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凤 彭紫钰
(1.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25;2.湘潭凤凰中学 湖南 湘潭 411228 )
中华传统文化在育人方面有丰富的资源,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的儒家思想,更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从一定程度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有一致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可行的。
第一,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心理。自儒家思想创立以来,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人们对儒家思想有着显性或隐性的认同感。即使在今天,大多数人仍潜移默化地受儒家思想影响,这就是文化的继承性和感染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儒家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儒家文化及其思想已经融入每个人的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的特质。所以,利用这种与生俱来的认同心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
第二,教育方法与内容选择的多样化。教育方法是为达到教育的效果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根本的指导原则,也有具体的方式方法。如自我教育法、激励教育法、预防教育法、典型教育法等。儒家思想可以使我们灵活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如利用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进行价值观教育,使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道德法则;利用儒学励志名言警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借鉴儒学人物故事,发挥榜样模范作用,等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除基本内容要求外,教育者在内容及具体选材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自主选择符合教育目的的内容与素材,这就为儒家思想融入思政课提供了契机。
第三,儒家思想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儒家思想符合自身发展规律,随着时代发展,其内容与时俱进,形成了丰富的知识体系,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与内容方面的大量资源。在教育方法上,教育者可以借鉴儒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既有利于教育者自身成长,也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内容上,既包含有形的教育资源,如古建筑、古典籍等,还包括宝贵的精神财富,如程朱理学重实践的观念,以及阳明心学中注重修炼内心,达到知行合一的理念。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提升学生自我修养,形成健全人格。儒家思想体系庞大,挖掘其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寻找其适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能够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把儒家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手段的需要,更是增强民族自信、复兴中华文化的需要。
一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中就包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需要传承与发展的。儒家文化是现代教育宝贵的财富,是提高民族自信的良药,更是抵御西方形形色色的文化渗透的锐利武器。创新与传承儒家传统文化已成为社会共识,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实际、敢于创新,把儒家思想精髓纳入教育,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二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需要。许多高校都意识到必须将儒家思想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把儒家文化作为当今教育的内容与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讲好思政课,把儒家文化的励志故事、名言名句等融入课堂,增强课堂感染力,提升教育效果。
三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需要。任何学科,故步自封是得不到长足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法学门类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要想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需要融入新鲜的血液,获得长足动力。应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立足当下,关照过去与未来,尤其不能忘记传承千年的文化之根。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可以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养料。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包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忽视这些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资源,将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大损失。因此,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必须传承儒家教育思想。
教育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心理活动,因此,心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教育才能开展,教育效果才会提升。儒家思想包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它重视心理教育,始终关注人们的内心。可以将儒家心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提升教育效果。
在思政教育的实践中,心理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方法。两者在内容与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巧妙运用心理教育的方法,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前,如果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教育,并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那么学生在学习时便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教师讲的内容欣然接受并理解。同时,教师也有机会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开展,需要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的支持。
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可以在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等方面,借鉴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精髓。
第一,在教育原则方面,应坚持生活化与差异化原则。“致知在格物”,儒家注重知行合一,在生活与研究中获得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走进生活,深入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找到有效教育的突破口,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内容。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平等性与互动性原则。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孔子就是教育平等性的实践者。今日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良好的互动与交流创造条件。而差异化原则,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不同的教育经历、家庭环境、先天条件等,每个个体在接受教育时收到的效果不同。因此,教育者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有针对地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与计划,使其更好地融入教育活动,提升教育效果。
第二,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上,借鉴儒家“和”“仁”等理念。如今,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受到了挑战,在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现象普遍,无心听讲,而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也得不到良好的反馈。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为贵”等思想可以看出,儒家不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还重视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因此,应致力于构建仁爱亲人、孝亲尊师、诚信交友、和睦邻里的和谐人际关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育者应该用自身榜样的力量感染与影响学生,两者应保持“和”的平衡,进而用“仁爱”的理念感化、教育学生,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总之,唯有在真诚和睦的基础上来处理两者间关系,教育才能够顺利进行。
第三,在教育内容方面,通过儒家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在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中,尽管世界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一应俱全,但却浮于形式,几乎没有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要借鉴古代儒家思想的丰富资源,如《孟子•告天下》中的心理挫折教育思想,充分挖掘学生的可塑性,使其具备应对困难局面的能力与素质,不轻言放弃,然后增益其所不能。人格的完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儒家强调修心与内省,应要求学生重仁义、讲忠恕、重自省,力求培养健全完善的人格。因此,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能够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的环境,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感受人格教育的实质,在环境的不断熏陶中完善自身人格。
第四,在教育方法方面,寻找儒家心理教育思想中的“诗性”因素。方法恰当,即便再复杂的教育内容也能够为学生接受并认同;方法选择失误,即便再简单的教育内容也很难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如今,学界与教育界对唯理性过度推崇,事实上,教育方法中除了理性因素外,还有诸多非理性因素可为我们所用,如情感、兴趣、态度等,亦可将其称之为诗性因素。诗性资源也可以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举一反三”等教育方法。应认真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量身打造教育方法;对学生要有耐心与同理心,在教学中善于把握时机,调动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如比喻启发、设问启发等,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顺利改进提供良好的资源,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尚且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应有效借鉴与传承儒家思想中的优秀教育思想,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