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庚
(辽宁省演艺事业交流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3)
事业单位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通常需要财政、预算等各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深入分析单位运营的实际情况,并对绩效评价相关指标进行科学制定,据此准确判断项目支出情况。事业单位在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的实践过程中,要剖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有效增强绩效评价效果。
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指事业单位在绩效目标的导向下,通过绩效评价,加强绩效目标控制,实现绩效目标控制对项目支出全过程的覆盖。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管控,但其管控服务于绩效目标,因此具有目标导向性。
传统财政管理体制存在重资金分配,轻资金使用的弊端。当前,传统财政管理体制逐渐被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所代替,这促使事业单位实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成为必要。事业单位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是通过绩效评价手段,将绩效目标贯穿到项目评价整体流程中。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应全过程监管项目,并对项目绩效目标服务。事业单位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开展各类项目支出,应将单位财务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设计,开展高效良好的绩效评价,能客观公正地评判项目支出的效益,有助于科学分配资源,还能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加强资金管理,有助于增强单位效益,促进单位实现长远的良好发展[1]。事业单位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能增强责任意识,强化自我约束,能促进高质量的预算管理,对于提升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和地方针对绩效评价相关工作出台了部分指导性文件,但对于在特定时间点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开展项目绩效评价的强制性文件尚未出台。当前,事业单位普遍对重点专项才实施绩效评价,对于一般项目通常实施简单自评。绩效评价缺乏规范性的评价制度,事业单位采用不同的绩效评价方法,会影响评价结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难以从本质上提升绩效评价工作效率,无法保障绩效评价充分发挥其作用。绩效评价缺乏完善的后期制度,部分事业单位仅开展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未能构建相应的奖惩制度。另外,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失具体可行的操作细则,严重影响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全面展开。
事业单位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应填报高质量的绩效目标,才能增强绩效评价成效。然而,在实际中,事业单位未能设定清晰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设定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未能设置明确的绩效目标,在填报绩效目标时,往往与工作内容相混淆。二是,未能设置合理的绩效目标,对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缺乏有效区分。三是,未能充分细化量化绩效指标,未能形成可考核、量化的指标值。例如,产出数量指标缺乏清晰的量化度。四是,对个别指标的设置存在失误,部分部门在设置指标时片面强调全面性,设置了无关指标[2]。
事业单位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应对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设计。然而,在实际中,事业单位未能科学设置评价指标,未能构建统一指标对项目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衡量。事业单位未能设计全面的评价指标,难以对项目支出实施多维度评价。事业单位未能合理选取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且未能确定其占比,难以形成真实客观的评价结果。部分事业单位未能从经济角度具体分析各科目明细,未能通过绩效评价有效控制各项支出,未能充分兼顾内部和外部因素,绩效评价采用较为单一的指标[3]。各单位设定的指标概念性较强,可操作性差,量化水平相对较低。从本质上来看,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部分事业单位在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设定时,未能凸显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
事业单位在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的实践过程中,沿袭固化思维,对绩效评价缺乏深刻认识,未能充分利用绩效评价发挥良好的激励约束作用。事业单位片面关注项目、财务等考核内容,未能高度重视绩效考核预期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事业单位未能契合时代发展要求优化创新绩效评价方式,难以取得良好的绩效评价效果。事业单位采用单一的部门自评方式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难以保障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另外,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缺乏约束力,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成绩、问题以及责任对各环节负责人缺乏直接约束力,导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效。
从中央到地位出台文件,强制性要求事业单位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并明确在某特定时间点开始的项目,必须对之实施绩效评价。例如,财政部颁布的文件规定,事业单位自2021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构建规范的绩效评价制度,对绩效评价的具体方法、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进行明确,并设置配套的奖惩措施。另外,要针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配套设置具体可行的操作细则,促进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全面展开。
事业单位要做好绩效目标申报相关工作,为绩效评价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具体可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事业单位应统一设定绩效目标,并对之进行科学分解,对同类项目设定规范统一且科学性和可比性较强的绩效目标。二是,对绩效目标申报相关业务加强培训,严格审核,促进项目实施主体深入理解绩效管理。三是,契合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要求,依托项目库建设,对绩效目标申报进行前置。针对预算项目库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做好绩效目标申报,在项目入库前,明确制定绩效目标,并形成具有可量化特点的绩效指标,实施前置审批,对目标申报加强事前控制[5]。四是,依托信息系统,对项目申报模块进行构建,在该板块中嵌入绩效目标,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
事业单位应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依据和相关标准进行完善,对指标分类进行细化,并构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科学划分和界定评价内容。事业单位应遵循客观全面的原则,设定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绩效评价指标。事业单位应对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设定,对项目类别进行细化,将同类项目作为依据,对评价指标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既具有公平性,又突出项目特性的评价指标。根据项目类型,对绩效目标申报的具体要求进行明确,并提供相应的备选指标。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设定,应将项目支出具备的特点作为依据,并充分考虑部分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中长期计划,对长期指标和年度指标进行科学设定,全面发挥指标价值。设定评价指标,应对其评价权重进行科学分配。事业单位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应同时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对于效益指标、产出指标等一级指标,应将项目特点作为依据,适当调节指标权重,并与指标重要程度相结合,据此对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进行确定,对指标实施细化处理,并以数据表示。
事业单位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要对评价方法进行优化,具体可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对过去采用的绩效考核方法进行改进,转变事后考核的方式,加强事前考核和事中考核。过去,事业单位对项目支出实施绩效评价,主要采用事后评价,事前评价和事中评价相对较少。事业单位要全面调查项目支出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项目执行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对新增项目决策的具体目标进行科学设定。二是,避免单一的绩效考核主体。事业单位涉及的项目支出较多,各区域的项目支出在性质和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仅由财务部门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对此,可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将项目决策、经济效益等评价指标作为依据,开展绩效评价相关工作。对公益性项目进行评价,应对项目受益人开展调查分析,并对公众满意度进行计算,引导更多公众对绩效评价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的绩效评价主体。三是,事业单位应针对绩效评价构建监督机构,实施全过程监督,实时跟踪项目,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各类问题并加以纠正,形成反馈,避免项目执行对预期目标发生偏离。要按季度分析项目预算执行的具体进度,防止项目执行出现超前或者滞后的现象,确保项目执行的有序性。另外,要针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构建系统信息库,并设立相应的追责制度,增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成绩、问题以及责任对各环节负责人的直接约束力,保障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发挥实效。
在预算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应高度重视并有效加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增强预算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益,并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对绩效目标进行合理设置,并对绩效评价标准、指标等进行科学利用,公正客观地评价预算项目支出。事业单位要对绩效评价的具体含义进行清晰界定和科学明确,绩效评价,是紧扣绩效核心,衡量评估预算项目支出的活动,重点强调评估预算项目支出的效率和经济性。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要对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对象进行明确,对评价对象开展深入调研,全面了解相关政策,并对绩效评价涉及的各类资料进行广泛收集和审查核实,对绩效评价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确。然后,事业单位应契合自身实际,科学确定绩效评价目标,并构建系统完善的指标体系,紧扣绩效目标科学设置相关指标,并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相关体系。事业单位应基于总体规划,对绩效评价设置科学的标准,针对各类评价项目设置科学的评价标准,并对评价指标涉及的标准数据进行广泛收集和系统整理,构建系统完善的标准数据库。事业单位应遵循评价标准,对各项评价指标实施评价计分,再为各项评价指标合理设置权重,对评价指标相应的综合得分进行计算,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最后,事业单位要依托绩效评价体系,对项目支出展开绩效评价,并整理相关文字和数字资料,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进行详细撰写。将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结果进行简洁明了的叙述,剖析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事业单位构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有赖于高效良好的组织管理。事业单位内部负责执行绩效评价各项任务的机构和工作人员应将绩效评价项目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和相关程序作为依据,对工作计划进行详细制定,保障绩效评价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高效良好开展。事业单位要针对绩效评价提供真实完整的数据资料,对项目支出各项工作开展定期自评,并将撰写的绩效评价报告向主管部门上报,以资参考。考虑到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事业单位可聘请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和相关专家参与绩效评价的全过程,保障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事业单位应契合自身实际,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对象进行合理确定。事业单位实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基本支出绩效评价,主要对各项基本的预算支出展开绩效评价;二是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主要对财政支出涉及的具体项目展开绩效评价;三是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主要对年度财政支出实施总体上的绩效评价。事业单位应科学设定绩效目标,并对绩效目标进行量化处理;应全面掌握资金投入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为保障绩效目标的良好实现,事业单位应构建完善的制度措施。
事业单位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评价内容,一是对预算项目支出形成的最终结果进行绩效评价;二是对预算项目支出管理展开绩效评价。前者主要是对反映预期的绩效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和结果绩效指标的实际实现程度进行评价,简言之,是评价目标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后者主要是对项目理想定位、组织实施、预算编制以及绩效考评等内容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对部门进行科学引导,实现对绩效管理的有效改善,促进预期绩效目标的良好实现;同时,实现对项目绩效具体实现过程的全面了解,并对绩效目标未能良好完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后续改善项目管理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绩效评价制度不完善、未能设定清晰的绩效目标、未能科学设置评价指标、缺乏完善的评价方式。对此,事业单位要通过完善绩效评价相关制度、做好绩效目标申报、对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设定、对评价方法进行优化等措施加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事业单位要契合自身实际,构建明确清晰的绩效目标,并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设置,对绩效评价结果形成及时反馈,对项目支出开展高效良好的绩效评价。