,字建霞,号师鄦、萱圃、笘誃、灵鹣阁主。清元和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二十年,授湖南学政……即长沙旧有之校经堂改订章程,分史学、舆地、算学、方言诸门以课士,湘人日趋新学途径,标有诱掖之功。”这些微小的细节,无不显示出《增订本》严谨认真的态度。
第二,《增订本》所辑录江标著述比“旧本”多出19种。此处各举数例,如据《笘誃日记》增加三部经学佚著:《仓颉篇疏证》《声类考异》《说文经字疏证》。史部增加《史目表补》,“清洪饴孙撰,江标、王仁俊补,陈钟凡续补,1921年石印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江氏灵鹣阁藏书残目》“抄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集部增加《江建霞尺牍》,“稿本,国家图书馆藏。”《音注龚定庵文不分卷》“清龚自珍撰,江标选,朱宝瑜音注。1925 年文明书局铅印本,上海图书馆藏”。尤其是这些存世著作,对于江标研究均不可或缺。
第三,《增订本》补充和修订了著述的馆藏信息。如《笘誃日记》和《咸同以来中俄交涉记》,“旧本”著录为北京图书馆藏,《增订本》改为“国家图书馆藏”。江标辑《格致精华录》(附《德国议院章程》《德国合盟纪事本末》),“旧本”著录馆藏为“南京图书馆”,《增订本》改为“上海图书馆”。“旧本”著录“江刻书目三种”丛书只有“光绪中元和江氏灵鹣阁刊苏州振新书社印本”一种版本,故仅列出《铁琴铜剑楼宋元本书目》《丰顺丁氏持静斋书目》《海源阁藏书目》三部子目。实际三种著作既有合集,又曾分别单行,《丰顺丁氏持静斋书目》有“清光绪二十一年元和江氏刻本”;《海源阁藏书目》有“清光绪十四年元和江氏师鄦室刻本”;《琴铜剑楼藏宋元本书目》有“清光绪二年长沙刻本”,均藏于上海图书馆。《增订本》因将三种书目单独排列,并订正了“旧本”中错误的卷帙记录。江标在湖南学政任上主持刻印的“灵鹣阁丛书”是其嘉惠学林的重要成果,“旧本”著录此书比较简单:“‘灵鹣阁丛书’,丛书类,存,江标辑,光绪中元和江氏湖南使院刻本。”《增订本》则注明丛书共6 集,主要馆藏地上海图书馆,并加按语:“子目见《中国丛书综录》。此书因江标早逝,疑未刻竟。苏州图书馆藏《汪胡尺牍》2 卷红印本,版心题‘灵鹣阁刊本’,而不见子目。”为这部丛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学术线索。
从以上所述几方面,可以看出《增订本》内容上的具体变化与著录特点。尤为难得的是,《增订本》对相关古籍近年出版的点校整理本信息也尽可能做了收集。如凤凰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江标日记》(《笘誃日记》整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年出版的《毕沅诗集》(苏州卷八,第3996 页)、凤凰出版社2014 年出版的《冒辟疆全集》(南通卷,第317 页)等,另如前引《增订本·说明》所说,书中对于部分古籍与当代整理本还做了详简不一的提要,便于研究者了解著作的基本情况。内容的增补与信息的准确,大大提升了《增订本》的价值。
三
作为一项规模庞大的学术工程,《增订本》的编纂难免存在一些疏漏,结合笔者研究与阅读之管见,例举如下数则:
扬州卷一,第201 页,马曰琯辑《林屋唱酬录》按语:“此辑马曰琯、马曰璐、孙章、闵华、楼铸五人唱和之诗”。其中孙章当为“陈章”。陈章(1696—1759)字授衣,号绂斋,又号竹町,杭州人,著有《孟晋斋集》。陈章二十余岁至扬州,馆于马氏“小玲珑山馆”,晚年与弟陈皋相依为命,居于扬州南柳巷。楼铸当为“楼锜”。楼锜(1717—1754)字于湘,浙江余姚人,著有《于湘遗稿》。楼锜“工于诗,年长未婚,马氏为之择配完家”。在雍乾之际的扬州诗坛与刘师恕、程梦星、马曰琯、全祖望并称“后五君”,后“客死扬州”[5]。《增订本》苏州卷三中也著录了楼锜和《林屋唱酬集》(苏州卷三,第1229 页)。著作介绍不误,但谓于湘为长洲人,籍贯仍需考订。
扬州卷二,第746 页,著录夏之璜《出塞日纪》1卷,《塞外橐中集》4 卷。此处是将清代同名同姓者的著作误植在明代高邮夏之璜名下。清代夏之璜又名襄宸,原名畹,字湘人、宝传,号考夫,安徽六安人,同治《六安州志》有传。乾隆五年,其师卢见曾在两淮盐运使任上遭诬陷遣戍乌里雅苏台,夏之璜随之出塞,《随园诗话》《清稗类钞》记载此事。今人邱良任《清代边塞诗人夏之璜及其〈塞外橐中集〉》专论其人其诗[6]。《出塞日记》亦有抄本传世,影印收入《清代蒙古游记选辑三十四种》下册(毕奥南整理,东方出版社,2015 年)。
无锡卷四,第1911页,著录路同申《西域三记》:“清光绪三年(1877)路氏立本堂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按:新疆本末第一,回疆本末第二,卫疆本末第三。”按语中卫疆应做“卫藏”,“卫”指前藏,大致相当今拉萨、阿里等地。“藏”指后藏,大致地当今日喀则,在清代基本代指西藏,“卫疆”一语不确。
镇江卷一,第263—264 页,著录《西行诗草》“清道光十九年汪元辉刻本,安徽省图书馆藏”。此集实名《西行草》,汪廷楷之子汪元煇刊刻。据刘志佳《〈西陲总统事略〉原辑汪廷楷生平研究》考证,汪廷楷生卒年为(1745—1830?)[7]。
另有数则可资补充者:扬州卷一,第196 页,著录马曰琯、全祖望辑《韩江雅集》,有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和2015 年广陵书社扬州文库本。《韩江雅集》现存刻本分藏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多家机构,版本相同,国家图书馆藏《韩江雅集》卷首阙沈德潜序,其他两馆藏本前有沈德潜乾隆十二年(1747)序言一篇。扬州文库本《韩江雅集》据上海图书馆藏善本影印。
苏州卷三,第1093页“丁棻”条。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载丁棻“苏州人,以州同知办大将军幕府事务”[8],同书《西陲纪略》收录丁棻《巴尔库尔南山运道记》文一篇,《山市》诗一首,后又被和宁《三州辑略》转录,亦可补入《艺文志》。《增订本》作者简介谓丁棻“雍正时,幕游青海,为经略大学士查某记室,以功保奏宁州知州”。此查某为宁远大将军查郎阿(?—1747),时清廷用兵准噶尔部,查郎阿任西路军统帅,丁棻在其幕中。
《增订本》未收录江苏泗阳人袁洁。袁洁,号玉堂,嘉庆六年(1801)拔贡,曾任山东乐安、金乡知县。袁洁道光三年(1823)因事遣戍乌鲁木齐,赐还后客死山东。所著《蠡庄诗话》十卷,有嘉庆二十年刻本,国家图书馆藏。《国学珍籍汇编》据傅斯年图书馆藏嘉庆刻本影印(台湾广文书局,1977 年);《出戍诗话》四卷,道光八年巾箱本,国家图书馆藏本阙第一、第二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阙序言及卷一前三叶。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有全帙。以上两种,收入《清诗话三编》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年);《习静轩偶记》二卷,道光九年保定节署刻本,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9]。
从“旧本”《江苏艺文志》的启动,到《江苏艺文志(增订本)》的出版,历时三十寒暑,这部饱含江苏学人心血的巨著,无论是体例或内容都秉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优良传统,也给当代“地方艺文志”的编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江苏向称人文渊薮,《江苏艺文志(增订本)》丰富而广博的文献著录,不仅彰显出地域文化传统的优势,本身亦是江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今后江苏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